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仁学”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013-08-15范娟娟余利斌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仁学传统武术儒家

范娟娟,余利斌

(黄冈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黄州 438000)

传统武术作为文化的载体,深受儒、道、释、法、兵等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这一方面表现为,传统武术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作为对其发展的理性指导,如为制定门规、提高技艺和塑厚拳理提供理论依据等;另一方面表现为,传统武术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中,实践拳门习修武艺等。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武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同发展中,自然地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美学、医学、兵法等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形成了武术技击与中国传统文化合二为一的武术文化”[1]。儒家“仁学”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然地受到儒家“仁学”精神的影响。下面我们试从儒家“仁学”的孝悌精神、忠恕精神、爱物精神三个方面,探析传统文化与传统武术的内在联系,这对重构传统武术的文化元素,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有积极意义。

1 儒家仁学的“孝悌”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1.1 儒家仁学“孝”的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儒家“仁学”“孝”的精神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展开的,“立爱自亲始”[2],“孝”是“仁”的根本和发端,是儒家伦理道德之首。儒家重视“孝道”,并由“孝”的精神,演绎出“泛爱众”[3]的传统,这对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国家安定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4]所蕴含的没有儿子延续香火、承袭家业的男尊女卑的等级思想,是儒家“孝”的糟粕,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

传统武术对儒家“仁学”“孝”的精神的吸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孝”民族和国家。“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5]怎样才能称得上“立身”?能至死不渝地践行道义,才能称得上“立身”,即“立身行道”[5]。由此可知,儒家是由“孝亲”,而推衍出“忠君”,进而递进为忠于民族和国家。“忠”是“孝”的延伸和扩大。历来武林江湖无不以忠于民族和国家为最高精神指向,如“以武保国强种”的精武会,反清复明的“天地会”等,都是满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以忠于民族和国家为己任。二是“孝”师傅。何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6]儒家由“亲亲为大”[7]而演绎出“尊师重道”。为何要“尊师”?因为“师傅”掌握着高深的“道”和技艺,是“人之模范”[8]。儒家以积极用世的态度,深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9],因此“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10]。武林江湖,为了拳门的生存、发展及江湖道义,也吸收了这一“孝”的精神。这一方面表现为,对徒弟极力宣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事师如父”的思想。认为徒弟只有以“学而不厌”[11]的态度,像“大孝终身慕父母”[4]一样的尊敬师傅,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接受师父所传授的道义与技艺。“尊师重道”既是对师傅的尊敬,又是对传统武术技艺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表现为,要求师傅对徒弟要“执役如子”,“诲人不倦”[11],这样才能培养出门内高徒,传承弘扬本门技艺。武林中特定的师承关系,对于传统武术的广泛传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之而建立的和谐有序的武林道德规范,对推动和促进传统武术的和谐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其所吸收的儒家“仁学”宗法制度与等级思想,对传统武术则有着消极的作用,如“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等,就阻碍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应加以剔除。

1.2 儒家仁学“悌”的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儒家“仁学”之“悌”是处理同辈之间道德行为的规范,主张“兄良、弟恭”[12]。要求兄长应该爱护弟幼,弟幼也应该恭敬兄长。儒家的兄弟亲情之爱,不像子女对待父母的孝道那样,等级森严,而更多的是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的平等之爱。但是,儒家的“仁爱”是有等差之别的,在长幼有序的基础上,兄弟之间的这种平等之爱,也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古人称兄弟之间为雁行,为其次行不乱。”[13]兄弟之间的这种平等有序的关系,反映出儒家“长幼有序”[14]之意。儒家高扬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兄弟之“悌”,并将兄弟之“悌”看得比个人私利还要高,反对为一己私利而破坏兄弟之情。

