APP下载

先秦儒学视域中的人文关怀

2013-08-15司慧颖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儒学君子儒家

司慧颖

(徐州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江苏徐州 221008)

一 人文关怀的内涵

关于人文,辞海中的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见,人文关怀的最初意义是人类利用自身创造的文化对于个人的关怀。人类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更加美好,而人类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按照马斯洛的学说,人在低级的需求满足之后,将马上上升为较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对人类自身而言,对物欲的追求还不能满足人类的终极欲望,而统治者对于人们的关怀则应在丰衣足食之后更多地着眼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心,此所谓80年代我国政府实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此所谓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解放与关注,所谓人文精神的关怀。

然则,何为人文关怀,似乎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以为,任何概念的界定,恐怕都要从其本源意义入手方能抓住其本质。人文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人文一词本来指的就是以文明来教化天下万民,所谓“人文化成”也。人类有三个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所以,人文化成就是对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要求的满足,对于人类社会适应性的回应以及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其中,人的精神属性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最值得骄傲的特有属性,所以,对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以及对将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对其尊严与心灵的尊重是人文化成的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人文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涵义都有不同,但其本源意义“以文明教化”、“关注人、尊重人的不同需要”应是人文的题中之义。

西方社会中,人文往往与人文精神或者人文主义精神相连,人文主义一词始于1808年,当时主要是指人性的普遍法则和人的思想。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这里的人文主义其实更多的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一种描述。真正赋予其科学内涵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指肯定人的独立价值,关注人生幸福,尊重人的尊严。西方的人文,指的是对人的独立性的发掘,强调的是人性的自由和解放。由以上对于人文一词的剖析可以简单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人文精神中蕴含的对于人类各方面的关注,它既有把人类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对其进行关注的涵义,又当然地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以文明对人进行教化或曰关注的涵义,它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意义与幸福的终极拷问,是人类自文明社会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我们只有站在这个角度来审视人文关怀,才能科学把握其内涵。因此,认为人文关怀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组成部分,以此断言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人文关怀的内容的看法无疑是不能成立的。

二 先秦儒学中的人文关怀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学说,而儒学的发展则经历了一个从先秦儒学,西汉章句训诂之学,东汉的谶纬学说,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三教合流的隋唐学,探究义理的宋元之学,发展到明代的心学,清朝的考据学,与任何学说类似,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发源到兴盛再到异化的过程。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佛说一切流转相,例分四期,曰:生、住、异、灭。思潮之流转也正然,例分四期:1、启蒙期(生);2、全盛期(住);3、蜕分期(异);4、衰落期(灭)。无论何国何时代之思潮,其发展变迁,多循斯轨。启蒙期者,对于旧思潮初起反动之期也。旧思潮经全盛之后,如果之极熟而致烂,如血之凝固而成瘀,则反动不得不起。反动者,凡以求建设新思潮也。然建设必先之以破坏。故此期之重要人物,其精力皆用于破坏,而建设盖有所未遑。所谓未遑者,非阁置之谓。其建设之主要精神,在此期间必已孕育,如史家所谓‘开国规模’者然。虽然,其条理未确立,其研究方法正在间错试验中,弃取未定。故此期之著作,恒驳而不纯,但在淆乱粗糙之中,自有一种元气淋漓之象。此启蒙期之特色也,当佛说所谓‘生’相。”儒学的发展亦经历了一个异化的过程,后世对于先秦儒学中的许多内容进行了扭曲或者断章取义,宋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封建专制思想一统社会,此时的观点已经与早期先秦儒家学说的思想背道而驰。而事实上,在先秦儒学的论述中,关于人文关怀的内容绝不鲜见。以下,笔者将对先秦儒学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探求其内在蕴含的人文关怀的内容。

(一)人性关怀

人在活动过程中必然与外部世界发生诸多关系,处在这些关系中的人,就是一个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因此,人性可以看做是三类属性的集合,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元典儒学对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属性都有关注。

首先,对于人的自然属性的关注。

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性的诉求是精神世界丰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人文关怀的起点就应落脚于对于人的物质需求的关注,脱离物质基础一味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不切实际的。儒家学说对于人们物质需求非常重视,同时,儒学与西方哲学不同之处在于,它关注的对象往往非常具体和实际,对于人们的物质需要总是能具化为对于人们衣食住行的关怀上来。这一点,在论语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反之,“贫与贱,是人之所恶”,可见,孔子对于人的天性中追求富贵名利的一方面看得很清楚,并且,孔子对于这些追求并不反对。

