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块瓦艺术的历史变迁
2013-08-15胡艳妍
胡艳妍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四块瓦俗称道歌,又叫“莲花子”,是一种有说有唱,没有弦乐器伴奏,只用竹板击节的板腔体曲艺演唱形式,最早由沿街说唱而起,后逐渐吸收汝南道情、山东梨花大鼓等曲艺形式演变而成。
一、乐人变迁
我区四块瓦艺术主要流布于正阳、平舆、新蔡等县,西平也有接近于四块瓦的“花落子”,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有以下记载:
正阳县四块瓦的形成过程,无文字可考,从现有艺人的师承关系上可以追溯到正阳县的四代传人。陈天意,男,现年51岁,他的师傅陈立功拜师于油坊店乡的贺志臣,贺志臣生于1870年,早年跟随传艺师李元娇学唱道情,后来综合道情等曲艺艺术,发展成“四块瓦”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据此推算,包括道情艺人李元娇在内,四块瓦在正阳形成时间已有130年以上,如从贺志臣算起也足有百年以上。最早表演时,艺人左手打钢镰,右手打大竹板演唱,20世纪40年代后也曾有人改为简板和大鼓,在长期的流行过程中,各地艺人因师承关系,居住地域和演唱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原因,又分别形成了不同门派,县城西多为银喜门,东部为高门(邱门),北部沿汝河一带为桂门。
平舆县四块瓦,原传说是用四块细碗渣片敲打,近于碗渣书,后改为一手持简板(二块),一手持毛竹板,流入时间难考,建国前,艺人有雷利兴等常在四乡行艺。1964年平舆县后刘乡殷谜雨也由坠子艺人改唱四块瓦,他演唱的四块瓦揉和了坠子、民间小调和戏曲,听起来犹如水波浪声,故称“水波浪调”,群众很爱听。
新蔡县四块瓦最早的艺人为吴明山,吴为陕西人,当时的陕西会馆为吴的下榻处,陕西口音把“吴”念成“乌”,因此人们称他为“老乌”。吴明山演唱的四块瓦是用四块竹板打击伴奏,每块竹板约二寸宽,四寸半长,左右手各握两块,打起来节奏鲜明。吴明山既唱小段又唱长篇大书,小段有《十二个月》、《十字番》等,长书有《包公案》等,调式有数板也有说唱。建国前吴明山在新蔡行艺20年,因年过花甲,于1954年返回老家,故此派在新蔡失去传人。
二、音乐特点
四块瓦艺术的音乐由唱腔和击乐(四块毛竹板)两部分组成,是融说、唱、吟、诵为一体的古老曲种,旋律简明流畅,风格古朴厚重,四块毛竹板(亦有一手执竹板,一手执钢镰子)为唱腔击节奏或开场前领奏(即打点)。
(一)唱腔音乐
据考证,四块瓦艺术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无弦乐伴奏,没有固定音高,唱腔多用本嗓,艺人可根据自己的嗓音好坏而自由定调演唱。四块瓦艺术具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音乐程式,板式分为快板、慢板、悲腔(又称寒韵)、数板四种形式,唱腔结构分别为起腔 (一般为哼唱)→慢板→悲腔或散板→数板或快板,现分述如下:
【起腔】起腔,又称引子,是四块瓦艺人在段子开始前用来压场,稳音的哼唱,可长可短,节奏自由,起腔前后往往用大板或钢镰子敲击节奏,例如由殷纪宇先生表演的《包公案》选段,开头先用钢镰子敲击节奏,然后哼一句旋律,继而又打节奏,接下来才进行正式演唱,先哼唱的作用就是招揽听众,稳定现场,为接下来的正式演出垫出场子。
