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微*——兼论农业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策略

2013-08-15孙万海何云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孙万海,何云峰

(山西农业大学 文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最先发端于企业,是为解决现代企业欠缺系统思考能力,组织整体无法有效学习等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管理理论。目前学界就学习型组织应具有的核心要素逐渐达成共识,即拥有终身学习的机制与理念,有开放和多元反馈的学习系统,形成互动与共享的组织文化氛围,积极贯彻“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1]。组织的“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化生命价值、激发人之潜能、升华人生价值;“学习工作化”推动组织的永续创新发展。近年来,党的各级组织,尤其是各高校都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来抓。

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明确要求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各种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的“策源地”,也是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的“生力军”。因此,推进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与做法,既能使高校党组织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同时也对高校外的基层党组织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当今,全球范围内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与更新的速度大大提速,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也时刻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将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问题,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生态发展,举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抓手。

(二)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要求

改革开放至今,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国内高等教育整体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离建设国际一流高等教育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高等教育的规模扩招与整体的办学水平亟待提高;建立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高等教育发展对新时期的高校党建工作提出新要求与新挑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有助于高校以新战略应对新挑战,以新思维解决新问题,以高效的组织学习推动高校的优化发展。

(三)发展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诉求

高校要担负起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任,实现大学功能的拓展,确保高校中各级党组织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的思想,夯实学校科学发展的思想与理念基础,坚持不懈地深入调研新情况,发现新问题,积极学习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理念、新方法,提出新举措,充分发挥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师生、凝心聚力、促进和谐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功能。

(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有效组织学习,这是实现党员全面和谐发展的时代诉求。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可促使高校党员干部、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秉持科学的学习理念,形成健康向上的工作与生活作风,坚定远大理想与信念。通过有效的组织学习,可以让党员干部、师生“在学习中研究,在工作中成长”,实现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实现组织内知识的共享、融合与创新,切实促进每一位党员的全面和谐发展,保持每一位党员的先进性,以求真务实的状态,投身教育改革大业中去。

二、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蕴含

要以现代大学所应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职能[2]为基本要求和出发点,清醒地认识高校党组织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

(一)组织学习中要坚持党组织建设目标与学校(院)发展目标的有机融合

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坚持学校发展目标与党组织建设目标的融合与统一[3],而不是互为阻碍、互相扯皮。院系层面,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要把党的组织建设与院(系)发展实践紧密结合,与学科专业科学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党建工作要紧密围绕教学、科研、管理及社会服务等实际工作开展,以实现党建与学院发展相互促进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学习机制,坚持组织学习与个体学习的统一

个体学习是个人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符合高校党员师生特点的主要学习形式[3]。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学习和团队建设成为高校等各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因此,要积极探索把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在教学、科研或社会服务的团队或组织上来,让党的组织建设与教学科研相融,以便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与示范带头作用。要不断激发学习型党组织中自我超越的内在学习动力、健全和完善有效的组织学习与管理机制等。要逐步创造条件,把党员的学习培训和理论教育纳入到学校制度建设的整体规划中,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实现党员学习常规化、制度化、专业化、团队化,实现由单一个体学习向有效组织学习的转变,为打造高效的教学、科研团队提供组织动力与保障,从而推动学校工作的整体创新推进。

(三)以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基点,实现务虚学习与务实工作的结合

知识创新传播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求,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的时代使命,也是高校引领先进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切实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学习研究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以组织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出发点,把开展党的政治理论学习与对工作的战略谋划结合起来,抓准党的建设工作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切入点。把组织学习作为持续创新的原动力,把高效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永续进步的“助推器”,不断地增强高校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意识与能力,从而承担起“创新型人才培养、尖端研究创新、高水平社会服务,以及特色化文化传承创新”的新历史使命。

(四)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深刻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

当今,互联网构建成了全球性知识网络,学习环境、条件、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相应带来教育内容与方式等革命性转变,信息技术革命对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党的组织建设,要适应时代要求,深刻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下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规律,要建立能够为广大党员进行组织学习和信息交流的设施和环境,使学校各级党组织及广大教职员工党员的信息、意见和建议等,可以通过简化的组织结构和高速的网络传输,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1],使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要坚持党建与教学、科研、学科等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使高校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最终实现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总目标。

三、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创建党的学习型组织也成为党在新形势下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破解新课题的重要切入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明显实效,但也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制约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注重形式,缺乏实效性

许多党员干部简单地认为,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就是办班讲课、看书读报,有什么好新鲜的呢。虽然说,高校时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学习,如课堂理论学习、课外活动学习;教职员工学习、学生学习、领导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传统意义上学习,只是任务型、运动型的学习,个体化与形式化的学习,其本身并不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经环节,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意义“大相径庭”。多数情况下,并未发生组织学习,更不必说通过学习而产生的创新、创造、创意。换句话说,若一个组织仅有表面化、形式化的“学习”,而未产生创新,那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强调,把学习转化为生产力,是有效的组织学习,通过“组织的有效学习”进而产生的“整体效益”,产生“1+1≥2”的效应。当前,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转型期,凭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已经难以胜任当前教育创新的重任,而我们目前的学习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研究不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索。

