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报》与农事新闻传播
2013-08-15刘小燕
刘小燕
(商洛学院 中文系,陕西商洛 726000)
晚近时代的中国处于国脊民贫的衰退局势中,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有志之士掀起爱国救亡运动的浪潮。从洋务运动时期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器物层面到维新运动思想改良的制度层面,在救国模式的探索进程中,报刊始终如一地作为传播先进科学技术以及改良思想的利器。从历史演变轨迹来看,中国近代报刊的萌生与晚清社会的转型发展有着特定的渊源关系。近代报刊既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亦和其时救亡图存的舆论压力,利用报刊这一媒介进行社会动员是密不可分的。这一时期学会、学堂、报刊“三位一体”的格局成为晚清社会独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路径。《农学报》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以传播先进农业技术为己任,实现其“开风气、益民智”的启蒙引导作用。《农学报》的栏目设置、编排形式基本上是延承这一时期的报刊风格,以论说为主,大量篇幅用作介绍翻译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农学知识和农业技术。除此之外,农事新闻报道亦为《农学报》的一个特色栏目,将各省农务动态或欧美农产品贸易状况以简洁的消息进行报道,以传播最新的农事情形,将关于农业、农学、农会的旨令及时传达于阅报之人。由此可以看出,农事新闻栏目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上情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于《农学报》,朱先立[1],宇文高峰[2],魏露苓[3],刘小燕[4]等从不同角度对其传播策略、传播内容进行研究,本文从新闻学角度切入,对《农学报》中农事新闻传播策略作以探讨,旨在分析该刊农事新闻传播策略对现代新闻传播的启示和影响。
1 农事新闻栏目概况
对于报纸与期刊的区别,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学史》中已有涉及,从外观设计角度鉴别,报纸为折叠状,期刊则多为装订版。期刊刊行数量(一定时间内编辑发行之总次数)较报纸为少。然而,二者最显著的区分,则必须从内容及原质方面入手,报纸以报告新闻为主,而期刊以揭载评论为主,且材料之选择,报纸是比较一般的,而杂志是比较特殊的[5]。中国近代报刊虽然是在外国传教士办报的轨迹上延续发展的,但鉴于当时社会背景,近代报刊在报道形式、文体等方面仍然是由传统的记叙文、论说文等演变而来[6]。当时的新闻报道模式处于探索阶段,一定程度上受文学体裁的束缚,并随着社会局势的转变而变化,为社会服务,反映现实动态,时代烙印较为鲜明。期刊的选题范围由最初的包罗万象逐渐发展至专业期刊的出现,为适应救国使命的需要,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科技期刊相继诞生,梁启超亦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指出:“有一学即有一报。其某学得一新义,即某报多一新闻”。光绪二十三年(1897)《农学报》的创刊首次实现了“一学即一报”之宏愿,作为中国第一份专业期刊,为之后诸如此类的期刊提供了先例。
农事新闻栏目的设置是《农学报》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传播策略,《农学报》作为一份农业专业科技期刊,以介绍西方先进农学知识与农业科技为主体,学术论著占较大比例。在报刊尚未完全分离的晚清社会,《农学报》以期刊定性的同时,又不失兼顾报纸的新闻特性,设“奏折录要”“各省农事”“本会办事情形”栏目,传达农事政策及新闻动态,报道各省农政公函、农产信息、贸