在《论语•乡党篇》中,孔子对于怎么吃这个小事,发表了一段议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在这里,孔子先是阐明人们应“善于吃饭”,之后列举了几种应戒绝的“伤身”的吃法,最后将其归于养生之道。孔子不厌其烦地列举了这么多吃饭的小事,不仅仅是因为孔子是个美食大家,期望人们饱享口腹之欲,更是在于孔子深刻地领会到吃饭无小事,人们只有在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礼仪教化。

其次,对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关怀。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从本质上说是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因此,人的各种行为都不能脱离社会,人的行为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终极评价,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得如何,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人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成了人性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历来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点关注的对象,“儒家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作为一个个体之人,参与社会的本质,本体现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和谐社会”,因此,在元典儒学中,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种种论述,占据了儒学思想的大部分篇幅,形成了儒学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独特的学术体系。在此,笔者仅以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儒家的义利观来予以阐述。

何者为义?何者为利?在《孟子》中,关于义、利的解释是:义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是儒者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利者,“人之用曰利”,后世多指物质利益。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便形成义利观,亦可以认为是处理个人私利(利)与公众利益(义)的关系。首先应该指出,儒家学说并不排斥正当的物质利益,甚至鼓励人们去勇敢地追求个人的富贵,只要这种追求是“以其道得之”(《论语•里仁篇》)的,就应该鼓励。推崇“民为贵”的孟子,也强调人民的物质生活利益,“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孟子》),指出君主治国应以民利为重。但是,儒家的确非常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义)。他们认为,在义利发生矛盾时,应舍生取义,个人的私利不能违背社会的公众利益,此之谓天理。儒家之所以有这种极富理想色彩的论断,与当时所处的农耕环境有密切关系,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个人的物质利益实际上很容易得到满足,所以人们可以对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从本质上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二者应该是高度统一的,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集体利益能得到维护,社会和谐发展,个人的私利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所以,儒家思想对于人的社会性的表述正是基于儒学思想家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论断所提出来的,是超越了其当时所处的社会条件,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最后,对于人的精神属性的关怀。

儒家思想以“仁”为中心,以“礼”作为君子处事的准则,以“中庸”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有效出路,以“君子人格”的建构作为个人修心的终极目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论著中都有大量的篇幅关注到人的精神需求。笔者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人格意识和人格觉醒。无论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的君子独立的人格节操,还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自我修养,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而豪迈的人生追求,无不体现出儒家自尊自立,坚韧不屈的人格操守。其二,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易经》中所说的那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细细品读儒学元典,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浓浓的积极向上的入世的态度。孔孟都曾经希望以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乱世中有所作为,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之后,他们并没有愤世嫉俗,而是转而著书立说,教育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抱负蕴育于自立行间,愿意接受时间的检验,慨叹“岁寒,然后知松柏”,鼓励自己,更是告诫人们,人生需要积极进取。其三,希望人们建构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强调人的理想和精神的巨大作用。在《论语•庸也篇》中,孔子感慨地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对此,王若虚解释“夫乐天知命而胸中有道义之味,则外物不能累也”,人不应该为了功名利禄而蝇营狗苟,而应该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心灵的快乐与满足。

(二)品质关怀

儒学文明非常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意识,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认为勇猛刚劲的外力和强权都不能改变一个普通百姓的人格节操。这种独立的人格意识是中华民族独立的精神气质。

另外,先秦儒学中的人格关怀可能更多地体现于对于“君子人格”孜孜不倦的追求。君子是品格高洁的人、注重自我修养的人,至于小人则是指普通人,孔子认为,小人一定要注重自我修养地提升,不断地向君子靠拢。所以,君子人格是孔孟等先贤认为的理想的境界,是对个人品质提出的要求。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君子的境界,儒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提升个人修养的具体做法。“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君子的德行就像大海一样宽广。与其他关于修身的理论有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提出的修身养性的具体做法既是提升个人品行,达到君子人格的要求,同时又是解决人们之间和睦相处的一剂良药。在关于人格塑造的理论起点上,孔子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君子的立人之道,并且同时推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谐忠恕之道,即使与他人意见相左,作为一个品行高洁的君子,也完全要能做到“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当然,儒家认为,君子完善自己品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不是为了单纯地达到自己的心性和谐,孤芳自赏,是需要积极地入世,以个人作为君子的美好的品行为社会服务。