【慢板】四块瓦的慢板与坠子的平腔一样,是其曲种的主要板式,曲体结构是以一个上下韵乐句为一个独立的乐段,例如《李三娘推磨》选段中,就有“钢镰子打莲花楞,前朝也不过这开正风(来呀)。还不唱北,还不唱南,唱一个天高刘志远(哪嗨哟)”的慢板板式,这一板式共两句,每一句上下韵共八小节,句尾带有两小节甩腔的衬字“来呀”和“哪嗨哟”,这样每一句就有十小节,这种唱法是四块瓦最有特点的甩腔唱法,属正格唱法。另外还有变格唱法,即根据唱词内容的需要,把数句唱词垛在一起唱,直到唱词的情感告一段落,最后加进最富有个性的两小节甩腔,这就是慢板甩腔的特点,一是结尾处必须有两小节,二是必须有两个衬字。
【寒韵】寒韵又分大、小两种寒韵,大寒韵主要用于悲痛忧伤的唱段,散板唱法,节奏较自由,唱时带哭腔,善于抒发极其悲痛的情感,例如《李三娘推磨》选段中就有“(哭腔)三娘担着桑木钩担柏木桶,两眼落泪,心如刀绞,背着钩担,慢慢走出,好似箭穿胸膛,奴哭……眼望着山西太原府”;小寒韵则要求不同,一般有板有眼(2/4节拍),在慢板与快板之间进行演唱,用以表达悲哀幽怨的情感,例如《十字番》里“好苦,(哭泣声)嗯…嗯…嗯…嗯…她嫂子开口她也不住的把话传”等。
【散板】散板节奏较自由,多与寒韵相结合演唱,用于表现悲痛忧伤的情绪。
【数板】数板主要是以说为主,多与快板相结合,用于将故事推向高潮。
【快板】快板的演唱特点是速度比较快,唱数相间,主要用于紧张、急促的乐句,艺人们通常是“半说半唱”的进行表演,如《郭巨埋儿》选段中就有“(说)咱说这话你不信,(唱)有辈古人对何云。河南有个陈州府,(说)城北里(唱)八里半有一个郭家村”这样的表演。
(二)伴奏击乐
四块瓦艺术的伴奏击乐早期是四块毛竹板,之后的五十年代有艺人开始用钢镰子 (即山东快书所用的月牙板)和两块毛竹板伴奏。击乐的用法有两种:一是开唱前击打节奏,以提神静场,准备启唱;二是演唱中间的停顿处击打节奏,以作填补过门之用,击打的节奏并无一定之规,也没有牌名,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在艺人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打法,分述如下:
(起腔前打奏的点子)
1、叮 铛—叮 铛—叮 铛—叮 铛—呱 0—呱0—呱 0—呱 0—
2、 叮 铛铛—叮 铛铛—呱 0—叮 铛铛—呱0—呱 0—呱 0—叮 铛铛—叮 铛铛—叮 铛铛—叮铛铛—呱 0—呱 0—呱 0—
3、 哒 七—哒 七—七 哒—七 哒—七 哒—七 0—七 0—
(唱腔中间奏的点子)
1、七 哒—七 哒—七 ——七0—
2、呱 0—呱 0—呱 0—呱 0—
3、叮 铛—呱 0—
其中“叮铛”为钢镰子声,“叮”是轻击,“铛”是重击;“七哒”为竹板声,“七”是轻击,“哒”是重击,“呱”是竹板重击或闷击。
四块瓦艺术这一古老曲种,由于种种原因,唱腔音乐发展缓慢,伴奏击乐过于简单,对听众吸引力不大,此次唱腔音乐的收集,多是一些其他曲种艺人在演唱本曲种的同时,兼唱四块瓦调而收集来的。
三、表演特点
四块瓦艺术早期多系男艺人以化缘或拍门的形式出现,演唱时用四块竹板击打节奏,站唱几句吉利小段至施舍便止;清末民初,分别吸收了汝河道情、山东梨花大鼓和民间小调等曲种的唱腔特点及表演精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开始进入城镇点棚打场收费演出。演出时,演唱者左手握两块四寸半长,二寸宽的竹板,右手使用钢镰(铁片或铜片)击打不同板点以招揽听众,多取站唱姿式,左手竹板打弱音,右手钢镰击强音,板子一打即为开始,击乐过后开腔就唱,先唱小段,然后接说,继而又唱,引入正书,衔接得体,过渡自然,听来别具一格,左右手的交替运用也游刃有余,恰到好处,配合着身段造型,亦独具特色。
艺人在表演中运用“喷口”“气口”、“贯口”等技巧,以达到吐字清晰,音韵淳厚、唱中出情等艺术效果,还利用“口、手、眼、身、步”五法辅助说唱,并于台上只能在三、五步范围内活动,不能满台飞,符合舞台调度的“大开门”之说。
