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售模式,生鲜“触网”高速路

2013-08-15吴文治

商场现代化 2013年24期
关键词:触网蔬果新鲜

如今“触网”已热得发烫,不仅传统零售业不甘落后,连物流、航空公司也做起了网上商城。在这个夏天,樱桃、大桃等也被商家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与以往不同,这些新鲜的水果还没有采摘就已经提前预售,商家是拿着数千甚至上万订单去农民地头下单采摘的。通过预售模式,难以保鲜的时令水果,带着露水味就被送到了消费者手里,还轻松实现了卖高价。

天猫平台预售美国车厘子,首批累计卖出108吨,相当于1000个大中型超市一天的销量。更值得一提的是,从美国枝头到指定消费者手中不超过72小时,整体损耗不到5%。无独有偶,今年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商城通过预售模式,将平谷的大久保一次卖出6000箱。

要知道,网上卖生鲜尤其是时令水果,难以保存和运输,一旦采购了卖不出去就会烂掉。这是很多传统超市不敢急于触网的主要原因。今年,电商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推广平台,通过预售模式,给农副产品销售换了一种流通思路。如果说工业流行“以销定产”的经营思路,那么现在农产品通过网上预售,也可以实现“以销定产”、“以销定采”了。

虽然现代化的技术越来越发达,城市里的高楼越来越高,高速路越修越多,但是,农产品的流通仍维持过去的“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商-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的流通模式。即使一些超市实行了农超对接,也难以根本扭转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的弊病。

可以说,网络缩短了消费者与田间地头上新鲜水果的距离。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中,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更短距离的流通方式。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流通方式还有待完善。比如,消费者下定金购买预售的新鲜蔬果,事实上已确定了买卖关系,但如果遇到突发天灾影响蔬果收成,销售商如何对消费者进行赔付?预售的新鲜蔬果一般是有特色、价格较高的品类,通过短时间内聚集大量客户下单,在一定程度上摊薄了农产品运输与配送的成本,而普通的、产量更大、价格相对较低、利润也没那么高的生鲜蔬果如何实现触网?

猜你喜欢

触网蔬果新鲜
小编来说“新鲜”事
新鲜汇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冬季蔬果飘香
那些触网的能源企业们
新鲜
一名“触网”记者眼中的“网红记者”
新年好新鲜
辽宁卫生计生监督“触网”
分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