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总目录

2013-08-15

关键词:研究教育

2013年第1期目录

哲学·政治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研究 任 琳(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的回顾与展望 湛风涛(11)

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和实现途径研究 安巧珍 常宝红 陈晓玉(16)

历史研究

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考略 胡梦飞(20)

反叛与妥协:明代崇祯末年山东梁山李青山起义探析 郑民德(25)

满清文化的核心价值分析 刘玉强 陈艳珍 张荣娟(30)

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

高校重大科技平台与地方产业集群对接服务研究 单春艳 谭苗苗(33)

教育理论

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实现教育法制建设新突破——基于对地方教育规划纲要中相关内容的考察 康翠萍 孙绵涛(39)

辽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征与策略 范广兴(45)

国际视野

美国东密大学TESO L学生课堂观摩制度及其启示 韩忠军(51)

中英义务教育督导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陈 雪(56)

学科教育

建构精品课堂理念 走出思政课教学误区 魏忠明(61)

试论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应用探索 许屹山(65)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丛海勃(69)

教育管理

高等学校党外干部科学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耿家娜(72)

关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探讨 冯宏岩(75)

我国校车安全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政策学视角 丁 亮(78)

调查与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权威性现状研究 郭黎岩 马宏丽 王 冰 卫 丹 刘晓辰(81)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方法 彭志中 莫秀锋(86)

农村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刘 凌 张馨元 马旭颖 杨红梅 杨 雷(93)

中小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征 田铁杰 邹 群(98)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 群(102)

语言·文学

“虽然”一词的英汉比较研究 刘祎飞(106)

论李煜悼亡诗的情感内涵 朱欢欢(108)

英文目录 (111)

2013年第2期目录

哲学·政治

中国共产党执掌抗日民主政权的方式 孙秀民(4)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逻辑演进———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文本的解读 张文国 陈 凡 马会端(9)

论教育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桂 萍(13)

教育理论

我的大学本质观研究 孙绵涛(18)

大学本质观:高等教育时代精神的写真 杨克瑞(26)

关于大学本质与学术自由的省思——孙绵涛大学本质观思想评析 高 军(30)

国际视野

普林斯顿大学夏普罗校长的治校实践研究 樊亚明 毛昭娟(35)

学科教育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干预的有效性研究 李晓溪 金洪源 高 雯 徐 敏 梁瑛楠 王 涛(39)

搭建开放研究平台 深化实验教改研究——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卜 宁 赵新刚 陶思源 王 勇 马莲菊(45)

试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及培养途径 贺文阁 高明奇 张训巍 姚 江(49)

歧义容忍度与外语教学关系研究 马 晶(52)

场独立和场依存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初探——以完形填空为例 卢冬梅(55)

口译中的可理解性输入——影子训练 杨 宁 邢家伟(58)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商务英语模块化教学研究 周 红(62)

数学教学中真、静、实教学策略探究 沈利军(65)

调查与研究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举措的若干思考 罗宝旭(68)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 纪红艳(71)

关于大学青年教师身份与年龄界定的探究 李宜江(75)

存在主义视野下学生观的观照与反思 宋学丰(80)

浅析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和谐校园建设 喻林林(83)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研究 李玉荣 李凤杰(85)

粉丝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权研究 杨寄荣 宋玉静(89)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途径的探索 李 丹 张治源(93)

高等学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宫 丽 周 静(97)

论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之性价比 周春玲(99)

语言·文学

论英诗汉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创造性叛逆——以莎氏《第18首商籁诗》三个汉译本为例 胡爱华 李 敏 吕琛洁(102)

浅析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创作风格 杨丽丽(106)

浅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西游”题材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田 华(108)

英文目录 (111)

2013年第3期目录

政治研究

新时期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困境、原因及对策 王新强 刘学申(4)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研究

高等教育促进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张玉虎 谢彦红 卢 旺(8)

辽宁动漫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的发展战略及措施研究 周媛媛(12)

辽宁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谭 志(15)

教育理论

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回顾与反思 景 时(21)

大学学术权力模式的探索 王文华(26)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刘长新 张慧欣(30)

国际视野

美国高校中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赵 淼(36)

学科教育

基于“三个维度”的大学语文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阳 萍 康 蒙(41)

大学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 赵雨华(44)

“脱离源语言外壳”在翻译中的应用 王 军(48)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庞雨滨(51)

浅谈反思性教学对高校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赫 易(54)

教育管理

高等学校会计职业判断内部控制初探 凌 玉 凌 晨(56)

经济条件低下对女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迟丽杰(60)

试论数字化校园的教学服务功能 吴晓阳(63)

简论“教育家办学” 刘学军(66)

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发展特点及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徐 敏 李 智(70)

辽宁省学龄前教育需求数量研究 丁卓然(75)

中职学校普惠制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彭丽香(80)

我国百年学前艺术教育发展简述 李 欢(83)

试论以核心价值观培育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王 鑫(85)

语言·文学

物质实体名词的内涵性词群和外延性词群 张道新 朱俊华 马宇菁(88)

汉语典籍英译发展综述 王 欣(93)

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译者痕迹研究 陈 佳(97)

中国广告模因中的互文性与顺应性 邢 军(100)

略论韩愈散文中的“以文为戏” 王婧文(104)

有南威之容 乃可以论于淑媛——曹植的文学鉴赏观 朱 丽(107)

英文目录 (111)

