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战马》看西方战争题材影片的和平诉求

2013-08-15曾耀农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艾伯特斯皮尔伯格战马

曾耀农

(湖南商学院文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1914年夏天的一声枪响,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全世界近半数的人口迅速卷入了战争,浓郁的血腥味和炮火的气息充斥在空气中,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是一段让世界人民为之悲痛的历史,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世界大战,此后灾难伴随着人们长达一个多世纪。美国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是一个演绎战争的高手,从《辛德勒名单》到《战马》,让我们再次触摸到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传达出和平的期盼。[1]无疑,我们是时代的宠儿,在和平的环境中长大,渐渐忘记了那段血泪历史,永远不会明白战争中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弱,更难以体会战争环境下命运的无奈。

战争是时代的阴影,和平是未来的主旨。人是战争的主体,《战马》这部影片对战争的思考主要通过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来表现,西方战争影片在银幕上塑造了战争状态下的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经历来评价战争和反省人生。

一、 影片《战马》 解读

《战马》公映之后,美国《纽约客》杂志发表影评:我们从来没有疑问,为什么一部电影要专注于一匹战马。当斯皮尔伯格以写实的手法讲述千万人死去的时候,和平这个问题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有些愚蠢,但是值得认真探讨。[2]

《战马》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艾米丽·沃森等联袂主演,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迈克尔·莫尔普戈的同名小说。《战马》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匹马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他们的命运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交织在一起。继《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等二战题材后,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把目光转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影片讲述的是前额有着白色十字花纹的乔伊原本是一匹在农场干活的小马,它与英国男孩艾伯特一起干活、嬉戏、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惜好景不长,一战爆发,艾伯特的父母为了筹钱挽救农场,狠心将乔伊卖给军队,它与艾伯特不得不就此分别。参军了的乔伊因为体格强健,温顺听话,很快就成为了上尉的坐骑。然而战争惨烈,乔伊开始不由自主的更换主人。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与孙女,再到德国骑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了他们的人生起伏和悲欢离合,更看尽了人间冷暖与战争带来的苦痛创伤。在这段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战争的丑恶一览无遗,但所幸一路上碰到许多好人对乔伊的关爱和付出,这些人性的美好与光明也成为支撑它努力存活下去的力量。乔伊所展现的毅力与勇气,也鼓舞了经历战争痛苦的人们。对乔伊难以忘怀的艾伯特,也主动参军来寻找它。在冰冷凄凉的战壕,艾伯特的勇气与坚持感动了众人。乔伊也一直惦记着主人。但在一战的阴影与硝烟笼罩下,一个人与一匹马同样渺小,在那每时每刻都经历生死考验的残酷战场,他们真的能再次相逢吗?

《战马》是一部以动物的视角拍摄的影片,主角就是那匹名叫乔伊的战马。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总是充斥着爱与生命的力量。《战马》这部影片放映以后学者对它褒贬不一,有人说拍得好,有人说是经典影片,也有人大骂烂片的,但不管如何,里面带给我们的温馨和感动也是实实在在的,影片中的很多经典镜头具有象征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情谊:无论是小主人和乔伊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是小主人为了能让小马驹留在农场而作的种种努力,都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友谊。小马驹不是没有力气,而是缺乏交流,爱是神奇的,只有怀着爱的心对待动物,才能得到爱的回报。乔伊和黑马相识于英军部队,战争失利一同被俘,成为了敌军的战马,最后一起辗转来到德军部队。为了救“好朋友”黑马,乔伊顶替了本该拉炮的黑马,当看到一匹匹马喘着粗气打着颤将承重的大炮拉上山坡时,观众的心在颤动。长久的压榨和沉重的劳动,最后黑马死了,是无奈还是绝望或是迷茫,不得而知。战争让人无奈,却也无法挣脱战争的束缚,人尚且难以存活,何况它只是一匹马,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能让它消失在战火硝烟中。这是斯皮尔伯格对战争的控诉,仿佛还能听到马儿乔伊心中的不甘。

