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2013-08-15梁晓军中共庆阳市委党校
■梁晓军 中共庆阳市委党校
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贡献税收、技术创新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问题是资金紧张、融资困难,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深刻阐述了其融资难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中小企业融资却因各种原因变得十分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二是银行信贷观念偏颇,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三是民间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尚不成熟。四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将其概括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
1.内部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不规范。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化管理模式,经营规模较小,组织结构变动快,大部分采用个人主业制和合伙制,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经营活动透明度差,财务信息不透明,而且没有经过审计部门审查认可的财务报表,使得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获得变得十分困难,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
(2)能够用于抵押和担保的资产严重不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一般要求中小企业能够提供用作抵押的资产,但是因为中小企业大多资产有限,不能够满足银行的抵押要求,因此就不符合银行的抵押贷款条件。对于担保,由于很多中小企业都不符合担保的条件,而且中小企业之间也无法相互担保,所而只能通过寻求大企业来为自己担保,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
(3)较低的信用度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中小企业普遍信用观念不强,经常有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它们一般是先通过虚假交易合同、虚假资产证明等方式获取银行信任,进而骗取银行贷款,然后再以虚假的资产评估、虚假的资本运作、虚假破产等方式来逃避银行债务,严重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利益,也使得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受到严重的损害,导致商业银行不愿轻易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2.外部原因
(1)银行方面的因素。目前,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进行的,但是,银行一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其原因是,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少,贷款次数频繁,贷款后所需的跟踪监督力度要更大。所以在目前金融风险的压力下,银行本能地倾向于对中小企业“慎贷”和“惜贷”,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缺乏积极性。加上我国小型金融机构发育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很难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2)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有限。由于大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所以长期以来,我国针对大型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极大地缓解了大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尚不能与大企业同日而语。所以政府还没有为中小企业融资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体系和法律支持体系,银行也没有把中小企业列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大打折扣。
(3)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不完善。由于中小企业缺乏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融资。而且,由于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有些中小企业经常逃废、悬空银行债务,使银行利益严重受损,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信誉度,增加了企业贷款的难度。
三、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1.中小企业应切实改善自身问题
(1)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其内在融资能力。中小企业最大的弊端在于制度不健全,所以企业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尽快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把企业的规范经营与防范风险结合起来,做到各个环节都有监督。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对成本管理、库存管理、账款管理、现金管理等方面,做到信息公开,使金融机构能够方便快捷地掌握企业信息,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2)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因此,为了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企业必须诚信经营,努力提升自身信用度,才能获得银行信任。这样既能使银行掌握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也为企业获得贷款创造了条件
2.政府要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平台
(1)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法律扶持力度。政府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用政策和法律的形式来规范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行为,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中小企业要严加惩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使中小企业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
(2)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当前,主要由银行的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一方面,权威性的企业资信评级机构比较少,另一方面,每家银行评级的标准都有差异。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权威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引导中介机构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和论证,建立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档案,使中小企业认识到信用评级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用水平。
(3)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担保制度。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资产少,普遍存在抵押品不足的问题,而信用担保则弥补了中小企业抵押品不足的缺陷,回避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困境。所以,政府应当建设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多渠道筹集担保资金,为信誉良好的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信用担保,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机构体系
(1)银行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逐步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许多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但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固定资产比较少,难以达到商业银行质押的要求,所以很难以及时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为破解这一难题,银行应当加强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从中小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条或产业集群入手,尽量满足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这将极大的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保证银行贷款按期收回,降低银行放贷风险。
(2)逐步放开民间借贷,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间金融市场也变得日益活跃,它比商业银行更加了解市场经济主体的对资金的需求状况,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能更好地防范自身风险。但由于缺乏对民间金融市场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整个市场显得很不规范。为了规范民间金融市场,就要将其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因此,对于民间金融市场既要放松管制,又要引导和规范,逐步加大金融对内开放的步伐,使民间资本从灰色地带进入金融领域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3)建立、完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建立、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使之和我国的经济构成相适应。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具有天生的联系,容易了解地方信息及地方民营经济的经营情况、企业发展前景和信用情况,与企业开展信息交流比较发方便,容易克服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成本高、交易风险大的障碍,特别适宜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应尽快建立一批金融机构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支持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建立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也应当建立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不仅要发展城市中小银行,也要发展城乡信用社和村镇银行。
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我们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就需要企业、政府和银行共同努力,构建诚信、公平、合理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为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法律和金融支持和服务保障。生了坏账损失或资产损失,那只是企业的一种会计估计,而且这种会计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可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会计核算真实性的实施措施
会计核算真实性是会计准则基本要求,也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要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建立健全企业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及收入、费用、利润核算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与出纳,记账与审核,审核与付款、总账与会计档案等不相容职务实行内部牵制,明确职责、分清责任。明确会计核算程序及规范要求,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方面,做到会计核算及处理严格按程序及规范进行操作,杜绝违反程序及不规范的会计操作。
2.完善考核机制,消除利益驱动现象
之所以单位管理人员会出于利益驱动进行不真实会计核算,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干部及工作人员业绩及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企业对管理人员任用考核往往只注重短期的业绩,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利益及社会效益,这势必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在自己的任期内随意调整会计账项。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考核机制,将诚实守信及企业长期利益和社会效益纳入考核范畴,以消除利益驱动现象。
3.加强会计监督,杜绝会计造假行为
会计监督包括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监督主要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会计部门内部进行的监督,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内部审计及会计自身的监督力度,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会计造假行为发生。外部会计监督包括了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监督是指会计事务所及审计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的监督,政府监督是政府审计部门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的监督管理。只有加大内部及外部会计监督的力度,才能杜绝会计造假行为。
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的直接操作者,也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要保证会计信息及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及业务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这是企业做好会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在会计队伍建设时注意选用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只有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了,才能减少会计核算不真实性的发生。
[1]赖建波.论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中华会计网,2009.2
[2]杨自升.建立健全会计更正档案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中国经贸,2012.7
[3]雷晓葵.浅议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4
[4]孟杰.浅谈加强会计监督.时代报告,2012.1
[5]郭建林.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金融经济,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