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2013-08-15祝永卫张永祥郭梅芳
李 俊,祝永卫,温 涛,张永祥,郭梅芳
(北京工业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北京 100124)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安全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至关重要[1-3]。实验室安全关系到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否顺利开展,国家财产能否免受损失,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因此,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平安校园、平稳有序发展的根本要求[4]。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的实验室资源多、学科门类多、人员组成复杂、安全隐患也多,安全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以评促改、重在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介绍我校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供国内同行参考。
1 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先进高校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每一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时,要充分分析自身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所侧重、有所突破。
1.1 学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
1.1.1 实验室复杂程度加大
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化,新专业、新学科的不断增加,学校实验室的规模、结构、设备的技术含量、系统运行的复杂程度等变化越来越大。截至2012年6月,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总值已超过10 亿元,占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的46%。
1.1.2 危险性物资增多
实验室内有很多用于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带有危害性的技术物资,主要是危险化学药品、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病原微生物制品以及各种特种设备,是危险性技术物资相对集中的场所。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教学与科研任务的日益繁重,危险物资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大幅度增加,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
1.1.3 人员流动性不易控制
实验室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人员构成较复杂,实验室中每天有大量的学生、教师、研究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内学习和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非常大,不易控制。
1.2 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成因分析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预防事故的发生,而通过案例分析、梳理事故成因,有利于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矛盾,使安全对策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
按照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大小来分,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5种形式。
(1)火灾。火灾事故多是由于不正确使用或管理电源、不当操作、供电线路老化等原因造成。
(2)爆炸。爆炸事故多发生在存有易燃易爆危险品或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3)毒害。储存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易发生毒害性事故。
(4)机电伤人。机电伤人事故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内容易发生。
(5)设备损坏。
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多与违规操作、设备老化和管理不善等原因相关[5-9]。
通过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因果性、潜在性、偶然性和必然性分析,不难发现:人的不安全因素,特别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常个人不安全行为和失误导致的事故占据较大比重。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引起的事故比例占到98%。可见,人在事故发生和事故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0-11]。
1.3 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现状分析
面对新的形势,我校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12]。
1.3.1 安全观念不强,防范意识不足
学校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出台了各类规定与措施,以确保实验室安全。但由于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像生产企业那样直观和明显,所以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重科研教学、忽视安全工作的观念。这种对安全工作的本质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态度,不但会造成实验室安全管理上的思想麻痹、管理疏漏和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最大隐患。
1.3.2 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相对松懈
实验室安全管理不是简单的防火和防盗,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还涉及一些专业防护技术、防范知识。学校目前缺少专业人员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排查和处置,存在一些管理漏洞或盲区,存在责权不清的情况。
1.3.3 预控机制不健全、督促检查不力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办学理念的变化,我校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大大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也逐步加大。这不仅要求学校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安全操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同时也要求加强对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安全监管和安全检查力度。而目前学校对实验室安全防范工作的组织、督促和检查执行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1.3.4 实验配套设施陈旧,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往往将有限的资金用到人才引进、改善学校办学环境等方向上,而对实验室安全的投入较少,现有实验室仍然存在着用房紧张、电力负荷不够、基础设施老化、通风防火设计不合理、防护设备不足以及部分设备超期使用等问题,使得实验室不安全因素较多。
2 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专业性,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根本之道是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方面入手,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并切实落实,保证实验室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针对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特征和现状,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可行性对策,保证学校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促进平安校园的建设。
2.1 加强领导,把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2.1.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建设和教学科研中心任务,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稳定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组织实施。
为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有效治理校园安全隐患,推进我校“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国资处与学校签订了安全稳定责任书,同时与每一位职员签订了综合治理、交通和消防安全责任书。
2.1.2 建章立制,完善制度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稳定方面的规章制度,畅通信息渠道,为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室管理守则》、《北京工业大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北京工业大学危险废弃物管理规定》等制度,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牢固树立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师生员工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2 加强宣传教育,创建平安校园的浓厚氛围
通过举办会议、安全培训、发放实验室安全手册、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组成立体宣传网络,深化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通过进行消防演练、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每逢节假日前,在校园网上发布安全通知,做到未雨绸缪、预防在前。
2.3 完善机制,狠抓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落实
2.3.1 做好敏感期和重点人员的稳定工作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党支部在机关党委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高度重视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努力。
2.3.2 开展安全检查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是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可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学校规定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各单位要进行一次安全自查并上报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该处根据实际情况与单位联系进行自查整改。此外,每逢寒暑假、重大节假日前,都要组织安全检查。在各级各类安全检查中,凡是发现的隐患,都要一一详细记载并立即整改,即时整改有困难的,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负责,一抓到底。
2.3.3 加强重点要害部位管理
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放射源、射线装置是纳入全校重点监管的场所。这些场所确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几年来,全校重点要害部位都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2.4 完善安全设施,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2.4.1 加强废液管理
为了防止化学品废液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校每年2次对全校化学品废液进行处置,年处置废液近6吨。并且每年废液的回收量在逐渐递增。
2.4.2 配置人员自救设施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为全校实验室配备了急救箱,用于各类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活动时,遇到意外事故而受伤的情况下,进行简单、快速的急救。
2.4.3 加强实验室气瓶安全管理
为全校实验室配备了运输、固定气瓶的手推车、气瓶车、固定单气瓶架、双气瓶架、三气瓶架等。
3 结束语
从学校大局来看,实验室安全是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科研角度来看,实验室安全是确保教学、科研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实验室安全是维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根本所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实验室安全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基本保障。实现实验室安全和实验活动过程的安全,向安全争效益,是建设平安校园的价值反映。将“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贯穿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地发展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
)
[1]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仇念文,安绪常,贾继文,等.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81-185.
[3]王国强,吴敏,斯舒平,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80-185.
[4]左铁镛.高校实验室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3.
[5]张晓红,邹长明,沈永林,等.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及安全管理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1(3):56-58.
[6]鲍敏秦,张原,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88-191.
[7]李凤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浅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42-344.
[8]陈洪菊,熊涛,屈艺,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改进[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4):47-49.
[9]徐静年,郭奋.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4):37-39.
[10]贾贤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3-195.
[11]郑春龙,李五一.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建设的比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81-184.
[12]温涛,刘鹏,苏洪,等.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学校安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