另外,角色的进出也有要求:一要“摘得清、分得细”,即分清楚扮演角色的特点;二要“退得稳、接得准”,即进出角色过渡平稳,不留痕迹。表演者为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经常采用向听众提问、抖“包袱(笑料)”、扣“扣子(悬念)”等艺术技巧以实现与观众互动的目的。
四、唱词特点
流行于我区正阳、平舆、新蔡等县的四块瓦艺术,唱词是以方言作为唱腔、念白的语言基础的,发音特征同大鼓弦曲种,也要求合辙押韵,以方言音的阴平、阳平、上声做“平声”(即下韵),以上声、去声做“仄声”(即上韵)。唱词更具有说唱文学的特点,一是口语通俗,人人能懂,如:“嫂子明白了这句话,黑眼上去白眼翻”、“桑木钩担柏木桶,三娘慢慢扛上肩”;二是诙谐活泼,动作性强,如:“包相爷,怒冲煞,挽起蟒袍磨乌纱,两只袖子掖一个,胡子挽成个大疙瘩”、“审过乌盆这一案,万岁爷才把我的官职抹,抹官我就把家回,西南地去把荞麦拔”。
四块瓦的唱词词格是以“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主,间杂以“三、二、三”的八字句和“三、三、三”的九字句及“三、三、四”的十字句。从收集到的唱词中可以看出,十字句很少用,八字句、九字句用得多,这是四块瓦唱词词格的独到之处。举例如下:
(二、二、三七字句)了然和尚把我救,随了了然出了家。
(三、二、三八字句)叫你说我的官职小,听一听本相对你夸。
(三、三、三九字句)十二岁我做过定远县,头一案我就把刘英拿。
(三、三、四十字句)天不幸陈州地遭下年景,四国舅去放粮米里掺沙。
另外,为了抒发情感,收到紧扣心弦的效果,也有一些较长的垛句,经常夹带一些“这个”“那个”“啊哩”等衬词,甩腔拖音的“嗯、啊、哎、哟”等单字。在一段唱词中,四块瓦可融入说、唱、吟、诵的形式,有时引吭高歌,有时低声吟诵,有时半数半念,只在句尾甩出一个尾音衬词“哎呀”等,风格韵味独特。
结语
四块瓦是一门古老的曲艺艺术,它内容丰富,传播广泛,对后来该地区的戏曲发展起到了良性作用:第一,后世戏曲的许多故事内容大多来自于此;第二,为后世戏曲板腔体音乐体制的建立与健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四块瓦艺术不仅发展了自己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承载了豫南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它是一部活的历史。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四块瓦艺术虽然出现了一些变化,但音乐形态却仍保持相对稳定,传承方式也保持了农业文明时期口传心授的基本特点,因而音乐形态只得按“移步不换形”的规律发展,速度缓慢。不容乐观的是,在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进程中,农村的传统音乐已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势,目前这一古老曲种出现濒临消亡,渐被遗忘的趋势,我们需进一步思考研究并拿出有效的措施。
[1] 张凌怡.驻马店地区曲艺志[M].驻马店:驻马店地区曲艺志编辑部,1998.
[2] 蔡际洲.鄂州牌子罗的变迁[J].中国音乐学,2010,(4).
[3] 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M].眉山:西南师大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