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麻阳盘瓠形象及其文化渊源
2013-08-15田文秀
田文秀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一、麻阳县盘瓠的由来
麻阳境内保留下来的盘瓠庙及遗址有18处之多,保留完好尚有8处,其中高村镇漫水 “龙王庙”、兰里镇新营“祖神殿”、郭公坪乡陈家坡“三座大王庙” 最为完整[1]61。其中修建最早的是锦和镇同天寺盘瓠庙,可惜已经拆除,仅留遗址。[2]71,184高村漫水的龙王庙修建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是遗留下来的完整庙宇。2000年6月,漫水村被湖南省苗学学会命名为 “盘瓠文化研究基地”。本文根据麻阳流传的《麻阳祖传盘瓠龙歌》和麻阳民间故事分析麻阳民间盘瓠神话的由来、形象的演变和其中的文化因素。《麻阳祖传盘瓠龙歌》 包括 《开神门歌》、《根源歌》、《祭龙酒》、《请神上船歌 (一)》、 《请神上船歌 (二)》、 《请神上船歌(二)》、《赶瘟歌》、《敬寿歌》、《谢茶歌》、《求子谢茶歌》、《病茶歌》、《请神回庙歌》。
盘瓠神话历来都被认为是五溪蛮的祖先神话。《水经注》:“武陵有五溪:雄溪、溪、酉溪、辰溪、夹溪,悉蛮所居此,谓五溪蛮。其始祖盘瓠,好五色衣,织绩木皮,染草以成。其族滋蔓,是曰蛮。武陵郡彝,即盘瓠种落也,武彝石壁至今有盘瓠迹云。”[3]255可知,五溪地区是盘瓠的活动中心。
最早记载盘瓠神话的书籍,据说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但此书佚失。南朝宋范晔在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转引了此条神话。据此书,盘瓠在帮助高辛氏取得犬戎吴将军之首级,与帝女结为夫妻之后,进入南山生活,繁衍后代。盘瓠之子孙由于父亲有功,且母亲为帝女,于是世代子孙免服徭役、免交租税。他们也被称为 “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4]2380。武陵郡,“战国楚威王时置。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秦攻取楚黔中郡、巫郡及江南地重置黔中郡。西汉高帝五年 (公元前202年)改名为武陵郡。王莽曰建平。东汉复名武陵。治临沅县,即今湖南常德市。”[5]《湖南通志》地理卷之常德府志中也有武陵山上有盘瓠石像遗迹的记载。武陵处于沅水的上游,正属五溪地区。由此可知,盘瓠一族在武陵地区有过频繁活动。
瑶族也是有着浓厚的盘瓠信仰,其保存的《过山榜》记载了盘瓠神话的源流。《过山榜》中记载的是帝王不再是高辛氏,而是评王。盘瓠立功娶妻之后,为奖赏盘瓠,“评王券牒发天下三十一省,万顷山河地名,开具:会稽山、中南山、鹅(峨)眉山、清凉山、南山、岳山……桃源洞……”[6]14。其中 “南山” 一地,与 《后汉书》 记载相符。《后汉书》记载盘瓠迁往南山之后,繁衍成了 “长沙武陵蛮”。《过山榜》中记载盘瓠离开评王之后,迁往青山会稽山七贤洞青竹林中白雪山,成了之后的瑶族。
那么麻阳的盘瓠神话来源于何处呢?《根源歌》(又名路程记,此根源歌为明朝永乐本)[7]记录了盘瓠一族在辰水畔的迁徙路线。“大王原在神州府,沅陵县内有家门。庙殿竖在木官上,赫赫威灵多显位。沅陵已居数百载,神心一动往上行。”根据这首根源歌,盘瓠原本在沅陵已经居住数百年了,后来沿着沅江由北向南进入辰水流域,由东往西朝辰水上游进入麻阳,经过新营、麻伊、袁郊、岩角坪几个地方之后,最后落脚在漫水村。根据麻阳现存的遗址来看,辰水上游的郭公坪乡也有盘瓠庙遗址,可知,还有部分盘瓠族人并没有停留在漫水村,而是一直向西迁往辰水上游,在今麻阳郭公坪乡停留。
由上可知,盘瓠一族确实曾经在武陵地区(今常德)活动过,后来沿着沅江向南迁徙到了沅陵。在沅陵居住了数百年之后,由于某些原因,盘瓠一族被迫离开沅陵,并且沿着辰水河畔辗转迁移至麻阳地区。那么盘瓠神话理所应当也是随着盘瓠族之迁移而流传进入麻阳的。