传统武术对儒家“仁学”“悌”的精神的吸收,在于以儒家“悌”的精神为准绳,来处理同门同辈师兄弟之间的关系,建立本门派的道德准则。何谓兄弟?“兄弟者,同胞共乳,分形连气,至亲至厚也。古人以手足为喻,盖谓四肢虽异,本系一体。”[13]兄弟之间当如何相处?当兄长爱护弟弟,弟弟敬爱兄长,“兄爱其弟,弟敬其兄,临财相让,遇事相谋,通有无,共忧乐。”[13]兄弟之间只有“爱敬既笃”[13],才能做到“家室自和”[13]。虽然兄弟之情至亲至厚,但是兄弟之间,有时也会产生矛盾,甚或发生冲突。如,同门师兄弟为名为利争吵不休,甚或分庭抗争、性命相搏,导致师兄弟分道扬镳,情同仇敌,极大地阻碍了拳门的发展。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描写华山派掌门人岳肃与蔡子峰之间的同门兄弟争斗故事虽为虚构,但武林确有同门兄弟相残的悲剧。儒家在化解这些问题上,提出以“仁学”“悌”的精神为原则,遇利则“临财相让”[13],处变则“遇事相谋”[13],以实现“通有无,共忧乐”,“家室自和”[13]的目的,这对推进拳门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 儒家仁学的“忠恕”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1 儒家仁学“忠”的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儒家“仁学”的“忠”,更多的是强调内在,即“尽己”。“尽己”就是将自己内在的道德本性推广于外,培养自己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立场,遵循自己内心善良的本性去对待万物。“儒家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要求人们把个人的安身立命与天下兴亡、百姓福祉联系在一起。”[15]儒家认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乐群而居是人的心理需求。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使得人们对群体有着强烈的依赖感、信任感和责任感,同时,也让人们在处理小群体和大群体,即个人在对家庭、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关系时,遵循“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16]的潜在社会规律,时时谨记以国家利益为先。

儒家“忠”的精神被传统武术道德规范吸收,成为传统武术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传统武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忠于国家。自古以来,江湖义士,顶天豪杰,无不是以忠于国家为最高精神指向,如:忠勇的杨家将,精忠的“岳家军”,爱国的“精武体育会”等,无不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己任,以忠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最高追求,表现出习武者不但要武艺卓绝,而且要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以“为生民立道”[17]的豪迈,实现“为万世开太平”[17]的夙愿。这一“忠”的精神,是传统武术历经千年长兴,并引领着传统武术强势走向未来,亘古不绝的核心精神动力。二是忠于拳门。传统武术门派林立,为了本门的稳定和发展,各拳门都立有门规,任何人必须恪守和忠于门规,不得违犯。如,在进行拜师仪式时,同门师叔或师兄会当众宣读《门规师训》,要求入门弟子在遵纪守规、尊师重道、做人做事、武德武风、勤学苦练等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如,现今武林,将忠于拳门与国家、人民利益及仁义之气相结合,要求入门弟子要有责任感,“任何时候都不能置国家安危,人民痛苦于不顾,否则为师门不忠之人。”[18]还要求同门兄弟要团结互助,“同门一人有难,须全体助援,否则,乃师门不仁不义之人也。”[18]这些门规戒律,对国家的稳定、和谐,及门派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三是忠于个人。具体表现为,门内人对师父、同门师兄弟和朋友的忠诚。传统武术倡导“尊师重道”,对维系拳门的纯洁和武艺的传承有重要作用,但不分是非善恶的个人盲崇,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有消极作用,我们应予以摈弃。

2.2 儒家仁学“恕”的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儒家“仁学”“恕”的精神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爱人精神。何谓“恕”?子曰:“己所不欲,忽施于人。”[11]亦即要宽以待人,以推己之心来对待他人。如果“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9]儒家“仁学”“恕”的思想,就是把人至善的本性,推及到他人,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来对待他人。当然,虽然儒家主张宽以待人,但并不等于善恶不分。相反,儒家主张面对邪恶势力,要断然惩恶扬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德业,才能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传统武术对儒家“仁学”“恕”的精神的吸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推崇儒家“恕”的“君子文化”。作为君子,应该恭敬谦让、温和有礼,做到“不知而不愠”[19]、“义以为质,礼以行之”[20]。“君子无所争”[19],若因情势所迫而必争,应做到“其争也君子”[19]。如在演练传统武术套路开始前及结束后,都要行抱拳礼:左手成掌、四指并拢、拇指弯屈表示“四海武林同道”的“君子务本”[21]和不妄自尊大的思想;右手握拳表示“以武会友”的“君子尚勇”[21]、“以友辅仁”[21]的思想;而左掌盖住右拳、两臂撑圆,则表示“拳由礼来”、“约之以礼”[22]、“天下武林是一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2]、“尊贤而容众”[22]的思想。又如,习武者在切磋武艺时,倡导“点到为止”的君子之争,有时甚至以树枝代为武器,对那些在比武中“苟嫉忌挟仇,必除之而后快,以显一己之长”之徒,加以唾弃并以为不耻,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传统武术对儒家“仁学”“恕”的精神的吸收。二是推崇德艺双馨。传统武术十分注重武德和武艺双修,习武不仅仅是要习修武艺,而且要以习修武艺的形式,达到“正其身”[20]、“内外兼修”的“内圣外王”[23]目的。如,李连杰、成龙等功夫明星,在从事武术事业的同时,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深刻地再现和演绎了儒家“仁学”“恕”的精神与传统武术的有机结合,为世人作出了德艺一体、德艺双馨的表率。