2.动物:战马乔伊是整部影片的主角和线索,随着战争来临,它和主人被迫分离,它是一匹神奇的马,历经生死,最终从战场的无人区存活了下来。就像救下它的一个小兵说的那样“它是一匹神奇的马,它会给我们带来奇迹”。是啊,生命本就是奇迹,历经风霜,经历生死,才让生命本身显得更为珍贵。战马乔伊除了一个又一个的换主人之外,还有一匹黑马也有着同样的经历,说明动物之间也有感情。它们从对手到朋友,都与战争有关。德国军队将马视为注定会死的东西,无数的马死在拉大炮的路上,为了保护受伤的黑马,乔伊自动填补了队伍的空缺。乔伊是一匹人格化、神圣化了马,它懂得帮助朋友,也为自由和生命而奋斗,拉大炮的缰绳紧紧地勒在乔伊身上,它努力坚持不能倒下,终于在崩溃之前完成了任务。动物有情,且不在人类之下,战火纷飞,也不能掩盖美好的光明的一面。相比之下,人类却显得自私与残暴。

3.命运:乔伊和艾伯特之间的命运是全剧的一条主线,他们的相遇、分离最终团圆构成了影片的三个部分。乔伊从一个又一个主人手中不断地流转以及艾伯特参军后不断寻找它的情节就像从路的两端相向而走并且最终相遇。英德双方的谈判成功地将乔伊从无人区带回来,医生却宣布了它的死刑,此时的艾伯特战场上英勇的表现也阻挡不了毒气的伤害,他失明了。即使看不见艾伯特还是认出了乔伊,他吹起了当初的口哨,乔伊也回应了它的小主人。漫天的雪花中,一人一马相拥感动了整个军营的人。身处在战争中,子弹枪炮伤人无情,但是人类奔腾不息的血液是鲜红的、温热的。斯皮尔伯格给了人们一个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机会。战马在战场上受了惊,它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不停地在炮火中奔跑,就像一个闪电,就像一个小怪兽,就像一个疯狂的灵魂,直到全身被尖利的铁丝网紧紧缠绕,困倒在地,无力再继续挣扎……这个小怪兽,这个无方向的灵魂,是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的控诉,是对战争环境下命运难以把握的恐惧。

4.家园:救下乔伊和它的伙伴的法国小姑娘天真善良,她和爷爷居住的农场里瓜果丰收且品种繁多,蜿蜒而过的河流旁边,那一片广阔的草地和庄园内的树木相互印衬,在没有战争的前提下,呈现给观众的是世外桃源。顽皮的小姑娘艾米丽想训练乔伊跨栏的情节生动有趣,又让人们想起当初艾伯特与地主家少爷赛跑时不幸摔倒的狼狈样子。对优美田园风光的细致描绘体现了和平时期生活的眷顾。影片最后,是一场生死大战,乔伊与主人也上了战场。前方炮火如雨,严厉的长官告诫部下如果逃跑,就用手中的刺刀刺死他,战壕里的士兵们怀着对战争的恐惧,他们已经不再是这生命的掌控者了,每个人都将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放在了铁桶里,希望活着就能拿回去,然而大部分战士死在了战场。影片结尾处,已是黄昏,天空中红霞和黑暗交织,胜利的战士牵着自己的战马回家,母亲仿佛预感到了什么跑了出去,看着自己的儿子回来了,他们拥抱在一起,这是失而复得的感动。一匹马,一对拥抱的母子,不远处的父亲,构成了悲壮凄美的剪影。

5.救赎:最令人震撼的是,当战马被困倒在敌对双方的无人区时,没有人认为这匹奄奄一息的马可以活着。但是奇迹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英方战壕里走出了一个打着白旗的军人,他要拯救这匹战马;而德方战壕里也跑出一个士兵,俩人合力把缠在战马身上的铁丝网给剪开,将垂死的战马解救了出来。几分钟前还是敌人,通过拯救一匹战马,使得他们在这几分钟的协作里不再是敌人,而是齐心协力的朋友。分手时都叮嘱对方:开火时,低头,小心子弹!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在这个不可能有人的无人区,人性超越了一切,观众潸然泪下。