二、盘瓠故事内容
在文字还未出现之时,神话故事一直活跃于人们的嘴边。文字出现后,神话载入史册后,故事情节开始逐渐定型稳定下来。而在民间口头传承的神话故事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发展或改变。麻阳民间故事基本沿袭了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基本情节:盘瓠成功退敌后,为迎娶帝女化身成人,成婚后隐居山中繁衍子孙,成为一族始祖。另外,在故事添加了盘瓠由一只狗变成人的故事情节。
(一)盘瓠故事
《盘瓠大王》[8]基本与传世文献所载故事的主体情节相似。帝喾与犬戎大战于黄河,并且双方僵持年余。后来,帝喾得知敌人将在冰冻时节攻打过来,于是忧心成疾,发布口谕:能退敌者,无论贵贱,皆以高辛公主婚配。这时,帝喾身边的龙头犬神,名盘瓠,也听到了帝喾的口谕。第二天盘瓠满身冰凌口衔敌酋首级而回。然而帝喾未履行口谕,盘瓠抑郁寡欢,三天三夜都不吃不喝。帝喾封盘瓠为“龙膘大将军”和广阔的领地,盘瓠都未予理睬。高辛公主情愿履行口谕,帝喾无奈答应。盘瓠为变成人身,要公主把自己放进大蒸笼里猛火蒸煮七天七夜。在第七个晚上,公主担心丈夫死在蒸笼里而打开了笼盖,这时,盘瓠已变成了美男子,但是,头顶还有一块狗毛。公主后悔莫及,只好找了块长丝帕盘在丈夫的头上来遮盖狗毛。但是,旁人经常拿盘瓠头上的丝帕开玩笑。盘瓠受不了这屈辱,便带着妻子南迁深山中,生下了六男六女,并繁衍成了苗、瑶、畲等族。盘瓠因此成为苗、瑶、畲等族的始祖,被尊称为“盘瓠大王”。
从盘瓠变人后的相貌看,《盘瓠大王》的盘瓠用丝帕盖住了头顶狗毛的形象,解释了盘瓠后人——苗族人裹头巾的由来。在麻阳本地也流传着人能入蒸笼褪皮脱胎换骨变年轻的传闻。[8]2
《盘瓠的故事》[8]4中,盘瓠不再是高辛氏蓄养的神犬。从前平王和吴王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后来平王出榜文许诺:取得吴王首级者,以三公主相许。这时,有一只狗揭了榜文。狗在两军交战之时,暗地里跟着吴王,并趁着吴王出恭之时咬下了吴王的头颅。但是平王不愿意履行承诺,最后三公主请命下嫁给狗。在新婚前,狗要平王造一口金钟,把它罩在金钟之内七天七夜就可以变成人。三公主由于爱夫心切,担心狗会被饿死,在第六天的时候,打开了金钟一看,狗变成人身。但是,七天未满,狗头还没有变成人头。这只狗就是盘瓠。三公主和盘瓠成婚后生下六男六女,一代一代繁衍,就有了吴、龙、麻、石、田、廖、雷、滕、杨、陈、满、李十二姓,称盘瓠为 “爸狗”,称三公主为 “奶变”。
在这则故事当中,首先,盘瓠的故事不再是发生在高辛氏时的事,而是从前的平王和吴王时,故事发生的时间被模糊化。其次,补充了盘瓠获取吴王首级的情节,是趁着吴王出恭之时咬下他的头颅的。再次,还解释了盘瓠人身狗头的原因,本来用金钟罩七天七夜就会变成人,但是金钟被提前打开了,只变成了人身,狗头还没有变成人头,所以盘瓠就是人身狗头的样子。最后,还解释了十二姓氏的来源,说明了十二姓氏的同宗同源。
相较这两则故事中盘瓠的形象,《盘瓠的故事》中人身狗头的形象似乎更符合远古人们的思维方式。观看 《山海经》中所记载的神的外貌如烛阴是人首蛇身,祝融则是兽身人面,句芒是鸟身人面,开明兽 “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非“人面而兽身”,陵鱼 “人面,手足,鱼身”,雷神“龙身而人头”,韩流 “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 等等[9],都是人与动物的结合体。在上古人们的观念之中,物我不分,人和动植物在远古人的眼中都是一样的,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具有灵性。另外,出于对一些猛兽的恐惧或者喜爱,远古人会对这些兽类加以崇拜,他们在幻想之间祖先神灵的形象时候,就会不自觉会将他们崇敬的动物身上的一部分添加到祖先神灵的形象上去,借此以显示祖先的威严。
