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党员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13-08-15徐娟
徐 娟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高职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据统计,全国2013年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99万;[1]其中高职毕业生占据近半壁江山。高职学生是人力资源中具有较丰富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水平的一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高素质劳动者,是青年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党员能否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能否在这支队伍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高职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奉献精神教育等特色教育工作,有利于发挥他们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理想信念教育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的精神动力,是党员的一种理性自觉,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要求。
理想信念教育也是高职学生党员特色教育的灵魂。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特殊类型,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其办学目标,这也是有别于其它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标志。但是,不少高职院校片面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弱化理想信念教育,把专业技术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唯一任务。导致学生政治素养、信仰意识缺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价值导向,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构筑高职学生党员的精神支柱,践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1.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划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两个层次,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高职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应主要抓好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的信念教育。一是要重视日常平凡的学习与生活,在平凡的学习与生活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二是要注意理想的层次性,做到“四个贴近”,即贴近时代、贴近年龄、贴近思想,使他们从思想上和心理上感到亲近,乐于接受。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一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双向并重。当前,既要重视对高职学生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还要积极探索与努力搭建多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平台,以班级、课堂、公寓、活动中心、德育基地等为主要阵地,实施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宜的实践教育。二是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法双法并用。既注重采用以往的会议报告、集中学习、个别谈心等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方式,更要开拓创新,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空间技术、微课堂、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增强教育的自主性、趣味性与有效性。三是坚持教育与管理双线并行。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高职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
二、职业素质教育
(一)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个性、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四个方面。其中,职业个性、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职业能力主要指的是职业技能。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党员教育的核心。高职学生党员,首先是一名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无疑是一项主要任务。只有职业素质过硬,毕业后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下面分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两个部分加以阐述。
1.职业素养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一是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在大学职业准备阶段,高职学生党员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为同学们树立榜样,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要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价值观,思想积极、健康、向上,激发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塑造健全的个体人格。
二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社会角色道德,每一个学生党员都应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以及严格恪守“敢于承担责任、遵守职业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准则。
三是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是帮助学生解决在未来择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如:职业角色意识、抗挫折能力、健全人格、交往能力培养等,这些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培养高职学生党员职业心理素质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要克服自卑,提振信心,锤炼与打造过硬的职业心理素质。
2.职业技能培养的方法与路径
一是拓展知识面。学生党员可以通过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两方面来拓展知识面。自主性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学习知识,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并坚持计划顺利实施;创造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采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以适应变化发展的职场要求。
二是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党员重视自己的专业技能训练,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例如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
三是积累工作经验。要求学生党员真正重视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实效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仅能让他们开拓视野,同时也能够让充分了解社会对自己本专业的真实需求,并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实践过程中,提高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三、奉献精神教育
(一)奉献精神教育的内涵、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信念。奉献是大爱,奉献是责任,奉献是追求,我们每个高职学生党员也要用无私奉献来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奉献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当今社会的时代风范。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奉献精神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战胜各种困难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奉献精神的核心是“自我牺牲”,这种“牺牲”有财力的、物力的、智力的、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奉献精神不是某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通俗地说,甘于“吃亏”的精神,就是奉献精神,而甘于“吃亏”,无私奉献的人,不仅自己心情舒畅,也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帮助,最终是不会吃亏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在高职学生党员中大力开展奉献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奉献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要通过加强日常政治学习、开展学生党员活动、融入日常专业教学、实施“自我教育工程”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党员树立奉献精神,勇当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先锋。
1.加强日常政治学习,领悟奉献精神实质
通过开展政治学习,让学生明确奉献精神的内涵、奉献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让他们懂得奉献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当今社会的时代风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奉献精神的合格的党员。
2.开展学生党员活动,加强奉献精神教育
充分运用现在较为成熟的情景陶冶法、榜样示范法、行为训练法等,把奉献教育融入到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系列学生党员活动中。也可以组织调查、参观、讲座、报告、劳动等,使平面教育向多样、动态、立体教育转变,向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趋势发展。通过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3.融入日常教学活动,渗透奉献精神教育
与专业教育相渗透和融合,建立一套目标明确、逐步提升、针对性较强的、完整的学生奉献精神教育课堂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与融入奉献精神教育内容。例如,《大学语文》课程中选择包含着德育思想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在教学中将奉献精神传授给学生;再如,各类《化学》课程教学,可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实施“自我教育工程”,自我提升奉献精神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转变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者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实施“自我教育工程”旨在引导学生党员像建筑师一样,在完成一个个具体“建筑项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进学生党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1]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ace2ab0f121dd36a32d82ff.html,2013-05-24.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http://china.findlaw.cn/fagui/p_7/83753.html,200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