易情形、西方农业机械及农事方法使用情况、农务学堂教育活动、谕旨章程、垦政兴农、调查报告等各方面内容。其中,奏折章程共121篇,农事、农会动态共243篇,在农事新闻中,有关农产消息、垦政兴农以及贸易情形方面的消息所占比重较大。“农产信息”类62篇,如《莲实歉收》《土烟精制》《野鼠伤稼》《奉省储豆》《山西产米》等;“垦政兴农”类54篇,如《蒙古招垦》《折民垦荒》《劝兴蚕政》《地利日兴》《实力兴农》等;“贸易情形”类45篇,如《牛皮涨价》《土蚕收税》《印茶来华》《采购桑秧》等;“农会动态”28篇;“农学教育”类18篇,如《蚕师应聘》《讲求蚕学》《农学开办》等,对谕旨章程、农产用途、调查报告等诸多内容也有涉猎。农事新闻所触及的农事范围较广,贴近民生,从而实现“下情上闻,上传下达”之意旨。在前93册中,只有51、58、88册中未提及农事新闻。在办刊过程中,栏目名称不断更改,由繁转简,第 24 册起,“各省农事”改为“各省事状”,“本会办事情形”简化为“本会事状”。59册,“各省事状”替换为“农事”,之后亦称“事状”。60 册,“本会事状”改为“会事”。论说栏目由最初的“西报选译”“东报选译”简化为“西报”“东报”。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第94册起,最终设置为“文篇”“译篇”两个栏目,“文篇”多为一两篇章程奏折组成,亦陆续发表了罗振玉的三十余篇农业论著,农事新闻的痕迹却已不再留存,“译篇”多摘录日本的农学书籍。如此明显的变化与罗振玉自身履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正值此年,罗振玉受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邀,赴鄂任湖北农务学堂总督,而《农学报》依然驻地于上海出版,精力有限,无暇兼及,故将《农学报》栏目省略至此。可见,期刊跌宕起伏的发展进程是与其变化的社会情境相契合的,其发展态势始终受社会框架的束缚和制约。
2 农事新闻传播策略
2.1 把握标题的整齐划一性
在农事新闻栏目中,除奏折章程、农会动态之外,农事栏目的名称以及文章标题多为四字式标题,如“茶务汇录”“提油新法”“学堂创议”“颁发农书”“考求土产”等,编辑通过从文章到栏目的把关,从内到外力求一致,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达成和谐的统一性,给受众一种美的视觉感受。此种言简意赅的标题方式,与中国古代文体讲究对仗统一的韵律之美有着渊源关系,延承这种模式亦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足以表明编辑之于读者的服务意识,从而扩大其目标受众。编者所拟标题,并非随心所欲,用四字句传达文章所要表述的内容,是对文章精炼的概括。读者可从标题中简要了解新闻的信息,此时标题即起到提示的作用。《农学报》在农事新闻报道方面,所作的标题恰好起到揭示和强调信息的作用,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如“淫雨伤苗”“茶务汇谈”“麻产述略”“油价日增”等,从这些标题中,基本可以获知新闻所要传递的信息。“淫雨伤苗”一文,主要是报道各地雨水泛滥对秧苗造成的危害,首先介绍了湖南地区的灾害状况,“湘中春夏苦雨,长沙常德等府属,秧苗大半浸坏,且秧上皆生毛虫,种类不一,茎叶多为啮损”[7]。江西同受淫雨侵袭,“九江亦以阴雨连绵,山蛟陡发,上游之兴国州阳辛上下一带,多患沉沦,禾苗尽被冲损”。安徽与上述状况类似,“芜湖滨河之田,亦以雨水过多,河流盛涨,淹没秧苗不少”[7]。可见,新闻标题概括得较为精确,从标题中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文章。
农事新闻报道中,标题各具特色,基本分为五种:以农作物作标题,如“二麦情形”“麻产述略”“拉美野生”“蚕麦成迹”“油桐收效”等;以农事地点作标题,如“浙粤蚕桑”“奉省储豆”“扬州植桑”“晋省鸦片”“山西产米”等;以贸易情形作标题目,如“牛皮价涨”“鄂茶亏本”“公司得利”“绿茶畅销”“浙棉利厚”等;以兴农教育作标题,如“蚕师应聘”“农学兴筑”“兴农有兆”“南昌兴农”“学堂创议”等,这些均源于《农学报》的办刊宗旨,将学堂教育传播农学知识作为其传播内容之一,以实现“开风气”之目的;以概括内容作标题,如“野鼠伤稼”“创法获奖”“劝种茶桐”“蔗皮造纸”“种葵用广”等。
