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刍议
2013-08-15王源
王 源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1450)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情况简述
(一)高职院校特点浅析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明确了高职教育办学的技能性、导向性。
高职院校的招生是各地高考招生的最后一个批次,录取的多是成绩不理想或高层志愿落榜的考生。这预示大部分高职类学生在知识基础、情感自控、人际交往甚至心理方面,都可能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1.社会环境变化使高职党建工作面临挑战与考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发展中存在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思潮的发展,不可避免的掺杂着个人、功利、享乐等消极思想,对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
2.高职学生入党心态存在两极偏差。一方面积极性不高,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目的在于实现就业,实用主义较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较低,入党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功利主义心理作怪,有部分学生将入党作为自己评先评优或求职就业的敲门砖、通行证,对为什么入党缺乏理性的思考,没有建立坚定的信仰基础。这些都影响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制约着高职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3.党建教育模式创新性不够。高等教育普遍实行学分制的弹性方式,这适应了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需求,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实现学生多元化价值发展与多模式成长。与学科教育的这种灵活性相比,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略显古板,往往实行的是讲座、大班授课的纯理论教育模式,即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也少了实践的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表现出不解甚至反感,不利于教育的开展。
4.党建教育深化的不足。高职院校一般采用两年或两年半的在校修学年限,较普通院校少。学生党员的培训由此存在着周期短、系统性差等问题。同时培训的重点往往放在新党员的发展教育上,更多的是教授“如何在组织上进党的门”,[1](P.46-48)而如何在实践中践行党员先进性,展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缺乏深入的指导,造成有的学生党员能做到程序上“入党”,却没做到行动上“为党”。
5.党务干部配置薄弱。近几年高职院校规模快速发展,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不少高职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无法集中精力专注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及支部的发展;有的教师又忙于教学或自身事务,缺乏时间和精力参与培训和指导,党员学生的培训常常缺少“多样性”、“层次性”。这种指导不能“专”,培训缺乏“厚”的情况,必然将引发高职党建工作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后果。
6.网络平台的使用程度不够。互联网已成为目前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平台,是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对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党建工作中的集中宣讲、面对面交流略显落后,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这种新宣传平台,更好的为学生党建工作服务,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思考
(一)“学习型”党支部的内涵
学习型党组织是建立在新的学习理念基础上的一种党组织发展的新模式。它以新的学习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主旨,通过开展新的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党员个体和党组织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力、执政力和创新力,以实现党员个体、党组织与学校事业的协同发展。[2](P35-36)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学习型”趋势
建立“学习型”党支部是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趋势。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的进步并未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一部分党员的创新精神、学习精神、表率作用与党的先进性相比还存在差距。只有完善“学习型”的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才能使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保持创新的锐气、创造的激情和创业的活力,进而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党建的科学性。[2]
三、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刍议
(一)建立阶段性的长效党建学习培训体系
要建立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提高学生党员的先进意识、保持党员先进性,首先应着眼于完善党建理论培训体系。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学习资源,开展分阶段、针对性的高职学生党员学习培训。大一是高职学生思想最不稳定的阶段,常出现焦虑、放松、迷茫的现象。此时可以开展党的理论知识教育,讲授党的光辉历史、展示党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各类型的理论知识教育,为新生明确党员标准,树立入党的思想目标;大二可以根据理论教学的情况,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开展调研、参加志愿者行动、组织“三下乡”实践等,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党性认识,践行党员先进性;大三往往是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期,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散状况,要积极开展个别性的党建理论教育工作,将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学生实习、实训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全阶段的教育过程中,还可以考虑建立“党员积分制”,用以量化考评。只有建立起这种分阶段的党建教育体系,配合相应的积极分子培训,才能达成学习型党建工作的长效性、层次性与多样性。
(二)抓好学生党建理论的“三进”
要使党建工作真正发挥实效,除了完善的党建教育体系,还必须重视党建理论实践载体的设立。只有具备了一个好的实践载体,高职“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才能更有效率、更具效力。笔者根据高职院校发展特点,认为应把握好“三进”原则:
1.学生党建进班级。理论上,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级”。实践里,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最小行政单位,是高职学生接受主要教育、开展各类实践性活动的基本载体。将党建工作推动到班级,可以将党建与学生的基本生活、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党建理论学习氛围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党建进班级都应是高职“学习型”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在班级党支部建设中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党支部的建立应有三名正式党员,高职院校大一、甚至大二的不少班级都无法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先建立党章学习小组,以党建理论知识学习、传播为目标,待发展条件成熟了再建立班级党支部。
2.学生党建进活动。高校学生活动,是在特定的价值观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实践、文化建设目标而开展的活动,包括了政治、学术科学、文娱体育等各方面。高校学生活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大学生文化素养、健康人格,社会责任感的载体,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党建进“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是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梳理、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其次要利用活动的平台,充分引导学生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员先进性,践行科学发展观;最后,要注重活动的归纳总结,即要积极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尤其是网络媒体展示活动,又要善于提炼活动中的党建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党建进活动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学生党建进观念。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在程序上“入党”,而是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入党的政治目标,在学习、生活中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实践里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科学发展观。因此,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最终应做到“进观念”,要实现学生党员自觉、科学、严谨的运用党的先进理念,抵制腐朽思想,处理实际问题,完成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创新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考评体系
首先要确立考评的原则。一是明确方向性,考评的指标体系有哪些、考评目的是什么;二是实际的操作性,考评的内容应是现有条件下能完成的,考评的工作应是可以描述与判断的;三是公正性,考评应经得起检验。
再者要制定考评的标准。根据“关键绩效指标法”,[3](P36-37)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考核,可以考虑三个“产出”效应:一是“出成果”。学习型支部建设,立足点应该在政治学习上,要在学习中深化与反思,在教师一边要能形成理论性的工作总结或工作方法,在学生一边要能通过研讨、调研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理论认识;二是“出实效”。学习型支部工作的建设,除了“学”更要有“行”,例如支部对上级党组织任务的贯彻、支部开展活动的情况、支部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学风和班风的促进作用等;三是“出人才”。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目的,在于更有效的培训合格的学生党员。因此,学生党员发展的优劣,是支部工作成效考核的当然标准。在这方面,可以重点考评以下几个指标,政治上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理论上能否深化学习、学业与工作中有无起到表率作用、群众测评情况等。
四、结束语
高职学院“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的双保障作用。一个好的支部党建工作既要注重过程管理,还要注重结果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中,更有效率的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1]黄金盛.试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团队化工作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4).
[2]郭爱枝.对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3]吴代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绩效评估制度设计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