斯皮尔伯格是犹太人,他说“正因为我是犹太人,所以我不能忘记人性的泯灭和救赎。”在所有题材的影片中,他最钟爱的还是战争片,童年的悲惨经历让他产生出对人性失落和种族歧视的拷问。《辛德勒名单》是他的成名作,在这部长达200分钟的反战影片中,他极其有力的控诉了种族主义和其带来战争的罪恶,战争吞噬一切,考验着人性,为什么人类不能和睦相处,而往往在战争中制造惨无人道的血腥暴力,像德国人对待犹太人,日本人对待中国人,不同国家不认识的人为何都要置对方于死地?斯皮尔伯格善于用角色的转变来展示战争中的善与爱,歌颂良知终将战胜邪恶,人与人之间也能和平共处。如同《辛德勒名单》 里的辛德勒,《战马》中的敌对士兵,作为军人他们不得不服从上级的命令,但作为普通人他们却能给予对方友爱和温暖。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美国社会经历着种种动荡和不安,当时西方国家的反战情绪正是最高峰,电影成了呐喊的旗手,整个电影行业风雨飘摇,新锐导演们用文化和影响表达着他们的不满。斯皮尔伯格高扬反战主义的旗帜,这些思想增加电影主题的厚重感。在斯皮尔伯格的反战电影中,他始终会在激烈的焦灼和痛苦的抉择后给人以希望,让你对生命有所珍惜,家庭和温情就成了细节刻画上最好的记忆。《战马》中敌对两方在战壕中间地带救助战马的一幕也足以刻入影史。战马乔伊被铁丝网所困,却激发了人类爱惜动物的温情,英德士兵们暂时放下了对峙的局面,冒着生命危险走出战壕,帮它脱困。尤其是两人商量如何帮乔伊剪掉铁丝却工具不够,德国士兵对身后的战友们喊了一句:“我还需要一把卡钳”,战壕里立即扔出了五、六把时,这一瞬间,所有的英雄都变得荒谬可笑,战争的荣耀被斯皮尔伯格这一巧夺天工的桥段清算得一无是处。而在结尾,艾伯特牵着乔伊在落日余辉下回家,交还父亲荣耀的锦旗就是最好的例证:在战火浮生的岁月,家庭的温情才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和平才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

二、西方战争电影的演变历程

《战马》是继《拯救大兵瑞恩》 和《辛德勒的名单》之后,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史诗战争三部曲的终结篇,无疑是凝聚着许多人的期待的。虽然它仅获得电影奖多项提名却无一斩获,虽然不少人诟病它的情节拖沓,过度煽情,但瑕不掩瑜,赢得票房就已经证明影片的质量。[3]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将一匹承载着奇迹的马——乔伊的故事娓娓道来,伴随着泪水与笑声的故事,满载着荣耀与悲伤的矛盾心情,将反战这一主题贯穿始终。这样的一部电影也许不算完美但可以称得上“佳作”二字,在电影史上将留下印迹。

电影作为19世纪末在大众传播领域出现的影响深远的发明之一,具有特殊的宣传意义。西方战争题材电影,尤其以美国出产的最具有时代烙印。西方战争题材电影历经了几个转折点。

第一时期:军方看到了电影影响广泛,为了宣传目的积极介入拍摄,是为战争电影发展的初期。这一时期的战争电影成为美军鼓舞士气的法宝。比如1927年的经典空战影片《翼》、1930年的空战片《地狱天使》,主要宣扬英雄主义。

第二时期:观众两极分化,如反映诺曼底登陆的多国合作影片《最长的一日》,创票房高峰却也只是昙花一现。而美国政府越战期间全力支持拍摄的影片《巴顿将军》,让观众开始两极分化,主战与主和的评论僵持不下,难分优劣。

第三时期:反战思潮与军方大片大比拼。反战影片如《现代启示录》、《猎鹿人》、《兄弟连》等大受民众好评,而《壮志凌云》、《夺桥之战》 等军国主义大片也掀起了一股参军风潮,据报道当年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报考人数暴增三分之一。