3 儒家仁学的“爱物”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儒家“仁学”的“爱物”思想,不仅包含对人类的爱,还包括了对天地万物的爱,其终极指向是“天人合一”。儒家倡导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认为只有尊重、爱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处事,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14],就深刻体现了“道法自然”[24]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有二层意思:一是指天人本来合一,二是指天人应归合一。”[25]映照于儒家“爱物”的“天人合一”,就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认知,对人与自然共同存在于一个统一体的认知,这便要求人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几乎无处不在”[26],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肯定,对自然外物之爱,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都对传统武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传统武术对于儒家仁学“爱物”精神,即“天人合一”思想的吸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合一。我国“天时、地利、人和”[27]的思想,凸显了外物环境对人的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于传统武术,那就是习修武艺者,对练功环境是有所选择的。如,在进行内功和套路习练时,人们一般都会首选地域开阔、风景宜人、鸟语花香的场所,以求抛却凡事,情志旷达,达到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寂妙境界,获得形神合一的圆通效果。二是形与神的合一。传统武术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追求外在形态动作与内在精神的合一。如,太极拳要求“以意识引导动作”,在意识的支配和引导下,将气与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又如,招招暗藏杀机、似醉非醉的醉拳,体现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形神合一的意趣;再如,猴拳、鹰爪拳等对动物进行惟妙惟肖模仿的象形拳,则更是体现了形与神的相融。三是身体动作的合一。习修武艺,要求手、眼、身法、步要协调,要做到手到眼到身到,要将传统武术的各种攻防含义,通过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表现出来。如,拳谚说:“单刀看闲手,双刀看步走。”即是要求演练刀时,要做到刀法和身体动作密切配合、合二为一。又如,“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只压不遛不中用,只遛不压笨如牛”、“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武术对身体动作协调配合,及身手合一、身械合一的要求。

4 结语

传统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儒家仁学孝悌精神、忠恕精神和爱物精神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儒家仁学的孝悌精神被传统武术吸收,使其形成了尊师重道、敬长爱幼的良好品质,这对维系传统武术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传男不传女”的男尊女卑思想和“传内不传外”的狭隘宗法观念,则严重阻碍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应予以摒除。儒家仁学的忠恕精神渗透于传统武术,形成了将武道精神与民族责任感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爱国情怀,以及宽以待人的崇高品质,这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对于那些是非善恶不分,只为局部利益的忠恕精神,应予以批判。而儒家爱物精神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渗入传统武术修为,对习修武术时,注重形神兼备与身体动作的合一,追求练功要与自然相融,有着深刻作用,这对提升传统武术的习修境界,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我们研究儒家“仁学”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旨在揭示儒家“仁学”精神与传统武术深厚的内在联系,重构传统武术的文化元素,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添加厚实的传统文化养分,这对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有重要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儒家“仁学”思想内容极其丰富,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仅摘取部分密切相关的儒家“仁学”思想加以研究,有关先秦及后世儒家“仁学”的其它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拟另撰文论述。

[1] 郭玉成.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从走出传统到发展传统[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28.

[2] 张文修. 礼记[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03.

[3] 陈家昌.《论语》导读[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7.

[4] 孟轲.王亚丽注释.孟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46;172.

[5] 姚淦铭. 孝经智慧[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45.

[6] 吴小林选注. 韩愈选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85.

[7] 李安纲.儒教三经——礼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152.

[8] (汉)杨雄.秦艳华译注.法言[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8.

[9] 高长山. 荀子译注[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548;582.

[10]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2000:1729.

[11] 金良年撰.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7;132.

[12] (西汉)司马迁撰;卢苇,张赞煦点校.史记[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4.

[13] 张怀承,唐凯麟.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236 -237.

[14] 安继民. 荀子[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398;120.

[15] 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8.

[16] 宁镇疆注译. 孟子[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100.

[17] 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376;376.

[18] http://www. 360doc. com/content/12/0404/19/6640607_200808667.shtml.

[19] 李培宗. 论语全解[M]. 济南:齐鲁书社,2008:1;33.

[20] (战国)孔子,刘建生.论语精解[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2:353;288.

[21] (春秋)孔子. 杨伯峻,杨逢彬注释. 论语[M]. 长沙:岳麓书社,2000:1;173;116.

[22] 张艳国评析. 论语[M]. 武汉:崇文书局,2003:112;227;375.

[23] (战国)庄周.雅瑟主编.庄子大全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385.

[24] 陈国庆,张养年注译.道德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73.

[25] 郝海燕.论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J].哲学与时代,2010,08:42 -47.

[26] 曾佳.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24 -26.

[27] (战国)孟轲.崔钟雷主编.孟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36.

猜你喜欢

仁学传统武术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兄弟草原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