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问题研究进展

2013-08-15刘瑞涵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24期
关键词:波动蔬菜价格

■赵 鑫 刘瑞涵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赵安平 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

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问题研究进展

■赵 鑫 刘瑞涵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赵安平 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

蔬菜价格波动一直是困扰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以及市场管理者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蔬菜价格问题的研究方法、价格波动的原因、影响因素、稳定蔬菜价格的对策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给予了简要的评述。

价格波动 影响因素 蔬菜

蔬菜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早以市场竞争自动形成其价格的一类农产品。蔬菜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福利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价格波动使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常常交替发生:价格低虽受消费者欢迎但影响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价格过高消费者又会怨声载道,不仅提高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成本,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学者对蔬菜价格问题的相关研究方法与成果,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蔬菜价格波动规律的主要研究方法

1.统计描述分析法。研究价格波动的实质就是分析价格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统计描述所分析的数据主要以时序数据的分析为主,一般应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反应价格波动情况。如潘凤杰等(2010)在回顾北京近年蔬菜供求变动的基础上,对时序数据运用标准差来描述北京蔬菜价格的年季间波动幅度,并通过选典型品种,运用预测的精确度指标MAP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和RMSE(均方误差),分品种预测北京市蔬菜价格走势。

2.计量模型分析法。包括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蛛网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和马尔可夫链(MC)预测模型等。

回归分析是计量分析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可用来分析两个及以上的变量间因果关系。如赵安平等(2012)根据蔬菜月度价格指数变异系数和季节性因子序列分析蔬菜价格总体变化,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天气、油价、批发市场上市量和季节性变化对菠菜和黄瓜价格的影响程度;

蛛网模型是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蔬菜产品符合蛛网模型考察商品的必备条件,如生产周期长和生产规模不易改变等。因此使农户本期生产决策依据往往是前期市场价格,并形成蔬菜产品价格波动的蛛网模型现象(孟凡新,2012)。李锁平等(2006)引入蛛网模型,对蔬菜供给与其当年和上年价格之间做了相关和偏相关分析,认为我国蔬菜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较大,且存在时滞。

RBF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BF,radial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全局收敛非线性学习算法的前馈网络,是具有单隐层的3层网络。RBF神经网络在预测方面具有快速、高精度和结果可靠等特点。孙素芬等(2011)针对蔬菜市场价格预报的复杂性,利用RBF神经网络特性,应用2003-2007年的香菇市场价格数据建立蔬菜价格预报模型,分析了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选择。并应用该模型预报2008-2009年的香菇市场价格,将预报结果与实际比较,论证了RBF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预报准确度。

马尔可夫链是一类随机过程,它具备“无后效性”(马尔可夫性),即要确定过程将来的状态,知道它此刻状态就够了,不需要知道它以前状态。朱晓霞(2012)针对蔬菜批发市场价格波动而建立马尔可夫链(MC)预测模型,以特定时空某类时令蔬菜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的波动区间及价格波动周期为应用面,分析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并从数学角度验证了自由经济市场中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波动的经济学原理。

3.定量定性结合法。姚霞等(2006)以江苏无锡、扬州、徐州的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用变异系数CV来描述3个地区的蔬菜价格波动强度,进而分析江苏省典型区域蔬菜价格时空波动特征。变异系数作为衡量波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可对整个时间序列的不同主体进行横向与综合比较。

二、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因素

因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因素较复杂,学术界对其开展研究的角度也各异。

影响菜价波动的宏观因素包括税收或补贴政策、货币供给量变动、国际农产品价格影响、流通条件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学者们提到最多的是自然气候的季节性(鲍继友等2007;潘凤杰等2010;罗光强等2013;马友强2010;王家显2011)和流通因素(潘凤杰等2010;马友强2010;周振亚等2012;卞靖2013)。此外,鲍继友等(2007)认为,区域性、品种差异和政策是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周红岩等(2007)认为,退耕还林还草及自然灾害、病虫害是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因素,认为逆向调控机制缺失是价格波动的深层原因。周振亚等(2012)提出,蔬菜异地生产、跨区流通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导致我国蔬菜批发价格高。王家显(2011)认为,缺乏组织化引导、盲目种植、销售渠道不畅、气候异常、市场炒作及信息不透明是部分蔬价剧烈波动的原因。常伟(2011)强调自然灾害、制度建设滞后、货币超发、信息不对称、流通环节过多等导致价格异常波动的因素。刘汉成等(2011)则强调货币供给和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微观因素主要是影响成本形成及供求的各种因素(生产资料、劳动及土地价格、运输成本、摊位费、机会成本及生活成本、替代品价格、异常气候、预期及游资炒作等(潘凤杰等2010;周红岩等2007;马友强2010;孟凡新2012;刘汉成等2011;胡启山2010,赵安平等2012;汪洪琼等2010;李忠国2011)。同时,卞靖(2013)认为,运输半径不断扩大;新闻宣传效应扩大;资本炒作等,使价格脱离实际供求关系;而流通成本上升是近年来蔬菜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徐奇渊(2010)认为,长期中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和劳动力供求状况,能解释约四成的菜价波动。方言等(2011)认为,菜价面临长期上涨压力:人口加速向城市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减少,人工成本大幅攀升;居民对“菜篮子”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赵美华等(2011)认为蔬菜供应量、人为囤积炒作、信息不对称、流通环节成本影响了菜价。周振亚等(2012)认为,蔬菜产能过剩抑制了蔬菜田间价格的理性上涨。