《麻阳龙船节的来历》[8]6中,主要是讲述了麻阳龙船节的来历,以及苗民杀牛祭祖习俗的来源。盘瓠携带妻子进入南山后,捕捉水牛耕种稻田。而水牛对盘瓠产生了仇恨,它欺骗盘瓠子女错杀了盘瓠并将尸体投入了江中。后来盘瓠子女醒悟,去打捞盘瓠的尸首,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于是盘瓠子女就杀了水牛来祭奠盘瓠。麻阳的龙船节就是为了纪念盘瓠。
(二)盘瓠故事体系的扩展
麻阳的盘瓠神话在流传时还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新的传说故事充实壮大了盘瓠故事体系,成为麻阳盘瓠神话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盘瓠在《根源歌》里也提到 “三座大王”,即指 “盘瓠大王”、“四官大王”、“新息大王”,这三位大王同在盘瓠庙中为人们供奉。
“四官大王”是指苗民的寨主四官佬。苗民起义后被围困在苗寨中,在危急时刻,四官佬深夜泅水渡河去暗杀官兵将军。但是,四官佬被发现而被射死。就是因为四官佬有着与祖先神——盘瓠一样不畏死亡、牺牲小我征求大家的英勇精神,而被尊为“四官大王”供奉在盘瓠庙里。
“新息大王”即东汉大将军马援。马援因征蛮有功,被汉光武帝封为“新息侯”。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年),盘瓠后裔相单程在今沅陵一带率族众起义。马援奉命征讨 “五溪蛮”。两军在壶头山僵持不下时,汉军多患疫病,时值高龄的马援身染重病,依然对将士关爱有加。平蛮之后,也有很多汉军留守在蛮地,并与当地居民融和。而马援的英勇精神和英雄气概受到了蛮子的尊敬,被尊奉为“新息大王”供奉在盘瓠庙里。[8]8
三、盘瓠形象
在传世文献记载的盘瓠神话中,盘瓠的形象是具有神性的英雄,是以“神格”为中枢,即鲁迅所说“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10]17。神话故事在民间流传,时常存在人们的嘴边,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也正因为具有较强活力和生命力,发生变异也是必然结果。
在麻阳的民间故事中,盘瓠的形象更加趋向人性发展,无论外形和品质都慢慢地趋向于人,它的形象越来越丰满。人性的出现,降低了盘瓠身上的神性,盘瓠的形象更富于生活气息。这样,盘瓠的神话故事开始转变为传说。“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进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10]10
《盘瓠的故事》中,也不再只是一只狗,而是狗头人身的模样。盘瓠在猎取吴王首级时,是偷偷地跟在吴王后面,趁着吴王出恭警惕放松时,一口咬下吴王的头。这充分地表现了盘瓠的机智、智谋、神力。
《盘瓠大王》的故事中,盘瓠由一只狗变成了一个头顶由丝帕盖住狗毛的美男子,外貌上基本已经是人了。盘瓠“善解人意”,听到帝喾的口谕 “躁动不安”跃跃欲试;当帝喾戏言承诺时,它 “欢跃跪伏,又长啸三声出营而去”[8];当帝喾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时,它 “趴在帐中,抑郁寡欢,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当别人取笑它头上的丝帕时,它不愿忍受屈辱而携妻子过隐居的生活。这些无一不是盘瓠身上人性的体现,它有了愤怒、欢乐、抑郁、伤心等情绪。在冬日寒冷时节,盘瓠游过冰河,满身冰凌的叼回了敌酋首级,表现出了盘瓠勇敢、不畏艰苦。在这个故事当中,盘瓠身上的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盘瓠龙船节的来历》中更是表现了盘瓠勤劳的品质,它更是成为开创农田耕种祖先。盘瓠携妻子到南山后,食物难找,为了不委屈妻子,他想起老辈人说深山里有一种叫“稻子” 的草能生产出大米,于是不辞劳苦找到了稻种,还捕捉了一头水牛耕种。这样,盘瓠的后人就都学会了耕种水稻。
