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资源应用
2013-08-15王念良刘端森
王念良,李 超,刘端森
(商洛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系,陕西商洛 726000)
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教师作为学生获取间接经验唯一途径的传统,为求知者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延拓了教师传授知识教学的时空维度。网络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控制学习过程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权,有利于学生跨地区、跨国界的交流,有利于获得一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记忆与理解,形成创造性的成果。应用网络教育资源,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习惯,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网络多媒体资源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教学媒体和手段使教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引起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从而导致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1-2]。但应用网络教育资源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网络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应用方式不尽合理,许多问题还在探索阶段;二是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在教育方面的应用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这些改变往往使教师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仅使学生付出更多的代价,比如时间、精力等,而且使教师较难控制学生的学习,难以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的知识或技能。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许多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3-6]。本文比较了几种教学模式的形成理论及其特点,依据呈现形式和使用目的,介绍了网络教育资源的种类及其应用特点,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应合理应用网络教育资源辅助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网络教育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1 几种教学模式形成理论基础及特点
教学模式指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的方式,集中体现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一定的教学模式需要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同样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也会对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按照课堂活动围绕的中心,课堂教学可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两类教学模式,以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体—主导”教学模式。
1.1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行为主义作为其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外在表现的行为研究,忽略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个体适应外部环境形成的反应系统,即“刺激—反应”系统,把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作为学习的起因,而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则被认为与学习无关而被忽略,认为控制了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结果,也就能控制、预测学习的效果[3]。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观点看来,人类的学习过程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一模式中教师的任务是不断提供外部刺激,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只是接受外界的刺激,即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
以教师为中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教学大纲为指导,设计学习活动。教师把知识、思想传授给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其优点表现在,一是在短时间内传授的知识量大,知识体系比较完整,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体系比较完整的科学知识,对短时期内培养众多人才非常重要;二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发挥,教师组织、调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容易,师生情感交流方便,因而对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兼顾情感因素的作用;三是具有经济性,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是从教科书中获取间接经验、现成的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太多的物质条件。其缺点:一是育人功能单一,学习过程是接受、模仿、消化、理解,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时空性,简单机械,学习必须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整个课程都是围绕着一个特定而明确的目标,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本质上清除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土壤;三是封闭滞后,易与社会脱节。讲授的内容局限于书本和教师的经验,对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只不过是强硬引入一些固定的幻灯片、资料图等来补充或拓展讲授内容,缺少互动活力。
1.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和内在动力,学习应该在过程中习得。这种理论视学生当作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外部刺激和灌输知识的对象转化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化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其特点:一是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体现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培养,将知识外化,实现自我反馈;二是强调“情境与参与”,淡化“时空”的限制,学生自己管理学习进程。在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内容学习,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自己管理学习进程,教育过程既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增强能力;三是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学生可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在学生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是从信息资源如何获得、利用等方面,给学生于帮助,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建构中完成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将会在学习中充分地显示出来。其缺点:一是易偏离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反馈频繁,而知识掌握流于形式;二是学生易被庞杂繁复的信息困住思维,增加了无效学习时间,长此以往,学生易失去探究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三是学生难以在有效时间内形成明辨是非、整合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1.3 “主体—主导”双主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全面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主导”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两种教学模式的揉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地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双主”教学模式,平衡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综合了前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相辅相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更能全面体现,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同时能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作用,使优势教学资源可以共享。
网络环境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主导”教学模式,使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达到完美的统一,优势明显。探讨网络教育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建设并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习“主体”服务,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2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的种类
网络教育资源是指为教学目标而专门设计的或者能为教育目标服务的各种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中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hina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网络教育资源标准,而且开发了相应的测试规范和测试工具。依据网络教育资源标准建设的网络教育资源日趋规范。网络信息存在于世界各地联网的主机中,是涉及地域最广的资源。它以超链接的方式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链接成文本和超媒体系统,是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4]。
目前网上的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分类标准不尽相同,有依据网络教育资源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划分的,也有依据出版情况或文献类型、费用、语种等不同标准划分的。这里依据网络教育资源的呈现形式和使用目的,将常用网络教育资源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种类,即:教育网站、在线数据库、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电子期刊、电子书、电子公告板、教育讲座、教育博客、教育论文随笔、新闻组以及各类公文等。在这些网络教育资源中,以教育网站、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电子公告板、教育博客等为例,探析网络环境下,“双主”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3 部分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应用特性
