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新理念:翻译产业意识与产业技术
2013-08-15周俊博孙小军吕红星
周俊博,孙小军,吕红星
(湖北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传统翻译教学的基础上,融合新的翻译教学理念。关注翻译的产业需求,了解产业视阈下动态的翻译质量观,开展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项目管理内容的学习,借助学习翻译技术促进翻译理念更新,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翻译产业,培养产业意识
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传统翻译教学大多以文本为基石,从语言学、文体学、功能学、文化学等视角分析文本中的符号转换与接受,而忽略文本外的翻译社会、翻译产业等知识。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应关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翻译行业发生的新变化。关注的原因是由于在信息化时代下,翻译过程、译者地位、文本维度等诸多翻译概念都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伴随着翻译产业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升级,翻译过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翻译软件与工具、翻译记忆、语料对齐、术语库与术语管理、语言资产、预翻译、译后编辑与排版、翻译项目管理、翻译质量监控与评估、在线翻译、众包翻译、远程口译服务平台、云翻译、多语在线服务平台、语联网等纷纷进入翻译过程的不同环节(钱多秀,2011:目录)。翻译的产业化进程使译者也呈现出职业化、专业化与网民化,译者地位得以不断改变。翻译的“文本”在知识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与影像化下,呈现出“多维多模式”,由线性走向立体,以网站、软件、多媒体影音内容为代表的新型“文本”成为翻译的对象(穆雷,2012:13)。
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的教学要关注翻译产业的这些发展动态,在教学中呈现翻译产业发展的新变化,要遵循“翻译教学服务翻译产业”的办学宗旨,克服当前翻译教学与研究疏远产业、忽视应用的弊病。
因此,我们可以在后续课程教学中给学生讲解翻译产业的内部与外部发展状况,包括微观上的行业协会、职业经理人、语言运营商、技术服务商等,让学生了解翻译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以及宏观上的翻译行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翻译行业管理、翻译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互动关系、翻译行业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翻译产业经济、翻译产业技术、产学研结合与翻译专业人才教育等(杨平2012:9)。
二、树立动态的产业翻译质量观
“信达雅”是传统翻译教学译文质量的评估标准,是一种静态、单一、适合所有目的的翻译质量标准。翻译产业的译文质量标准呈动态性,包括“译文内部因素”与“译文外部因素”两层,前者注重译文文本,有内容、形式与风格三个质量参数,后者关注文本外围,有读者对象和社会效益等参数(何三宁,2012:27-28)。可见,产业界的质量标准是一个多元系统,由众多文本内外参数构成。
在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多维质量标准的理念,学习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翻译质量评价模式,给学生讲授产业界的译文等级概念,树立译文等级理念,告诉他们产业译文质量系统都会根据译文的使用目的,把译文分为多个等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19682-2005)(以下简称 《质量要求》)把译文分为四个等级:一类(作为正式文件、出版文稿或法律文书使用);二类(作为一般材料和文件使用);三类(作为参考资料使用);四类(作为内容概要使用)。再者,翻译费用不足可能最终导致译稿质量问题(王惠、雷艳妮,2012:75),翻译价格在业界也被视为重要的质量参数。
翻译价格、翻译时限、译文使用目的等诸多要素构成了翻译产业界的文本外译文质量体系。多元、分化的需求市场要求我们不能以4类等级译文的价格要求获得1类等级的质量服务,不必把3类目的的原文译成2类质量的译文,不能以较低的价格要求获得较高质量的加急服务。因此,我们可以说“质量最好的译文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译文”(闫栗丽,2012)。
可见,在学习传统翻译质量观的基础上,把产业翻译质量观纳入到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之中,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动态翻译质量观,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理念转变,技术先行
更新理念带来力量。要把翻译技术课程在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中的开设,当作是教师了解翻译行业,向学生介绍先进翻译工具,熟悉行业发展现状,促进师生转变翻译理念,共同推进教学改革的一个途径。
穆雷(2012:14)指出:部分高校在翻译本科与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仍然照搬传统翻译教学的模式和理念,设置的课程、教学的方法、师资的配套都与拟定中的培养目标产生较大偏差,从而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究其原因,办学理念滞后应该是问题产生的关键。而如果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加入翻译技术教学内容,则可促进开设院系教学决策者、讲授翻译的教师以及学生更新翻译教学和翻译学习的理念,为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翻译技术课程的开设,首先有助于课程开设学院的课程决策者熟悉翻译行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先进的翻译软件、软件的功能、特点,熟悉信息化时代翻译产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切身洞察自身办学培养模式的不足,进一步更新教学管理理念,拓宽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贴近产业、服务社会。翻译教师在了解相关翻译软件后,就会自主更新翻译教学理念,努力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程真正实用,让自己进一步向职业化翻译教师快速转型。学生通过学习翻译技术课程,熟悉了翻译产业与项目管理,了解产业的人才质量要求,会深刻认识到自己与产业要求所存在的差距,会在课程学习中努力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积极打造自己成为合格的职业翻译人才。
以讲授翻译技术课程内容为契机,在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中,积极推进师生以及管理者在教与学上实现理念的转变,使师生的翻译素养跟上翻译社会的发展,达到良好的翻译教学效果。
四、重视翻译技术教学内容学习
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应重视翻译技术教学内容的学习。进入到21世纪,各种翻译技术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翻译产业之中,进入到翻译产业生产链中的各个环节。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应重视产业的先进生产力,把翻译技术知识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让他们感受翻译技术给翻译产业所带来的巨大产业力量。
翻译技术在狭义上 “专门指为改善翻译流程而开发的专用软件和专门技术”(徐彬:2010:3),包括译前编辑工具、文档格式转换工具、大型翻译项目管理平台、翻译记忆(TM)、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机器翻译(MT)等。
译前编辑工具中的文字识别软件能识别多种语言,批量处理电子文档;文档格式转换工具可将各种不同格式的原语文档转换成CAT能处理的文档;记字软件则可以快速打开大型的文档,统计文档字数,生成报价资料;机辅翻译软件(CAT)具备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术语库(terminology base)、和对齐工具(alignment)等功能,可实现翻译术语、短语和风格的一致性。大型翻译项目管理平台可在线管理,无缝传达工作任务,实现文件归档、语料共享、术语规范、成本管理、团队交流、进度监控、译文修改、质量评估、数据采集、产品交付、项目总结等多种功能,高效、经济地完成大型翻译任务。当然,技术也非万能,现有翻译技术还有很多不足,而人才是一切技术力量的主导;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实现人才、技术和技能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翻译产业的良性发展。
翻译技术的强大生产力促使我们要把它纳入到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的教学体系中。该内容的讲授,必将为师生翻译理念的转变、翻译意识的培养、翻译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总结
提高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学生的翻译能力,需要把师生对翻译教与学的认识放在翻译的产业视域中,树立动态的翻译质量观,重视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项目管理教学,不断更新翻译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最终才能达到开设大学英语后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翻译人才。
[1]何三宁.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J].中国翻译,2012,(2).
[2]穆雷.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J].中国翻译,2012,(4).
[3]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王惠,雷艳妮.翻译风险识别[J].中国翻译,2012,(2).
[5]徐彬.翻译新视野: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6]闫栗丽.2012暑期全国翻译专业师资翻译与本地化技术[Z].项目管理培训讲义,2012.
[7]杨平.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与空间,推进翻译专业教育的科学发展[J].中国翻译,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