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3-08-15李雪虹
李雪虹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21 世纪是网络普及的时代,网络正在以无孔不入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当手机网络渐成时尚的时候,网络已经形成对整个社会的全覆盖,对中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毋庸置疑的是,在强大的网络文化形成正能量的同时,它也对中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以及行为方式等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解决中学生所面临的网络新问题就成为摆在中学教育管理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因此,科学地分析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就现实地提到了日程上来。
一、中学生接触网络的特点
(一)对网络的整体认知程度和使用水平较低
当前,中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和使用总体上是浅层次和低水平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他们的网络活动以休闲娱乐为主,一些学生上网只是聊天、玩游戏,不是查找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更不会制作个人网页;二是有些学生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上网,因而上网缺乏计划性,在网上主要从事无目的的活动。这种特征使中学生的网络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以致无法有效地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
(二)上网的简单性和流动性
由于中学生缺乏必要的网络知识,所以他们上网的活动内容虽然覆盖了网络内容的各个方面,但还是没有更好地利用网络。中学生使用网络还比较简单,而且由于大部分学生上网的时间、地点并不固定,比较分散,所以他们上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三)上网的自主性
当前中学生上网绝大多数都是自主行为。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感知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强烈的、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思潮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求。他们对社会的某些变化也非常敏感,并有极大的兴趣,所以体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四)上网的成瘾性与不可控制性
中学阶段的学生单纯且好奇心强,往往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弱,一旦上网很容易成瘾。而且学生多在网吧上网,就失去了学校、家庭必要的保护和监督,加上网吧经营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使中学生上网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学生们也就处于“道德任意”和“自由”的状态。
(五)可塑性极强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认知上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中学生虽然经过学校教育,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他们还缺乏很好地应用正确的观点来准确、客观地观察、判断和分析问题,识别各种信息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只是一个雏形,他们犹如一张白纸,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二、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信息交流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自由性特征,不受时间、空间、国别的限制,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冲突和融合在网络上时常出现,特别是东西方价值观念在中学生头脑中的碰撞、冲突更加直接、强烈,以至于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共存局面,导致中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选择更加困难。由于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接受的不同观点更多,中学生不像以往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随着他们的自我判断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社会的价值观念也难以保持一致。不可否认,丰富多彩、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为中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人们都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使得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由于中学生的选择能力、批判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中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受到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大量的非法信息造成了中学生是非观念模糊,导致思想混乱。在网络出现以前,学生大量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刊、书籍、电视等媒体和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不正确的信息己被删除。而网络使初中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他们只要进入网站,便可以看到各种信息,其中不乏一些关于反动、淫秽、暴力、凶杀等有害内容。这些不良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初中生来说是极其有害的,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网络对初中生道德、法制观念的影响
首先,网络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导致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份,所有的言行都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这种高度的虚拟性使初中生在网络上可以充分地暴露压抑在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欲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正因为如此,部分学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丧失道德感而为所欲为。其次,网络淡化了学生的法制观念,甚至诱发学生犯罪。中学生好奇心极强,在掌握了大量的网络知识后,一些中学生便将网络当作了他们“施展技能”的天地,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许多中学生对网络黑客的认同模糊了中学生的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容易引发学生违法犯罪。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色情情节对中学生都有极大的诱惑力,个别中学生把色情、暴力游戏中的情节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已经引发了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网络对初中生性格、心理、生理的影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日益网络化,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虚拟社会环境相应出现,传统的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将大为减少。中学生处在这一年龄阶段,本应体现出活泼好动、乐观向上、积极与人交流、接触社会、感悟人生等特征,若终日与电脑打交道,所面对的是机器,因为人机交往的单一性、封闭性和隐蔽性,生活在这种虚拟的网络环境下,缺乏活生生的、感性的、身体的联系,就容易导致初中生孤独、闭锁、冷漠、不合群等性格特征的出现。
网络同时容易造成初中生精神意志的丧失,甚至产生心理依赖。网络作为人们对现实生活普遍不满意的解脱场所吸引着人们。当有些中学生在生活中感到孤独时,他们就会在网络互动游戏和聊天室中发泄所有的压抑情绪并表现出他们隐藏的那一面;当有些中学生感到无力去应付现实的无奈时,他们也会通过敲击键盘去领略信息高速公路的无穷力量,而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等等。在网络世界里,中学生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可以完全逃避现实,网络世界能带给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体验不到的成就感。因此,他们不自觉地就会对在网络里获得的感受和体验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性,最终无法摆脱。
(四)网络对中学生学习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网络上的学习信息十分丰富,利用好了可以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但实际上利用网络传播知识、教育学习的功能在中学生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生活在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他们与网络同步成长,行为方式也深深地烙上了网络环境影响的印迹。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生活逻辑上表现为唯我独尊。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少考虑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也少有人批评和监督,却往往得到了虚拟世界的认可并获得了虚假的“成功”,在现实世界里他们就不愿意受到约束,容易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第二,在生活态度上表现为标新立异。初中生是比较活跃、敏感的群体。他们精力旺盛,崇尚浪漫,追求个性,不一味顺从父母,不迷信他人权威,不循规蹈矩,这是他们的优点,但网络环境中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千变万化,中学生缺少批判和选择的能力,过多地追求新事物往往忽略了一些客观的基本的事物和属性,导致中学生做人做事容易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第三,在人际交往方式上由于多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受到安全和时空限制等,容易导致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缺乏真诚,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第四,在网络环境下,由于文化环境和信息交流方式的不同,流传着一些现实社会不使用的话语符号,这些语言符号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让人不知云里雾里,学生过多地把这些语言符号用于现实生活的写作和交流中,不仅导致了交往形式的符号化,也影响了汉语的严肃性和文化的传承。