上述新闻标题简明直观,明确传达了基本信息,有助于引导读者阅读,客观描述中不乏编者评论性色彩。内容与形式实现完美的融合,编辑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奇思妙想精心勾勒农事新闻标题的整齐划一性。
2.2 强调报道范围的区域性
据笔者统计,《农学报》在报道农事新闻中,区域性的选择十分明显,南方地区作为重点报道范围,上海、江西、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广西、湖南、福建、安徽、四川等地均有详细的农事信息。北方地区仅限于蒙古、直隶、山东、东北、山西、河南、陕甘地区,且农事消息数量极为有限。对山西、直隶地区农业状况的报道相对较多,如“山西产米”“晋省鸦片”“委查屯田”“畿辅兴农”等篇目。直隶地区属于统治中心,该地区的农事消息多为奏折章程一类,传达农业政策旨令。在“畿辅兴农”一文中,直隶总督荣中堂,“奉设立农工商局之旨,现与裕方伯并饬会同津道任观察,关道李观察,商议先立局于天津朝鲜公馆,于七月开办云”[8]。而对其他地区的报道多属农业信息,如“晋省鸦片”一文中,作如下报道:“山西罂粟之产,以太原、榆次、交城、文水、代州、归化等处为最盛。岁征土药地亩税银十万九千四百余两,坐贾厘金九万六千余两,行商药料税银五万七千七百余两,计通省全年所入,银二十六万三千一百余两。太原一百七十六村,共种土药四千五百三十五亩七分。榆次一百五十村,共种土药三千零十三亩三分,……归化一百六十一村,共种土药四千八百八十五亩一分”[9]。这篇报道用具体数字客观描述晋省鸦片的产地、产量以及收入,完全以事实说话,未加任何政治性评论,符合新闻报道的要求,用真实可信的数字传达晋省鸦片的产量收入极为可观,这种报道方式更具有说服力。《农学报》体现出较强的区域性,一定程度上是受当时社会环境制约的。《农学报》创刊于上海,当时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东南沿海以及长江沿线城市也已开放为通商口岸,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快,信息交流渠道也较为便利。而北京处于清政府政治统治中心,周边北方地区学术氛围不够活跃,思想较为闭塞,接受新事物的条件尚且薄弱,南北相距甚远,不易于交流,信息传递不够通达。因此,收集调查农事信息范围多在南方地区,省时省力,避免时空距离过长所引起的信息失真,时效性、准确性相对较高。
2.3 追求选材的丰富完整性
在农事新闻报道中,选材范围较为广泛,囊括各个层面,有各省的农产信息、兴农举措、贸易情形、农学教育、农会动态、学术交流、西法中用以及少量的调查报告。通过多方面的报道让读者了解农业信息的全貌,及时提供农事贸易信息,为农者农耕活动提供一种正确的导向,使其合理种植。
农产信息方面,多以介绍各省农业动态,农作物收成状况,或改造农业之举措为主,《桑园推广》一文中如是报道松江地区桑树种植情况,“松江绅士王君、引才等,于去年邀集同志,禀明陈太守,创务本会醵金,于郡城外购地八亩,种桑千六百株,皆已成活。今年拟逐渐推广,再购地二十余亩,招集股份,以便增植云”[10]。告知人们此地宜于植桑,推广桑园亦能带来丰厚的利益。在改良农业方面,鄂省潜心考究土产,鉴于“鄂省滨近江汉,物产夙饶,而民间制造不精,未能远售”,张孝帅札饬江汉关道瞿赓甫观察,创商务局,“将各州土产,逐渐蒐致,以便考求制造,以广利源”[11]。可见,政府在民间农事耕作中发挥其风向标作用,科学合理地给予指导,以广利源。