我们再看 《麻阳祖传盘瓠龙歌》中的 《求子谢茶歌》[7]。
……
尊亲接神为求子,大王送你龙子孙。
龙子龙孙送尊亲,长大国家栋梁臣。
一保国家和人民,二来尊亲接香灯。
尊亲儿子好人才,祖宗光荣好名声。
……
这首就是人们向盘瓠求子的祈愿歌,希望为自己求得龙子龙孙。可见,盘瓠在人们的心目中,除了是祖先之外,还是一位主管生育之神。
由此可见,在麻阳民间故事中,盘瓠不仅是祖先神,还是农田耕种神和主生育的送子神,并且拥有机智、勇敢、勤劳、不畏艰苦的美好品质。盘瓠的形象实现了由以 “神格”为中枢向以“人性”为中枢的转变。
四、麻阳县盘瓠文化的楚文化和蚩尤文化
麻阳盘瓠崇拜保存得较为古朴。现今漫水龙王庙 (即盘瓠庙)内的上枋还保留一块呈扇形的清代木刻浮雕图案。其主体是龙头 (无角)、狗耳、牛身 (前后大腿根部有水涡纹)、狗尾(上翘),身体朝右,向左回头,立在岩石之上,呈顾盼状,周围则围绕着四只“蝙蝠”。这是一幅反映农耕生殖意识的“盘瓠图腾”。[1]55这也是研究者们公认的典型的盘瓠图腾。
在当前可见的盘瓠神话和传说当中,都将盘瓠讲述为一只神犬,并且传承这些神话的民族也都将盘瓠作为祖先崇拜和祭祀,也都有相关的犬图腾禁忌。因此国内盘瓠文化研究者普遍认为,盘瓠文化属于远古一个以犬为图腾的部落,该部落以犬为其祖先而供奉,而后盘瓠部落又分化出了苗、瑶、畲等族。因此,盘瓠部落的图腾是犬,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假如一个民族无法保留其完整的民族信仰和文化时,那么它将必定会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渗透或同化。麻阳漫水的盘瓠图腾中,其主体除去带有狗的明显特征——狗耳之外,还有龙头、牛身、蝙蝠的部分,这个图腾就充分地说明了麻阳盘瓠文化已经不纯粹。另外,《麻阳苗族盘瓠崇拜概述》中也有对雕刻图案的描述:“大门上方刻着龙犬图案,图案呈扇形。上面刻着一对水牛角,周围有起飞的雀鸟,中间站立着一只龙犬,四面以云勾为边”[2]。虽然两者在描述上略有差异,但是,同样都说明了麻阳的盘瓠图腾已经和其他文化发生了融合。
(一)楚文化对麻阳盘瓠文化的影响
在先秦之时,麻阳便是楚国的领土。“《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盖蛮夷之国,瓠之种。(昔高辛氏有畜犬曰瓠,帝妻以少女,其子孙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诗人所谓蛮荆也。…春秋至战国时并为楚地,其在天文翼轸则楚之分野。…兼得韩秦指教。秦平天下置郡,此为南郡…黔中(今武陵、澧阳、黔中、卢溪…等郡地皆是也。汉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即今武陵郡县)……”“卢溪郡:…领县五:沅陵、溆浦、辰溪、卢溪、麻阳。”[11]
“麻阳,楚之边域也。”[3]麻阳古铜矿遗址以及马栏发掘出的数十座战国时的墓葬,证实了麻阳在春秋战国时已纳入楚国版图之中。[12]由此可见,麻阳在先秦时期就属于楚国领地。
在当时,楚国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必然会渗透到麻阳原有文化之中。
楚文化强势进入了五溪地区,五溪地区的文化自然会将本地文化和外来的楚文化进行融合。楚人先民不但崇拜凤鸟,而且也崇拜龙。因此,麻阳在接受楚文化后,就将楚人也崇拜的龙和凤鸟一同糅合进了盘瓠的形象之中。麻阳苗民称盘瓠大王为 “龙王”,祭祀盘瓠大王习惯上叫 “接龙”、“参神”。[12]25而麻阳将祖传的盘瓠歌称为 “龙歌”。《根源歌》中“庙湾竖起龙王殿”、“袁郊建修龙王”。《祭龙酒》中 “一杯酒来祭龙神”。《请神上船歌(二)》中:“别人划船端阳节,漫水划船祭龙神”。因此,在盘瓠图腾逐渐演变成了龙头,并且增添了四只蝙蝠(古时人们认为蝙蝠是鸟类,且谐音“福”),这就很明显地说明了麻阳盘瓠文化中带有很浓厚的楚文化特征。