三、网络背景下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引导学生在学校上网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营造一个信息化教育的环境,在使教育观念、手段、内容现代化的同时,也使学生从小就接触、熟悉电脑和网络,为长大以后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校园网对道德主体即学生的培养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一是建设网上德育课程,二是建设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网络文化。前者可以在纳入课程建设中完成,后者则应该纳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通过校园网络社区建设来实现。
在当前学校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应加大教育的投入,推动学校接入互联网,发展远程教育,并且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学校上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老师指导监督下,正确使用网络。而且在学校上网,选择校园网、教育网或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网站为主,可以起到保护学生的作用,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上网习惯和上网行为,而且还可以起到运用网络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可以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与自己学校特色相结合的网站或网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可以在网上组织活动,展开讨论。既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网上行为,又可以有针对性、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引导。
(二)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发挥教育对象的道德主体作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道德认知是一种内在的发展过程,而不是靠外部力量强制发展的。学校应当按照道德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内在认知结构发展变化而主动要求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前中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但是对于网络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对社会道德的冲击、网络对人类生活的改变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因此,应大力普及网络知识,提高中学生对网络的科学认知。要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计算机网络还是手机网络,都是用来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制约和支配人类的。网络本身虽然没有“德行”,但是使用它的人却有德行,网络的作用随着使用主体的德行不同而发生正向或反向的变化。所以,在树立正确网络观念教育中,应注重从道德角度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也应建立网络的伦理道德规范,来协调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网络人的行为,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三)改变传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第一,学校的德育工作者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学校德育工作要强调正面突破,进行大规模或“一对一”的面对面“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固然有其特有的优势,但在以自由、平等为理念,共享性强、自由度高的网络交互空间中,家长式的“一言堂”、一厢情愿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效果就大打折扣。由于网络的双向性,教育工作者应及时转变观念,努力实现思想工作由单一封闭型向双向开放型、由号召动员型向真理感召型、由单纯“灌输”向艺术“渗透式”转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各种思潮和文化信息在这里交汇和冲撞,教育工作者在完全掌握网络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认真研究中学生的动态、心理变化和对思想道德素质的需求,充分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宣传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占领意识形态的信息市场。针对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统一的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的一切努力都应落实在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上面。另外,德育课与信息化相结合,是比较适宜、成本低的一种良好教育方法和渠道。开发德育内容的软件,力求把严肃的宣传主题编成生动形象的计算机程式,以吸引学生愿意使用、主动使用,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二,通过网络,让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内容与活动,发挥教育对象的道德主体作用。道德认知是一种内在的发展过程,而不是靠外部力量强制发展的,学校德育应当按照道德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内在认知结构发展变化而主动要求向更高阶段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难题。”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网络交往有直接性,大众化和虚拟性等特点,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的开展。现代教育正朝着平等、互动方向发展,自我教育更需要一种平等,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网络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自我教育是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学生的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传统的自我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学生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一种自我反思。网络是一种特殊的媒介,学生既可以注入信息,也可以从中选择有用信息,实现个体间的信息传递。网络信息是无穷无尽的,而且不断刷新和时刻变换,能满足大多数人自我教育。既不同于直接反思和固定死板的面对面交流,也有别于其他媒介的教育,对于学生经常持久的开展自我教育有利。
(四)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心理调适
第一,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评判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就目前情况看,网络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一个迈向开放、多元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对世界文明的渗透,高科技对全球辐射的过程,进步性与矛盾性并存。这个过程强烈地表现出一种西方中心主义、价值一元化和单一发展模式的倾向,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和不利影响。对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冷静、理智,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对待。在对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分析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好的,适合我国国情,可以学习、借鉴、吸收的;哪些是不好的,应该抛弃的,消除东西方文化冲突中碰到的困惑。最终明辨是非、分清良莠、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和抵制诱惑能力,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高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自觉性。
第二,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虚拟性,合理利用电脑游戏,健康上网聊天与交友。针对中学生上网玩游戏易上瘾的特征,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拒绝诱惑不沉溺。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简单技能,提高思维能力,但这是有限的。而且网络游戏毕竟是一种与现实相去甚远的虚拟现实,有很多游戏提供的暴力、色情文化是相当有害的。所以,首先要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游戏达到休息娱乐的目的;其次要控制好玩游戏的时间,时间不易过长,否则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还要分清游戏环境只是虚拟的环境,并不是现实生活,游戏中的行为不能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提高自制力与增强法制观念。
第三,积极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加强网络道德心理调适。网络世界的精神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业重负下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当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获取的快乐超过现实世界时,就可能陷入其中。因此,学生极易沉迷上瘾,患上“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心理疾病,使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孤独、感到不适应,不愿再与他人交往。这是因为网络世界的“自由度”使他们有一种错觉,似乎可以不再关心现实生活的冷暖、得失。在作中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可以诱发心理障碍问题而禁止学生上网。相反,网络时代的德育应当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应积极让已经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上网。对因上网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应及时疏导。
[1]林崇德.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2]宋绍成.挑战与对策———网络传播和青少年社会化[J].现代教育论丛,2002(1).
[3]梁建章.网络社会的崛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5]李伟明.网络时代的中小学德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