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移植为生命科学专题教学实验——以DNA条形码研究为例
2013-08-15周志军
尚 娜,周志军
(1.河北大学 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科学人才的关键。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受限于实验学时的安排,由一个个相互孤立的、小而散的实验项目组成。在实验内容方面,以验证性为主,内容陈旧呆板[1]。进入21世纪,许多高校都尝试对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体系、结构、内容进行了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开放创新实验教学模式[2-4],一些学者提出将科研成果移植为实验项目,服务于实验教学[5-6]。适时地选择一些科研成果,将其转化为专题实验,使学生能够全程参与一项完整的科研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科研成果服务生命科学专题实验教学举例
1.1 专题实验内容选择
2003年,加拿大生态学家Herbert等提出DNA条形码概念(DNA Barcoding),针对形态学分类固有的缺陷,如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可变性、无法鉴定隐存分类单元、不同发育阶段的物种、不完整的生物体组织碎片等,Herbert倡导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5′端长度为658bp的标准基因片段在DNA水平上进行物种区分,构建全球性的物种鉴别平台[7-8]。
1.2 实验内容及安排
1.2.1 仪器、试剂与材料
仪器:PCR扩增仪、冷冻高速台式离心机、超净工作台、微量移液器、稳压稳流电泳仪、恒温金属浴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规设备。
试剂:蛋白酶 K、rTaq聚合酶、dNTPs、DNA Marker、DNA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EB(溴化乙锭)、Na2EDTA(乙二铵四乙酸钠盐)、Tris平衡酚、琼脂糖、无水乙醇、氯仿、SDS等。
材料:新鲜标本、酒精浸泡标本或干制针插标本等。
1.2.2 总DNA提取
取标本足股节肌肉,采用酚-氯仿抽提法,参考田英芳等(1999)提出的方法提取总 DNA[9]。具体步骤为:
(1)配制裂解液。A︰B︰C=8︰1︰1(A液:0.05MTris,0.1MNaCl,0.1MNa2EDTA,pH 7.0~8.0;B液:5%SDS;C液:2mg/mL蛋白酶K);
(2)编号。要求简单、实验室唯一、有一定的自明性、取材后的凭证标本与提取所使用离心管相对应。
(3)取材。用无菌眼科剪刀剪开后足股节表皮,用镊子夹取适量肌肉组织放入盛有600μL裂解液的离心管中,经剪刀反复剪碎、研磨后,加入1 μLRNA酶。
(4)消化。65℃水浴1~2h,至消化液变清亮。
(5)酚抽提。加入等体积Tris平衡酚,上下缓慢颠倒混匀,8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并重复1次。
(6)氯仿抽提。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混合液(24︰1),上下缓慢颠倒混匀,8000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
(7)沉淀DNA。加入2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在冰箱中放置20min以沉淀DNA,120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再加入1mL 70%冰乙醇洗涤DNA,120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
(8)自然干燥后,溶解于50μL无菌双蒸水。
(9)电泳检测。1%琼脂糖凝胶检测,EB染色,紫外成像系统拍照。
1.2.3 PCR扩增
选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LCO1490:5’-GGT CAA CAA ATC ATA AAG ATA TTG G -3’和HC02198:5’-TAA ACT TCA GGG TGA CCA AAA AAT CA -3’进行扩增[10]。参考 TaKaRa rTaq聚合酶使用说明,配置反应体系(25μL),其中10×Buffer 2.5μL,dNTPs 2.0μL,模板DNA 3μL,引物各3μL,酶0.25μL,加超纯水补齐。PCR扩增反应的参数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15s,49℃退火20s,70℃延伸90s,35个循环;72℃延伸7min。PCR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切取目标条带后使用DNA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进行回收后,送测序公司进行直接测序或连接到T载体中进行克隆测序。
1.2.4 数据处理
测序公司提供的测序结果通常是abi格式,双向测序结果经Lasergene 6中的SeqMan软件进行峰图校正和拼接,最终以fasta格式输出[11]。为避免核基因组中Numts干扰,首先使用Lasergene 6中的Editseq软件[11],选择无脊椎动物线粒体密码子表对序列进行翻译,检测是否存在由于碱基突变、插入/缺失导致的翻译意外终止的Numts;然后使用ClustalX[12]经多重序列比对筛查存在碱基插入/缺失的Numts。最后使用 MEGA 4.0[13]计算序列的碱基组成(nucleotide composition)、变异位点(variable sites)、保守位点(conserved sites)、简约信息位点(parsimony information sites)、自裔位点(singleton sites)、转换与颠换的比例(Ts/Tv)、种内及种间kimura 2-parameter距离等,并采用K2P(kimuras 2parameter)模型,以邻接法(nei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关系树。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DNA条形码研究实验稳定性、重现性好,具备很好的可操作性,综合性强,适合生命科学专业高年级的实验教学。通过开设DNA条形码研究实验,在实验操作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DNA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DNA琼脂糖凝胶回收、PCR产物克隆测序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在数据处理方面,则可以使学生掌握引物设计、序列校对、拼接与注释、GenBank数据库序列提交、多重序列比对、碱基组成分析、系统发育树重建等一系列分子系统学数据处理方法。这类基于科研成果移植而来的专题实验教学,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更为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新思路。
(References)
[1]常春耘,陆南.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35-237,243.
[2]王慧琴,吴庆丰,梁晓军,等.以应用为导向的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48-150.
[3]邓友娥,颜志森.学术期刊辅助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329-331.
[4]潘涌璋,唐启红,张秋明,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46-150.
[5]王英华,魏士刚,程新民,等.科研成果移植为化学创新教学实验: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物中钼、钨含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5-16,23.
[6]于兵川,吴洪特,童金强.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33-135.
[7]Hebert P D N,Cywinska A,Ball S L,et al.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s through DNA barcodes[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2003,270(1512):313-321.
[8]Hebert P D N,Ratnasingham S,deWaard J R.Barcoding animal life: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divergences among closely related species[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Suppl.),2003,270:96-99.
[9]田英芳,黄刚,郑哲民,等.一种简易的昆虫基因组DNA提取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4):82-84.
[10]Folmer O,Black M,Hoeh W,et al.DNA primers for amplification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from diverse metazoan invertebrates[J].Mol Mar Biol Biotechnol,1994,3(5):294-299.
[11]Burland T G.DNASTAR’s Lasergene sequence analysis software[J].Methods Mol Biol,2000(132):71-91.
[12]Thompson J D,Gibson T J,Plewniak F,et al.The CLUSTAL_X windows interface:flexible strategies for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aided by quality analysis tools[J].Nucleic Acids Res,1997,25(24):4876-4882.
[13]Tamura K,Dudley J,Nei M,et al.MEGA4: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MEGA)software version 4.0[J].Mol Biol Evol,2007,24(8):1596-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