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发展
2013-08-15亢飞
亢 飞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坚持教育以人为本思想,普及义务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教育公平的思想。梳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历程,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教育思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早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阐述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指出资产阶级是用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等观念来衡量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主张,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办教育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的这种资本主义教育进行了极其深刻地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应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第十项就是有关教育的:“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生产结合起来等等。”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思想主要包括普及义务教育、废除童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几个方面。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免费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在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中也反复出现。这一命题是社会培养人才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社会个人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将自身的学习与社会生产劳动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教育思想在其指导下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以人为本发展教育
马克思指出,教育具有社会性。这一命题对中国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其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归根到底是通过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服务来实现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价值追求。一个党的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在为谁办教育,谁享有教育发展的成果。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历史的创造者,理应享受历史的成果,纵然每个时代教育的功能有所不同,但都本着以人为本的目的,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抗战时期,物质条件极度匮乏,但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向工农大众开放,大力发展工农教育、军队教育、革命干部教育、妇女儿童教育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人们受教育的权利,还教育于人民。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宗旨“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毛泽东把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确立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工农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建设方针。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实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保证了工农群众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发展至今,物质条件已经不再是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精神世界的追求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的方面。尤其是随着国家对民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方面。而作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的受教育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国家也给予其高度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已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可见,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人自身的关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胡锦涛明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再次明确,教育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人民群众自身发展的需求,坚持党的宗旨和性质,贯彻教育为人民,人民享有教育发展成果的宗旨,保证人民大众广泛的受教育权利。
三、普及义务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奉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大政方针,努力提高全国人民的教育水平,不断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虽然各个时期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式、教育目的以及普及程度有所不同,但义务教育的发展一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历代领导人,对义务教育的普及也都极为重视。
在新中国刚成立之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落后,财政投入有限,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当时努力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及时地提出“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复出伊始,主动要求主持国家的科技与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的普及。开展全国性的扫盲运动,加速重点中小学建设。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此之后党和政府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普及九年义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克服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义务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和提高。1992年10月,十四大将“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文盲”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彻底贯彻实施这一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中国90年代的奋斗目标。同年3月,《中国全民教育行动纲要》通过,其中重申了到2000年“普九”的目标,并提出了完成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199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继续强调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实现“普九”,初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85%左右,小学阶段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到2000年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普九’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541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56个),11个省市已按要求实现‘普九’。”
十六大报告提出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思想,注重素质教育,关注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加大力度建设一流的大学。十八大再次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全国多地都已普及九年义务的前提下,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指引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也有过相关的论述,即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是没有同时伴随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理论之于实践的最好途径。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只有传授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科学知识,才能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劳动者。这一方针的实施既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社会发展对相应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人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途径。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始终坚持此方针,依据中国具体国情不断地加以完善和发展。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上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在1958年初撰写的《工作方法(草案)》中提出:“农村里的中小学,都要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农村小学还应当利用假期、假日或者课余时间回到本村参加生产。”同年9月毛泽东在批阅《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时,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人,进一步深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邓小平的关注点集中于:“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教育计划的制定、学校的设定、课程的设置上,要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时代性以及生产劳动的阶段需求性,达到学为所用,用为所学的目的。在《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都提出要奉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试行草案中对学生参加劳动的主要目的也给出了明确论述,其中《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指出,学生参加劳动是要“养成劳动习惯,向工农群众学习,同工农群众密切结合,克服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点,同时通过生产劳动,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继续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1996年6月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江泽民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概念。使教育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在十六大报告中,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确定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至此,这一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历程正开始走向成熟。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思想,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十八大报告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要求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这一时代主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五、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发展的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部分。同时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社会经济陷入困境之时,邓小平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教育当时也纳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行列,国家领导人力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但如同经济的发展一样,完全的教育公平的实现存在很大客观阻力。经济发展到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共同富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方面,同时也遵循经济的发展规律,顺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公平也便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话题。中国教育报一篇题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编》的文章也提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政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调节器。”
教育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经济的发展给了教育公平物质基础,但至今依然有些贫困地区,整体的受教育水平不高,尤其是现在一些地方重又兴起一种“读书无用”论,一些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选择放弃学业进城务工。《人民日报》曾发表一篇题为《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 一代穷世代穷》的文章。文章指出,现在社会中出现一种阶层固化现象,以前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受到挑战,许多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归其原因是教育资源缺乏公平。文章还进一步指出,现在一些重点高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在逐年减少,“过去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不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其他的向上通道越来越窄。”教育的不公平成为社会阶层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拥有雄厚教育资源地区的孩子更容易通过教育走上社会上层,而缺乏教育资源地区的孩子,其通向社会上层的路,或者说是改变自身命运的路变得狭窄。要改变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国家对此也作出许多努力,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下,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工作重心之一。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教育的公平显得尤为重要。促进教育公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发展,同时也体现了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不同思想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了不同的发展特性,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指引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教育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的受教育水平,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兼顾教育公平,保障每个中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使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1]于述胜,李兴洲,倪烈宗,李涛.中国教育三十年(1978-2008)[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
[3]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5]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文献1976-1990[M].海南出版社,1998.
[6]王秀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三座里程碑 [J].泰山学院学报,2004(4).
[7]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编[N].中国教育报[N],2012-11-21.
[8]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一代穷世代穷.人民网,201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