农产贸易方面,汇集各省物产贸易情形,价格税收、营利亏损、进出口状况均有涉及,《鄂茶亏本》一文描述湖北茶业亏损情况,“去年湖北茶商亏本甚巨,今年四月初八日开盘以后,各路之茶齐集。华商急于求售,西商故迟滞以难之,虽华商之送样者,西商皆留阅,然皆不出善价,故今年商人亏本,不下去年”[12]。两年之间茶业销售降幅明显,“去年,如甯州茶实本六十两,今只售三十四五两;华阳茶实本三十二两,今只售十三四两;安化茶实本六十余两,今只售五十二三两。如此亏折,将来不知伊于胡底也”。这些数据的变化足以显示鄂茶陷于亏损失利之处境,原因有二:一为“华商资本薄弱,不能持久待价”,一为“中法焙制不合西人口味”[12]。欲挽救此积弊,必须从上述两方面改善,一要厚其资本,另一方面则须购置制茶机器,试用机器焙制良茶。再则,江西翁小山方伯,广兴蚕桑,各处闻风兴起,“自去岁至今岁,赴浙购采者,踵相接,湖桑为之价涨”[13]。而闻粤东桑价甚廉,派人探访,“考粤东之桑,顺德最多,价值奇廉,桑秧万株,不过值钱五六千,赣州曾经试种,滋长甚速,惟不如湖桑之叶厚多液耳,倘能广种,利必厚也”[13]。湖桑价涨反映出农产品交易中的供求关系。及时地了解掌握各地市场价格,为农事购种、出售提供了一个价格标尺,依据农市变动权衡农产品的价格杠杆。
兴农举措方面,各省大力垦荒种植,颁布各种兴农措施,江西贵溪县鹰潭司程君烺,“因民生日绌,亟思为民兴利,与本地绅民设立一农学会,现拟购买外国农具,以便试用”[14]。程君虽处下位,却“以泽民为己任”,精神令人钦佩。令“彼擁高位而漠视苍生者”惭愧不已。沔阳州堤圩,为数邑保障,“年久失修,深虞漫溢”,张制军发考委“大令修办,以兴水利而灌民田”[15]。
农学教育方面,各省开始意识到农业教育的重要性,纷纷创办农业学堂,聘农师讲学,开农学之风气。芜湖蚕桑局,“刊刻《齐民要术》《蚕桑辑要》及《种树书》《广蚕桑说辑》《补蚕桑说》等书,经道宁札发各县,每县二十部,令分给绅董农耆,请求考验云”[16]。此举力图从古农书中发掘养蚕植桑之良策,用其指导推广蚕桑事宜。南昌县孟子卿明府,“拟拨官地一区,劝集公款,创设农务学堂,仿照西法购置一切农书、农器,讲习栽种、畜牧各法,以开利源”[17]。农业教育方面,南昌区别于芜湖,主张效法西国农业教育模式,采用西法兴农,以开风气,广利源。
农会动态方面,各督府饬令所属地区购阅《农学报》,考求农事,兴农强国。《假田播殖》一文强调学以致用,“农学必须目验,非仅读书所能了然。故欧美各国农学学堂左右,必有植物院,以资学习”[18]。农学会拟在沪上购地试种农书中言及的各国植物,尚未购得,姑且从上海南乡日晖港借地二百余亩,开垦试办。鉴于其地原种芦苇,且滨临黄浦江,螃蜞极多,故“第一年必中法垦熟,然后再用西法试办,以资阅历”[18]。自古以来,“王政以重农为本,民生以力穑为先”,晚清中国农业呈日渐衰微之势,归结于树艺畜牧,未竭其格致之术。《农学报》系统全面地引进西方农学,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元素。其创刊以来,备受政府重视,两江总督刘坤一给予较高的评价,“近来上海创设农学会,出售《农学报》。凡中外之有关农事者,兼收博采,择精语详,堪以拓故见而启新知,阜民财而益国计”[19]。皖省物产不丰,亟宜勤修农业,“此项农学报册,胪列种植之方,应用之具,尤于民事切近,裨益良多,照时务报办法,按月一同购取,分颁大州县各四分小州县各二分”[19]。各省督府纷纷效仿,购阅《农学报》,以兹考究农学,改良农业。
西法中用方面,多引进西方农业机械及先进农业方法,尝试用西法代替传统的耕种法,以提高其农产效率。由于“东洋轧棉花机器,颇利民用”,沪上制造此器者日渐增多,上海许君锦春,“悟得新法制一机器,每日出花之数,较日本轧花器,可多十之二三”[20]。之后又制造多种器具,以利民用。除此,也为裁缝师出新意,“制衣机器数事,极为灵巧”[20]。新机器的使用,使人们从中获取便利。日本铁棒打井法,盛行于北海道,大益于农田。而“甘肃以地土深厚,水利颇少,拟聘请日本工师,前往相度”[21]。欲将此法引入,灌溉农田。相继,湖北、安徽等地均拟创用此法,并向东洋聘请工师,以开通风气。
2.4 权衡报道形式的多元性