(二)把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等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热点话题。许多人误以为,只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标签换一下就行了。他们往往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当做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新形式”,或曰“新花样”,认为是“换汤不换药”等。这些观点是非常狭隘、偏颇的,是对先进的学习型组织理念的误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最起码的是要把党的精神和思想及时传达到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去,但许多人误以为这就是学习,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的任务,这就把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划上等号了。高校党员干部要明确认识,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不是一回事,不能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沦为“简单的读书念报”。在实践中,由于不少教师和党员学习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对于能促进工作的学习内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还由于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工学间矛盾突出,甚至认为理论学习与个人的工作和业务没有直接关系,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都是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中不容忽视的现象。

(三)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应当说,建立学习型组织源自于企业自身,发自于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应当是一项自发、自主的有生命活力的创造性工作。但在当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把创建党的学习型组织当作一项短期的应景工作来做,许多时候呈现的是“一阵风”“运动式”的学习,似乎“风刮过就完事了”,形成了一种外在强制性的学习机制,而不是一种内在诱致性的学习机制。对高校来说,要坚决改变“一阵风”式的组织学习与行为模式,要切实站在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要以提升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切实加强学习的自主性、针对性,真正实现创造性的组织学习。

四、提升地方农业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对于地方农业院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是缺少学习,而是缺少有效的组织学习,缺少有创造性的组织整体学习。要真正形成有效的组织学习,必须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要以全新的学习理念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效果

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树立正确科学的理念,主动接受新观念,吸收新知识,把学习当成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时尚,带头将推进实际工作、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养与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学习中求创新[4]。党员领导干部及广大师生员工要树立全员学习理念,全身心投入学习,抓住机会、创造条件学习,营造开放共享的学习氛围;要树立全程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努力做到事事、时时、处处学习,坚持“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虚功实做”与“实践学习扎实有序”的有机统一;要树立团队学习理念,使党的组织成为党员干部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和团结奋进的战斗堡垒,成为党员干部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园地,让广大师生员工在组织学习中不断交流和碰撞,进而产生高于个体的集体智慧,形成强有力的学习组织效力,提升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与组织效能。

(二)要细化内容、优化机制,实现党建与学校工作的有效对接

地方农业院校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不断丰富和优化党的组织建设的学习内容,对学习内容要有新认识,从注重业务、专业学习到政治、业务、教育管理的综合学习[5]。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的头脑,要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要以深入学习把握农业产业发展的形势与技术动态,以及学习掌握高等教育发展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经验为切入点。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5]。致力于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发展建设的全过程,形成带着问题学、带着使命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良学风。

在此基础上,还要切实做到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学校、学院(系)战略发展相结合,把加强基层党建与促进广大师生员工、党员干部的发展成长相结合,把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相结合,把深化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农业各专业的学习相结合,形成党政工团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全力提高农业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水平。真正发挥地方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切实完成好服务地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

(三)要开阔视野、集聚力量,实现农业高校的发展战略转变

农业产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应有地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传统农业行业“小、散、软、弱”等天然特点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相应地在农业产业的发展上、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科教结合人才培养上也难以逃脱“小、散、软、弱”的局面。

农业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正可以为“有效的组织学习、团队学习,实现抱团创新、集群发展、跨越发展”搭建平台,以一个又一个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带动一个又一个农业院校的基层学术组织的成长成熟与壮大发展。可通过院部、学科、实验室及人员等各种资源条件的优化整合,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再设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新的科研“增长极”。必须以超前理念、开放视野、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审视创新驱动发展农业方式的新转变。要站在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上认识农业创新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6];要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的高度上,谋划农业科研创新、优化农科教结合人才培养、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要主动融入农业产业战略联盟,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培育国家级创新团队,积极培育国家级实验平台、国家级特色学科、国家级优质的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真正实现“以高水平的(农业)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农业)高等教育”[2];要真正担负起“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大任,切切实实成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农业科研创新的“发动机”、农业新技术的“孵化器”、高端农业产业人才的“贮备库”,新农村建设文化的“策源地”,为现代农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总之,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既有利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提升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也有利于弘扬大学精神,营造追求真理、推进知识创新的浓厚学术文化氛围。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一定要发挥自身学术文化组织的优势,运用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全力推动高校工作的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7],不断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大发展。

[1]王建华,吴映清,任心甫.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2):74-77.

[2]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_sdzx/2011 - 04/25/content_22604972.htm,2011 -04 -25.

[3]刘川生.坚持学习服务创新,加强高校基层党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3-35.

[4]陈达云.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EB/OL].http://www.sinoss.net/2010/1210/29172.html,2013 -04 -22.

[5]温景文,王淑娟.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与思考[EB/OL] http://www. qstheory. cn/dj/jcdj/201211/t20121121 _195268.htm,2013 -04 -23.

[6]何云峰.农业协同创新: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契机与时代使命[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2-06-09(11).

[7]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01):4-9.

猜你喜欢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清华党组织公开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