2013年第4期目录

政治研究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政策及其实践 康 健(4)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研究 王 冰 王 博(8)

经济研究

论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科学核算 孙 杰(11)

大学生在灵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耿立卿(15)

TRIZ理论的优势特点及其局限性 武青艳 陈瑞三 罗玲玲(17)

历史文化

北魏边疆经营与北镇问题 王明前(22)

论沂蒙兵学文化的特征杨勇民 张子政 赵浩洲(28)

教育理论

孤儿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 哲 孟奇恺(31)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实施同伴互助的必要性研究 牛婉儒(35)

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德育目标改革的思考 赵 伟(39)

论高校德育TO M 路径的构建 李修超(43)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问题及对策 李晓虹(47)

21世纪中小学德育联动机制分析 杜 红(51)

浅论节日对幼儿的启蒙教育 王晓业(56)

学科教育

试谈高校领导学课程教学改革 宋锦萍(59)

Rubric在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吴金萍(61)

英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的新探索 谭跃越(64)

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需求的外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 王艳彪 闫怡恂(68)

学习策略对改进大学英语学习成效的作用 李秀丽 王 悦(72)

浅谈日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渗透 陆 远(75)

浅谈情境教学方法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金 宁(78)

高等学校体育舞蹈教育刍议 张 妍(80)

教育管理

学校文化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 鲁宏飞 马凌涛 宁沈生(83)

调查与研究

辽宁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惰性的调查研究 王 冰 李亚莉(87)

绿色学校园区建筑设计与评价 江启嘉(91)

语言·文学

提升辽宁文艺批评队伍综合实力的方法探究 巫晓燕(94)

韩愈“不平则鸣”说的诗乐思想 张晶晶(97)

晚唐骈文复兴原因探析 王秀红(101)

《诗经》中桑之意象小探 孟芳芳(104)

论《桃花扇》《长生殿》的同中之“异”刘女娘(108)

英文目录 (111)

2013年第5期目录

经济研究

农村留守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因素的制约及对策 黄 粹 刘九菊 艾丽娟(4)

教育理论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与思考 叶志明 张旺清 兰 涛(9)

从文化管理出发构建学校管理制度 徐 兵 王晓东(13)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刘亚军(16)

如何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任淑艳 杨 斌(19)

摄影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杨 光(22)

国际视野

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改革最新进展——启动“第二轮竞争卓越”计划 李金元(25)

美、日、中三国动画文化及其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杜嘉鸿 刘 凌 王 剑 郭黎岩(29)

学科教育

语篇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仝宇光 范 宁(34)

文学思想和文学术语作为英国文学教学内容的探讨 贾红霞(38)

汉语初级口语问答互动教与学系统的构建研究 李春玲(4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李艳红(45)

提高职业适应性的实践教学模式选择 石 磊(47)

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法在“纲要”课中的运用——基于学生主体的视角 方 建(53)

网络时代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的改革探索 李晓光 王 晶(57)

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屈成君(60)

调查与研究

自利意图对大学生控制幻觉的影响 马锦飞(63)

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现状研究 吴希斌(67)

IT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评价 黄淑伟 梁 羽 袁立莉(70)

声乐校本教研方式的创新探究 皇丽莉(73)

语言·文学·艺术

关于范围副词语义指向偏误的考察及分析 李 明(76)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 杨松芳(81)

20世纪生活丑向艺术美转化的动力机制 史健男(86)

关于成长的朴素叙事——论宋晓杰儿童散文集《暖暖的星星索》的成长叙事模式 王家勇(89)

南宋名臣的诗情雅韵——洪迈诗歌浅析 吴浩菊(92)

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观 闫博文(96)

穿越语言的藩篱——《所罗门之歌》中的喻指世界 赵 越 黄 磊(100)

浅议《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艺术魅力 马 英(105)

试论满族萨满音乐特征 潘晓红(108)

英文目录 (111)

2013年第6期目录

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发展 亢 飞(4)

历史文化

试论女真及其金朝与高丽之间的战争 孙希国 宋俊成(8)

作为符号的蒙古贞敖包 海百玲(12)

中国古代家训中论孝三题 孙明泽(16)

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诠释和价值提升 陈大勇(19)

教育理论

教师角色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景 时(23)

信息化环境中“三三六”模式探讨 王 宁(28)

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李雪虹(32)

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刘大勇(36)

M IT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启示 张 丽 李 冲(39)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谢 晶 游 静 陈建录(43)

幼儿收藏行为的价值、特点及指导建议 金 芳(47)

学科教育

非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研究 王 悦(51)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优化应用策略研究 冯 霞(57)

管理类本科专业法学课程中角色模拟教学法的创新 李 昱 刘筱君(61)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谈体育教学的困惑 于素梅(65)

中职数学教学融入素质教育的探索 周 莹(69)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成语选编问题 周士宏 崔亚冲(71)

教育管理

高校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实施阻力问题探析 高 莹(75)

调查与研究

健全儿童医疗保障 改善农民工子女健康状况 苏 瑞(79)

语言·文学·艺术

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刘振旭 安 隽(83)

童话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杨琬玲(86)

从译者的文化身份及翻译行为解读《水浒传》英译本 施 歌(90)

中西方绘画差异成因探究 李华民(95)

编辑理论

编辑教育教学类期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一咏三叹 “读”有韵味》的编辑为例 符 洁 张华伟(100)

英文目录 (102)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总目录 (104)

猜你喜欢

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