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地方高校内部财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8-15侯芷静
侯芷静
(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肩负着重大的社会使命和历史使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大,地方高校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参与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并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作为一种自我调节与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内部控制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教育环境,传统的高校内部财务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凸显出不少矛盾和问题。因此,如何使内部财务控制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和效益,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已成为当下我国众多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地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中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财务控制意识淡薄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时代以来,地方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然而,有很多地方高校的财务工作明显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突出表现在其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明显缺位。譬如,学校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内控意识不强,甚至片面地认为所谓的内部财务控制就是执行预算;有些财务人员则处其位而不为,把财务机构的工作任务简而化之,认为财务工作就是简单地处理账务、报表,把帐对平就可以了,等等。内控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了高校内控制度的威严性,进而又将制约地方高校自身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
传统的内部财务控制观认为,内部控制只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手段,不能为学校带来利润和资源,以至于不能引起领导层和普通财务人员的重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及其他保障机制。譬如,有些地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得不到切实有效的执行,表现为稽查核对的范围没有扩大,存在着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现象,极易造成一叶障目的假象;有些高校虽然按照相关规定对奖惩有所制定,但没能把制度进一步细化,甚至认为执行与否与自身无关,最主要的是没有建立稽查核对内控制度的相应机构,导致操作人员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能力减弱。再则,我国地方高校履行财务监督职能的内部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对学校的投资项目、专项资金、二级财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业务进行审计,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独立、人员独立和经济独立,审计过程困难重重,其权威性受到挑战,加上审计部门的审核检查几乎都是事后进行的,缺少事前和事中的全程监督管理,这也不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实施效果甚微
地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首要职责是对内部财务控制的过程进行实时有序监控,并提出各项改良措施,从而保证地方高校财务系统的良性运行。当前,虽有不少地方高校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财务控制度,但从实际运作的情况来看,其执行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由于自身对财经法律法规知识不熟悉、不了解,认为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可有可无,造成有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使得制度变成一个空架子,其实施效果亦可想而知。
二、加强地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对策
(一)强化内部财务控制意识
强化地方高校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必须全员化。策略上要坚持自上而下,全员普及。所谓自上而下,就是从以高校领导为主体的决策层到以财务人员为主体的管理层,均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必须强化内部财务控制的意识。所谓全员普及,就是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全校教职工逐步理解、接受进而自觉贯彻执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从内部财务控制意识的内容上看,应着重强化如下几个方面的意识:一是强化预算控制意识。地方高校各部门应通过预算的科学编制、刚性执行、良性考核、绩效分析等一系列机制的构成管理,来保证预算的刚性执行,对超预算支出要从严控制,进而保证预算的规范化、科学化完成。二是要树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控制意识。要合理设计财会人员的工作岗位,并且对其岗位职责进行明晰,同时建立起互相制衡机制。对不相容岗位及职务进行明确,对各个机构及岗位的权限职责进行明确,使得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三是要加强财务支出审批控制意识。学校的财务支出审批要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即是对每一项经费支出的审批金额、范围以及程序进行明确规定。学校各级管理层必须在自己的审批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避免出现越权或无权审批的现象。四是要树立风险控制意识。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激烈竞争,尤其是地方高校,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加强对办学行为及办学形势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预警,从而有效地预防和识别风险,使风险化解于萌芽阶段。
(二)建立健全、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控制是以健全、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离开这一前提,内部控制将无从谈起。地方高校必须建立起健全、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才能降低财务风险。
要建立地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其重点在于加强对职责分工、授权批准、会计记录、资产保护等重要环节的制度设计和制度规范。具体表现在:一是要科学设立学校的组织架构,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能和隶属关系,同时建立学校一级和二级单位的经济责任制。二是要建立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明确财务支出审批责任和权限。三是要建立规范的会计记录制度。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控制原则,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工,使之形成分离和制衡关系。四是要建立规范的资产保护控制制度。加强对实物的采购、保管以及资产使用绩效评估等各个环节的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用
内部审计是保证财务规范的一道重要防线。地方高校审计部门要依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规则并予以执行。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等形式,对学校各级财务开展常规审计或专题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或财经法纪审计,对地方高校的各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和职能部门的各种经济业务,特别是重大投资项目,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其经济行为是否合法合规,能否充分发挥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否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否有效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财会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维护学校利益,促进地方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
地方高校应该把财务部门、财会人员和全体教职员工作为学校财务监督的主体,建立起财务部门监督、财会人员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财务监督体系,并赋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利,发挥其各自的作用,从而使学校的事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而言,一是财务部门要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财务规章制度,履行对全校的经济活动进行业务检查、业务指导的职责。二是财会人员要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财务规章制度办理财会业务,对严重违纪违法的财务收支行为或涉及到单位弄虚作假、违纪违法的,财会人员有权制止和纠正,并及时向相关财务主管报告,履行财务会计监督的权利。三是学校财务执行情况要通过教代会、预决算公开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师生公示,尊重广大师生的知情权,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地方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级各类教育投入的不断扩大,地方高校参与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复杂,要求地方高校要建立并不断规范和完善其内部财务控制系统,不断加强其治理层、管理层、基层财务人员乃至全体教职工自身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重视建立和健全自身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用,不断完善财务监督体系及其运作机制。唯有这样,才能克服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传统缺陷和矛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有效提升内部财务管理水平,防范并及时化解财务风险,促进地方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郎风荣,如何建立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J].财会研究,2005(2):66-67.
[2]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9-14.
[3]辛娜.浅谈地方地方高校财务风险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81.
[4]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王卫星.内部控制——基于高等院校的研究[M].北京.高等出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