《农学报》在刊登农事新闻的过程中,除了单纯地传播国内各省农事信息之外,已开始注重新闻传播的方式,编者在报道形式上的探索有其独创性,初步显露现代报刊的雏形。系列报道、连续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新闻述评等形式在农事新闻栏目中已有明确显现(农事新闻报道方式已另作专门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如,“各省农事”栏目中,分别将有关茶叶贸易、推广蚕桑的消息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作全方位、多层次报道,并能够形成一个共同的主题,较之单篇报道更能形成一个集中整体的优势。对杭州蚕务学堂建筑一事进行了连续性报道,从提出筹建规划到颁布章程,从聘用蚕师到蚕馆开学这一动态的过程进行行进式的报道,这一报道方式具有鲜明的动态感和新奇感,时刻把握事件发展的最新动态,这种编排意识已萌生了现代的新闻理念。《农学报》的办刊实践为其后乃至现代报刊的编辑策略提供了一种范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农事新闻传播意义
《农学报》在刊载学术性论文的同时,不乏对各省农业动态消息的报道,长篇论著与短小新闻相结合,使《农学报》呈现出一种稳重而又颇具活力的期刊特色。作为专业性农业学术期刊,大量地翻译引进西方学术论著为其主要宗旨,而考虑到这些多取自西方农书,地域上以西方及日本居多,且书籍周期比较长,内容时效性较弱。编辑设置各省农事新闻栏目,一方面对国内各省的农事新闻加以报道,给读者传达各省引进并试用西法的效果,确保中西区域报道的平衡性。一方面及时把握各省农事动态、市场需求状况,时效性相对较强,报道范围涉及各个方面,从农产信息到农会动态,从贸易情形到农学教育,从谕旨章程到兴农措施,并运用多种报道方式呈现给读者,给人们农事活动以科学合理地指导。可见,编辑在选题、栏目、标题、内容设置方面,精益求精,通过层层把关,筛选实用信息,让农民了解农业动态,适时调整农事活动,以兴农利,广开利源。纵观其栏目标题设置,采用四字式,标题整齐划一,尚未完全脱离古典文体及前期期刊模式的影响,但其在新闻报道方面积极创新,采用更为灵活多元的报道方式,如专题性报道、连续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多种方式,虽时效性、完整性不及现在意义上的新闻报道方式成熟,但也具有了基本的雏形。运用多种方式报道的农事短小新闻,给严肃的学术期刊增添了不少活力,使期刊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1]朱先立.我国第一种专业性科技期刊——《农学报》[J].中国科技史料,1986(2):20-27.
[2]宇文高峰,姚 远,郭开选.我国最早的农学期刊《农学报》的办刊特色[J].编辑学报,2003(1):16-17.
[3]魏露苓.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4—1911)[D].暨南大学,2006.
[4]刘小燕.《农学报》与农学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2011.
[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6.
[6]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
[7]编 者.淫雨伤苗[J].农学报,1897(5):2.
[8]编 者.畿辅兴农[J].农学报,1898(47):3.
[9]编 者.晋省鸦片[J].农学报,1898(48):3.
[10]编 者.桑园推广[J].农学报,1898(24):2.
[11]编 者.考求土产[J].农学报,1898(32):2.
[12]编 者.鄂茶亏本[J].农学报,1897(4):3.
[13]编 者.探访桑价[J].农学报,1897(10):4.
[14]编 者.贵溪兴农[J].农学报,1898(24):2.
[15]编 者.鄂兴水利[J].农学报,1899(67):2.
[16]编 者.颁发农书[J].农学报,1898(44):2.
[17]编 者.南昌兴农[J].农学报,1898(52):4.
[18]编 者.假田播殖[J].农学报,1897(3):6-7.
[19]刘坤一.两江督部刘札饬江苏安西各属购阅农学报时务报公牍[J].农学报,1897(13):2-3.
[20]编 者.轧棉新器[J].农学报,1897(17):4.
[21]编 者.试验打井[J].农学报,189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