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书怀的诗歌之源

2013-08-15张玉玲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黑土地家乡心灵

张玉玲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物质财富虽然极大丰裕了,然而我们却迷失了自己,风华正茂的年纪却有着一颗暮年人的心脏,但人类之所以没有沉沦,就在于文学的艺术魅力。王书怀的诗就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

王书怀的诗不似文学沙龙里的作品那般典雅,也不似文人书斋里的诗句那样有书卷气,他的诗朗朗上口,极富东北民间文化的风韵,如《赶鞋忙》:“锥儿钝,千层底,扎不穿,埋怨穿鞋人,鞋子穿的烂,针线活攥得手出汗,他不体谅。暗着呢,话里头都有巧文章,谁不想把自己的男人捧到人前讲。”诗人把生活情调和政治内涵融在一起,把行为动作与内心情态合为一体,入情入理,又惟妙惟肖。可以说,作为乡土诗人,他的诗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红色年代的珍贵史料。他的诗真实再现了北大荒的生产与生活,以至于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都能背诵那么一两句:“她们当中没有漂洋过海的人,背包里却装来了天南海北的‘良种标本’,她们谁也没有订婚结亲,却给家乡带来了全套的‘产科门诊’。她们谁也没有给家乡频频写信,却为家乡读完了一大部‘发展论’……”与当代诗人相比,王书怀虽然没有文雅之气和书生意气,但却多了几份质朴与憨厚:“我的笔,笨拙的犁/弯腰曲背,耕耘在这生活的土地。”他以敬仰之情,崇敬着这片黑土。黑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永远定格在他的心灵里。

猜你喜欢

黑土地家乡心灵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黑土地上稻花香
唤醒心灵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
夏天的家乡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