三、减缓我国蔬菜价格波动幅度的对策

国内学者通过分析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各种因素(原因)而在政策层面形成稳定菜价的共识是:

1.稳定蔬菜价格的关键是确保蔬菜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保持平衡。政府通过完善宏观政策,引导农户调整蔬菜在生产时间和品种上的结构;罗光强等(2013)认为,生产者须通过技术和工艺等的创新,提高淡季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改善淡季农产品市场供给偏紧状态;赵美华(2011)也提出,应扩大冬春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均衡市场供应;王家显(2011)提出,要组织化引导,科学种植,合理调整蔬菜生产布局,积极建设城市郊区菜篮子工程。李忠国(2011)提出,应增加蔬菜的就近种植面积,以减少蔬菜物流量;周振亚等(2012)则提出,应控制蔬菜生产规模,避免蔬菜生产在总量上的的盲目扩张,构建完善的蔬菜流通体系,打破行政区域限制,鼓励大城市与周边省市联合建设蔬菜生产基地。

2.建立蔬菜灾害预警机制,通过价格调节基金增强抗灾能力,保证有效供给。赵美华等(2011)提出,要建立蔬菜灾害预警机制,实施价格调节基金机制,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重点用于市场补贴、平抑蔬菜市场价格。马友强(2010)认为,正常时期要稳定生产,增加蔬菜供应量,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商品流通,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价格管理机制。特殊时期则要密切跟踪天气变化,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灾害性天气对菜价的影响。

3.通过改善流通条件降低流通费、提高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和市场主体经营能力等提高市场储运和产销对接等流通效率,进而调控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孟凡新(2012)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化体系,提高蔬菜产销组织化程度,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卢凌霄(2010)认为,政府有必要加强信息收集、发布等公共服务,为不同区域市场调节做好价格指导,让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更好的了解市场行情,从而更好的沟通产销。赵安平等(2012)提出,应增强和改进设施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加强产销区气象的联合监测和相关信息发布。卞靖(2013)认为,应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完善主销区蔬菜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减少蔬菜流通费用及环节;加大产销集中地仓储建设,建立健全蔬菜应急储备机制,支持蔬菜新技术和蔬菜深加工发展。

总之,蔬菜价格的形成受蔬菜供求产业链各环节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也各异。因此,菜宏观政策上,通过兼顾对生产、流通及消费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统筹支持,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间寻找平衡点,避免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

[1]潘凤杰等.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展望, 2010(8).

[2]赵安平等.北京市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评估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9):598-602.

[3]孟凡新.蔬菜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及其相关政策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东方智慧,2012(10):163.

[4]李锁平等.我国蔬菜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5):59-62.

[5]孙素芬等.基于RB F神经网络的蔬菜价格预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8):269-273.

[6]朱晓霞.蔬菜价格波动周期的马尔可夫链分析与预测[J].生产力研究,2012(8):143-146.

[7]姚霞等.江苏省不同类型蔬菜价格波动的时空特征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06(5):190-193.

[8]鲍继友等.连云港市蔬菜价格及主要相关因子调查与分析[J].上海蔬菜,2007(3):11-12.

[9]罗光强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季节性特征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5):55-56.

[10]马友强.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特点及后期走势分析[J].中国蔬菜, 2010(15):13-17.

[11]王家显.稳定我国蔬菜价格的对策分析 [J].经济导刊,2011(12):44-45.

[12]周振亚等.中国蔬菜价格解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1):72-75.

[13]卞靖.加强三大能力建设,一直蔬菜价格大幅波动[J].中国物价,2013(1):48-51.

[14]常伟.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机理分析与对策探讨.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3):23-24.

[15]刘汉成等.现阶段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生态经济,2011(7):117-120.

[16]胡启山.“蒜你狠”、“豆你玩”背后的思考[J].农家顾问,2010(9):19-20.

[17]汪洪琼等.南通市蔬菜价格高的原因及对策[J].长江蔬菜,2010,(6):5-7.

[18]徐奇渊.2010年C P I走势展望——基于猪肉、蔬菜价格和基期效应[J].宏观经济研究,2010(6):19-26.

[19]方言等.关注“菜篮子”工程——京冀狠抓落实确保冬季蔬菜供应[J].宏观经济管理,2011(11):30-47.

[20]李忠国.“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的原因及对策.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9):30-34.

[21]赵美华等.建立稳定蔬菜价格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山西农业科学, 2011,39(9):1029-1031,1034.

[22]周红岩等.价格异动凸显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缺陷——对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深层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7(12):53-56.

[23]卢凌霄等.基于流通经济学视角的蔬菜价格波动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57-63.

本文受“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b lvt-21

猜你喜欢

波动蔬菜价格
奇怪的蔬菜
蔬菜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