第四时期:美式战争大片再度兴起,军方借由影片展现其高大形象,如《拆弹部队》、《变形金刚》、《漫长的一天》(描写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登的整个过程)等,把战场上的英雄描写成超人,运用高科技武器似乎就能征服世界,和平意识再次淡薄。[4]

战争片在电影艺术史上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曾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尤其是一战与二战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至今都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里,所以着力于刻画战争的西方电影大量涌现,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种类型:规模宏大的全景式电影如《最长的一天》,也有着眼于具体某一次战役的如《珍珠港》,还有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的史诗电影,《巴顿将军》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但以一战与二战为题材的电影数量还是很不平衡的,以二战为题材的战争电影数量远远超过一战的,《战马》的导演斯皮尔伯格曾执导多部战争电影,但这也是他第一次涉及以一战为背景的影片,从题材的角度来讲也弥足珍贵。

三、反战电影的意义

战争电影曾经一度成为政治家手中的利器,利用电影所宣扬的英雄情结达到扩大军队的目的,如《拯救大兵瑞恩》宣扬政府对士兵的关怀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让人觉得战争似乎充满人道主义,爱国的正义的勇敢的人最终能取得胜利。事实上,战争是残酷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杀敌踊千自损八百”、“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中国古代对战争的真实评价。战争是两个甚至多个国家间实力的碰撞,而战士在碰撞中只是工具,只是炮灰。

归纳起来,西方战争题材的电影总共可归为两类:反战主义类和军国主义类。在战争问题上,群体淹没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需要的是对敌攻击与抵抗的宣扬。但对于统治者而言,他们想要的影片是让观众相信他们所相信的,看到他们想让他们看到的。而美国导演西米诺说过:好的战争题材电影必是反战的。电影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方面来对战争进行思考,战争所带来的死亡、人性在战争中的丧失与回归、普通家庭在后方承受的担忧与悲伤、战争下的爱情悲剧以及对抉择错误的反思,都应该成为战争电影所表达的主题。

《战马》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迈克尔·莫尔普戈的同名小说,这也是斯皮尔伯格第一次执导一战题材的电影。小说原作以马的视觉来讲述这个跌宕起伏又充满奇妙的故事,比较抽象,改编后的电影则将马作为一颗串线的珠子,贯穿于整个电影的情节,与人物的角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战马》 叙事特色之一。

基于原著是一部儿童小说,电影的改编也保留了一丝童话般的温情,无论是为了解救战马乔伊英德双方的中场停战,还是负伤的乔伊与小主人偶然的相遇,以及最后众望所归的大团圆式结局,都是导演在讲述人与动物之间有关忠诚、勇敢与友爱的故事,除了展示战争的残酷,更多的是对于和平的期待与人性的呼唤。

四、《战马》对我国战争电影的启示

《战马》作为西方战争电影又一部经典之作,在残酷血腥的战争描写中刻意淡化了直面战争的深沉悲痛,以温暖的细节给予人们绝望中的希望,张扬了人类的普世价值。战争会带走所有人的一切,但战争也终将会结束,人类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这是斯皮尔伯格式的温情主义,他思考人性本真与善良,表达和平的期待,描写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这些主题,都值得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编导借鉴。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和平文化资源。中国历史曾经产生了三大派的和平论:秩序的和平论——儒家,自然的和平论——道家,行动的和平论——墨家。[5]先圣的思想成为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一直延续着中国的和平文化。在中国文艺作品中,和平文化一直是其歌颂的主题。

1.关注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西方战争题材的电影不仅展现出战争的残酷和冷峻,并且关注战争带来的人性的思考,以人们对战争的厌恶、逃避,战士的厌战情绪来表现反对战争,揭示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和平是人类的理想。对于战争电影来说,“拥战” 和“反战”是其主要类型,在西方战争电影反思战争、歌颂人性的时候,我国的战争影片却一直在单纯地宣扬战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单纯地宣扬荣誉感和成就感,宣扬国家战争观,片面地歌颂英雄主义。战争片的最终目的还是反战的,就像中国导演冯小宁说过的:对于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法西斯恶魔,如果不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并且隔些年就加些钉子,没准哪天他就会复活。[6]中国的和平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推崇。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就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7]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天生的面貌仍是非常平和的。电影作为一面历史的镜子,折射人性,反思战争,也许正是中国战争题材电影今后的发展方向。