《汉书·地理志》:“楚人信巫鬼,重淫祀。” “淫” 就是“过分、过多”的意思,过多而繁琐的祭祀则是 “淫祀”。麻阳在端午节祭祀盘瓠时,祭祀时间之长久,祭祀场面之盛大,都是罕见的。《根源歌》:“时至五月端阳节,五月初一开神门。十一划到十七止,年年如此祭祖神。”祭祀祖神一直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直到十七,整整十七天,可见时间之长。这就是“淫祀”的一种体现。
楚人的浪漫情怀使得他们极富想象力,创作出了瑰丽奇绝的楚文化。在麻阳民间故事中,受到楚文化的影响,人们运用他们那无限的想象力为盘瓠编造了一个由狗变成人的奇特方法:罩在金钟里和放在蒸笼里蒸。也正是由于拥有了这种想象力,他们为苗民杀牛祭祖编造了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和一个十分符合情理的缘由。
(二)麻阳盘瓠文化中融合了牛图腾文化
据笔者考察,麻阳漫水保存的那幅木刻浮雕图案中,还出现了牛身。但是谭子美、李宜仁、段虞彪三人合著的《麻阳苗族盘瓠崇拜概述》中描述则不是牛身,而是一对水牛角。尽管,关于那幅木刻浮雕图案出现了不同的描述,但是,都说明了麻阳盘瓠文化中还融入了牛图腾文化。关于牛图腾氏族,众说纷纭。根据刘毓庆的《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 一书,神农、蚩尤、穷奇、窳、夔、伯牛等都曾以牛为图腾。蚩尤部落曾经与黄帝部落大战失败后,一部分成员就逃离到了西南荒野之地,其他绝大部分成员则融入了黄帝集团中去了。因此,在西南之地流传有蚩尤文化是可信的。而蚩尤部落崇拜牛,以牛为图腾。因此,麻阳地区的盘瓠文化中,蚩尤文化在隐藏其中。
[1]黄军.蚩尤余脉盘瓠故都——麻阳盘瓠文化探源 [A].中国民俗学会,花垣县人民政府编:魂牵蚩尤.全国蚩尤文化讨论会(湖南·花垣)论文资料汇编 [C].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谭子美,李宜仁.麻阳苗族盘瓠崇拜概述 [A].贵州苗学研究会:苗学研究[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
[3]江西古籍出版社编选.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5·同治新修麻阳县志[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南朝·宋]范晔.[唐]李贤,等注.后汉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章惠康,易孟醇.后汉书今注今译[M].长沙:岳麓书社,1998:2808.
[6]过山榜编辑组.瑶族《过山榜》选编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7]麻阳县文化馆.麻阳盘瓠文化口传,文史资料汇编[Z].内部资料,2012.
[8]政协麻阳苗族自治县文员会学习文史委编.麻阳民间故事(麻阳文史资料第九辑)[Z].内部资料,2012.
[9]王学典编译.山海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10]鲁迅.神话与传说 [A].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 [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2]麻阳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麻阳苗族自治县概况 (修订本)[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