3.1 教育网站的特点
教育网站是以一定的教学科研、学习主题、学习素材类事物为主题,为特定的人群完成信息搜索和查询,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网站。网站内容分类鲜明、以学习为中心进行设计制作,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1)教育网站为便于学生最大程度的学习,储备了围绕教学活动整理组合的学习资源。学生利用教育网站,不仅能查找阅读下载所需的资料进行学习,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领悟学习方法,有利于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教育网站及时呈现教育者相对成熟的教育理论及实践成果。不同层面的学生通过网站进行个体学习和个性反馈,使得这些网站内容。发挥最大的作用且有自我完善、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有助于教学相长。
3)教育网站科学精当的设计、分配合理的资源、清晰的类别及便捷的使用方式让学生迅速明白学习内容,查找快捷方便,节省有效学习的时间。
4)教育网站的专题学习资源,对进行某一领域或学科的学习,方便快捷。为某领域某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条件,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5)教育网站开放互动,让学习不受时空局限。对于网络教学来说,浏览器就是学生学习的平台。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教学资料库是开放的,所有学生只要登录到网站上,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
6)教育者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教学方法、积累的点滴经验,可以通过教育网站这个公共的交流平台分享、借鉴,有助于教育教学实践。
3.2 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的特点
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是高校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放其某些课程的优秀的教学视频,供社会免费使用,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突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章节来学习,对学习中的疑点、难点通过反复学习系统掌握、集中领会。跨越了地域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遵循“传递—接受”的教学过程,学生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可以自主选用;网络公开课打破了教育者只使用自身资源的局限性,方便了教育者学习、交流、借鉴教学体会和经验,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3.3 教育博客的特点
教育博客是博客这一新的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而形成的。它非常适合网络环境,近几年引起了教育教学者重视。以下就教育博客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从实际运用出发,总结了教育博客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1)教育博客使用简易,操作性强。教育者和学生围绕精心设计的目标和问题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突破时空的限制,不受现时群体活动的局限,很适合个体学习使用。教育者随时随地注意博客内容的建设更新,学生在现实非实时的交互中大胆提问、回答,锻炼交流合作能力,参与性强。
2)教育博客打破了只使用自身资源、现时资源的局限性,便于教育资源的搜集整理和教学经验累积。博客里呈现视频音频、各种多媒体资源以及外链知识内容简单方便,教育者对于教育资源的搜集整理就简单快捷。在使用博客教学的过程中,博客系统自动记录教育者的教学内容和时间,教育者日后只需稍加增删就可多次使用,教育者甚至不用费心劳力的整理,就可以得到系统的整合后的教学资源成果。
3)教育博客能缩短教学过程、记录教学心得及整理教学案例,能比较有效地跟踪、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运用教育博客开展教学,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教学步骤和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传达,学生个体通过博客在最大程度上接收到了教育者传达的教育信息,进一步展开体现个体特征的提问,与教育者直接进行互动交流,快速地解决问题。这种交流、反馈频繁,缩短了针对个体的教学过程,为个体学习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同时学生个体思考的内容通过博客呈现出来,其他个体共享、思考、评论,形成共识,有利于个体之间交流的深化,有利于知识深层次的探究。教育者可以重现这一过程,通过反思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能力,记录教学心得、整理教学案例。
教育博客适用于发布课程信息、问题讨论式学习、项目或专题研究性学习及学习过程表现性评价等方面。不是所有的学科和问题都适用,有很强的选择性[5-6]。
3.4 网络环境下,基于“双主”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分析
教育网站以资源储备丰富,设计科学精当,内容分类明确,知识系统性强,操作简单易行见长;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则适合自主选择学习,没有时空地域的局限;教育博客自由度更大,教师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真实的教学心得和教学过程,学生可以表现真实的认知过程和情境体验。实际运用时,在了解教育网站、教育博客、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等网络教育资源特点及应用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针对不同的教育需求,有选择的搭配运用,充分挖掘其优点,实现优势互补,以便学生高效学习。
1)教师根据教学科目完成课程网站建设,教学中就可以发挥设计、组织、引导和示范作用。如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初等数论》双语教学课程时,课题组首先完成了课程网站建设(网址:http://jpkc.slxy.cn/wangnianliang/),使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上网,并向学生介绍了教学设想和思路。同时要求学生浏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数学博览馆》(网址: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math/1/1.htm)网站,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学资源网站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通过教育博客或电子公告版公布精心选择的学习范围、规划的学习方案,交流适合课程教学需要的网络教育资源,教育者及学生通过查阅有丰富的专题资源教育网站,了解学习内容,修正学习范围、学习方案。
3)在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视频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由于课堂教学受时空和教学计划学时的限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学生的学习要求,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使学生自由选择时间、自由选择内容来学习,对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又能反复学习,系统把握、集中领会。如开设《初等数论》双语教学课程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自主收看国内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视频,如:Introduction to Number Theory(http://www2.latech.edu/~schroder/number_theory_videos.htm),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线性代数》(网址:http://movie.kankan.com/type,genre/lesson,l_sx/),汉语教学网络课程《初等数论51讲》(网址:http://www.dafan-shu.com/FlvVideoContent_11372.html) 等,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和数学问题的英语表述能力,又能提高数学知识水平,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利用教育博客进行即时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经过多次的交流、反馈和探究,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师对学习活动、学习进程、学习成果详细跟踪,及时反思指正。
5)教育网站和教育博客能有效实施自主探究与互动交流,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能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生,也能够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应用网络教育资源教学,须建立有效的即时和阶段性评价系统,确保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育网站的开发,应借鉴博客交互性强的特点。教育博客应及时更新改进,使之更加系统规范,特点突出、分类准确。
4 结语
体现“主体—主导”教学模式的教育网站、网络公开课与精品课程、教育博客等网络教育资源,对我国教育发展和教育资源共享起了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作用,合理应用网络教育资源辅助教学,使学生养成应用网络教育资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一步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广泛、合理地应用,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完善和辛勤的工作。
在网络环境下,依据“双主”教学理论构建的教学模式,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符合《纲要(试行)》[7]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神要求。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群体应充分了解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类别及应用特点,充分利用并丰富网络教育资源,以便使网络教育资源能更合理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并对符合双主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实践,使更多更适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形式出现,实现网络教育资源最大程度的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1]宋富刚.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2]视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24.
[4]马惠君.浅谈网络教育资源的类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5):80-81.
[5]祝智庭,王 陆.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0-51.
[6]熊 惠.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12(11):29-31.
[7]魏 聪,李 俊.基于双主教学模式的网络教育技术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0(27):93-151.
[8]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2013-06-15].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ol.cn/20060113/31705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