2.重视观赏性与商业性

《战马》的故事以一匹战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展开——这是一场混合着欢喜与悲伤、友情与冒险的奥德赛之旅,是关于忠诚、希望、理想的传说。全英班底的演员阵容,约翰·威廉姆斯大气磅礴的配乐,曲折的故事与唯美的摄影感动全球的观众,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战争片属于商业片的类型电影,大都投资巨大,如何将商业元素与战争元素的特征融合到一起,打造成视听盛宴,赢得观众的青睐,这是值得当今中国战争影片编导认真思考的问题。

3.讲究新颖的叙事角度

“战争夺走了所有人的一切。”从德国官兵闯入农庄带走了能拿走的一切开始,这句话就像咒语般出现的时候必定有坏事的发生。法国农场里被洗劫一空的爷孙俩尽力保住了乔伊和它的伙伴大黑马,而那天是小姑娘艾米丽的生日,她终于获得允许可以骑马的时候。谁都以为这会是个温情的片段,镜头却延伸至山的那一边,德国军队还未走远,乔伊和伙伴大黑马还是被带走了。面对痛哭流涕的小姑娘的哀切请求,他再一次重复了那一句“战争拿走了所有人的一切。”这句回答冷静而残酷。乔伊被法国老爷爷拍得,当观众疑惑他孙女为何不出现时,这短短的一句话点明了那个活泼可爱的小艾米丽已经死去,老人失去了一切。小说原著中艾米丽不是因为战争而是死于疾病,但战争间接的摧毁了她的信念,而唯一的孙女又是老人的全部,战争是这悲剧的源头,叙事的角度却来自于动物。中国战争电影叙事角度比较单一,往往来自成年人的眼光,似乎千篇一律。

4.选择优秀的背景音乐

与西方电影相比,我国的战争电影在配乐方面确实需要加强,本土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亮剑》居然借用前苏联音乐,显得不伦不类。音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的原创音乐为《战马》增色不少,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清新灵动的旋律像泉水般叮咚流淌,随着叙述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急促时而酣畅。乔伊和艾伯特自由奔驰时的欢快雀跃,战火纷飞时枪炮声夹杂中的雄浑悲壮。天寒地冻中乔伊和艾伯特奇迹般的相遇时,伴随着漫天雪花的徐徐飘落,音乐也变得无限婉转极富人情味,启示观众对和平的翘盼。最后一幕,落日余晖的金黄色撒满了原野,温暖又柔和的光线中乐声悠扬,仿佛在空气中回荡又渐渐远去,似乎是对战争中失去的灵魂的召唤。音乐配合着影片的节奏的同时也牵引着观众的心灵,感染观众,强化了电影的和平主义情绪。

[1]华朗.《战马》:左边战火,右边人性 [N].青年参考,2012-03-07.

[2]吕琳.情意绵绵——斯皮尔伯格电影《战马》中感情的分析[J].名作欣赏,2012,(21).

[3]卢金婷.电影《战马》的视听语言分析[J].文艺生活,2012,(7).

[4]袁晶.西方战争电影的四种典型模式分析 [J].电影评介,2010,(20).

[5]高红雨,王文燕.中外战争电影主题比较研究 [J].电影文学,2012,(19).

[6]邓齐平.从宏大叙事到个性化叙说——冯小宁对战争题材电影模式的突破 [J].电影文学,2007,(7).

[7]汤恩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N].中国演员报,2000-07-14.

猜你喜欢

艾伯特斯皮尔伯格战马
拉长时间的公平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战马(中)
战马(上)
诡异!斯皮尔伯格看这部片时房门突然被反锁!
战马跳崖
艾伯特·赫希曼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述评
鱼有多大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卖身契”成就国际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