(三)人文化成——以文明教化人类

儒家认为,一个人只有注意自我修养的提升,才能达到从小人到君子、贤人的转变,而要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当然需要自身不断克服人类的某些弱点,“克己复礼”,而教育,即潜移默化地教育人、影响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孔子本人就非常热衷于教育,在生前死后都被誉为伟大的教育家,儒家的一个传统就是学而优则教,非但重视对儒生的教育,而且总是不遗余力地想要通过教育以化成天下。这在元典儒学著作中多有体现,如儒家入门必读书目《大学》,开宗明义就是有关教育目的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然,这里所谓的明德、亲民、至善当是针对统治者的教育要求。)在学习的方法上,当然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甚至把好学作为君子的一种堪与仁义礼智信所并列的一种美德。

在教育的内容上,孔子等人的思想更是发人深思。孔子所谓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在德行与心性的塑造方面,如果能够以文化来教化小人,则圣人的目标也不是不能达到的。如荀子就曾感慨地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里的圣人,当然不仅仅在于对于知识和礼节的熟练掌握,更多地传达给人们一个重要的信念:美德是可以通过学习被传递的。

笔者以为,儒家如此重视教育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对人性的论断。孔孟等人是坚定的人性善论者,他们对人心存有非常乐观的看法。而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统治者就无需制定过于严苛的法律来惩罚那些不服从管理的百姓,而百姓之所以后来会为恶,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出现问题,因此出现了“性相近而习相远”的结果。所以孔孟等人都认为,要想治理天下,统治者要做的是发掘出人们天性中的善的部分,同时遏制因环境而带来的恶的部分,对恶的惩处主要是法律的任务,而对于善行的弘扬则要倚重道德教化,道德教化的最终目的自然是培养人们“仁”的心性。

三 先秦儒学中的人文关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不时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彩,然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中的这块瑰宝却视而不见,甚至有不少学者将儒学思想误认为是压制人性的糟粕,即使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对于儒学思想的挖掘依然有待提高。笔者以为,对儒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元典儒学精华思想的探讨对于今天我们审视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内涵与意义具有极强的借鉴性意义。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的思想在生命体验和政治实践的体验中寄托了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和道德的终极关怀的信仰和追求,这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与企图重塑现代人的道德人格的过程中,起着弥足珍贵的作用。

(一)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着重精神世界的建构

海德格尔说过: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当代这样对人拥有这么多的知识,但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少地懂得人。 处于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之前有了极大地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种种危机: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心灵空虚、极端拜金主义等等。遥想中国古代社会,在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下的中国书生不慕荣华,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让人向往。孔子在战国乱世中,怀抱个人政治抱负无法施展的遗憾,构建了一个瑰丽的精神世界,他企图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彬彬有礼的世风化民导众,这给今天的施政者以某种启发,即在满足人们多种物欲需求的基础上,是否应更多地关注人们的内心,为民谋福祉的同时,是否应“为心植绿”,多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在儒学理论中有相当多的关于追求心性和谐、德性生命、礼乐悦人的内容,“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性面对失败,正确对待义利、幸福以及生命智慧、精神价值等” ,可以培养国人的心灵和谐,追求仁义的价值取向,从而心平气和,淡化名利之心,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这样无论贫富,都可以有一个充实的内心,从而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

(二)关注和谐社会公民道德人格的建构

目前,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出现了某些不和谐的因素,如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冷漠、拜金主义盛行、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等等各种问题。笔者以为,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本身发育不够充分,原有的道德伦理体系与目前的经济发展出现脱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某些人群身上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这足以引发社会管理者的反思。笔者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都应以个人的心性和谐为基础,即人应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如果国民心理健康、道德自律,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自然会有极大的改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人格的修炼的观点足以借鉴。儒家在德与才的关系上甚至认为才是德的辅助,对于道德人格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在对道德人格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儒学理论创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提高道德自律的方法。如不同于今天人们对于物欲无节制的追求,儒家学说提出“中庸之道”,一切讲求适度,讲究从内到外的修身,所谓“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这是儒家独具特色的道德人格形成理论,也是从根本上排除自己的私欲,将精神用于大道,由小我而成就大我之通途。 因此,反思今天的国民道德水准的滑坡,笔者以为,不仅仅要使用外在的奖惩措施,发挥道德的评判与激励作用,更应该大力提倡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成为“君子”的追求,对于道德人格与道德修养的建构,“知耻而近乎勇”的道德自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都值得我们效仿。

[1]杜道生.论语新注新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2,46.

[2]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

[3]邵龙宝,李晓菲.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58.

猜你喜欢

儒学君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学交流在路上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