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陕北山区居住区聚落空间的营造设计——以延安某小区为例
2013-08-15黄研
黄 研
现状分析
1.区位分析
新一轮的《延安市总体规划》制定了将飞机场迁移和将东关作为延安市未来的城市中心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该小区与东关北岸片区建设区隔河相望,位于西神铁路以南,北接罗柳路,东西紧靠山脊线,地形起伏崎岖,用地建设条件紧张,是典型的河谷型片区。[1]
该片区是延安“一河两岸滨水绿廊”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安对外交通联系的窗口。作为延安市未来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小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吸引大批在延安创业的各种人士在此置业、休闲和度假。
2.基地现状用地评价
该基地内以混乱的农村自建房为主,周围为山地,自然地形中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交通便利,小区幽静闲适,相对独立的环境,内部宽大绿地的美景,造型典雅的设计,先进完善的配套设施,形成一个集居住、消闲、娱乐为一体的居住小区。
规划理念
本小区规划力求为居民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小区的室外环境进行研究和处理。充分利用小区曲折的道路系统,借鉴我国传统造园手法,创造许多景点,在行走中显现每一个景观,步移景异,形成不断变化的景观序列,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立足环境优势,发挥区位优势,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把生活小区真正融入自然环境之中;以人为本,注重满足舒适、安全、方便、私密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提供高品质的市民交往空间,为居住者创造出宁静、闲适又方便的建筑环境,一个生机盎然尺度宜人的绿化庭园空间。
规划设计
1.规划结构形态
小区一条南北向的交通轴线与三条生态绿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北组团由L型的交通主路加三条生态绿带组成空间骨架;南组团相对独立,以中心绿地为核心。三条生态绿带把山体绿地自然地引入城市中,为小区也为城市的景观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生态绿化带自然衔接了高层区和多层区,在小区内部形成优美的景观环境。在北组团的入口规划了一组公共建筑,以半圆形的小广场为中心,安排了会所、超级市场,地下车库等既方便市民生活又由外向内形成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的过渡。
延安市区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常有寒流出现,气温升降快,变化多;夏季气候温热,干旱、雨涝相间;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临;冬季寒冷干燥,风雪稀少,持续时间长。所以应充分考虑主导风向、日照以及排洪泻洪的要求,中央以沟内河流为主导的生态绿化带能作为夏季主导风的宽大通道,为小区居民提供凉爽的夏风,建筑朝向应该尽量根据日照方向和中央生态绿化带科学布置。
2.景观设计
本小区规划力求为居民创造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小区的室外环境进行研究和处理。
行政、市民广场建成后,从广场上能欣赏到高低错落的建筑景观,北部小高层的居民也可远眺广场,二者相得益彰,既形成了富有变化的小区景观,也丰富了城市空间环境。
3.小区绿化系统
绿地分为院落绿地、休闲绿廊步道、中心景观绿地三级绿地系统。形成两轴、三片、多散点的绿化系统。
院落绿地,适宜学龄前儿童使用,这里靠近家门,无机动车干扰,大人看得见,较为安全。绿化以草坪为主,配以灌木、少量造型优美的乔木。规划设计上考虑为年长的老人和儿童设置专用场地,与穿插到绿阴间的坐凳、石桌、沙坑、铺地等设施成为一体,有着亲切宜人的生活氛围。
休闲绿廊步道:贯穿南北的绿廊与主要步行道路有机结合,并形成视觉景观通廊,南部北部各设一处中心绿地,使小区内部景观空间较为开阔。结合步行休憩道路,局部拓宽路面,设置了雕塑、广场、儿童综合游戏场、网球场、小型活动器械,构成生动的社区文化氛围。
小区内的绿化对外部环境的作用至关重要。树种选择应以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四季常青为原则,少量采用一些形态优美、具有色、香、味的花木。
4.节点设计
利用贯穿小区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把园区院落空间及公共空间的景观连为一体互相渗透,从而形成园区点、线、面组合起来的完整景观体系。
5.增近邻里关系,实现“归属领域”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交往范围和交往空间也产生明显变化,居住的私密性加强,而邻里交往减弱。
在规划设计上采用弱化大尺度组团空间,强化半私密空间的手法,淡化组团,突出院落,营造宜人的尺度空间。利用建筑的围合,形成半开半闭的交往空间,在轴线上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序列和景观序列,有收有放,节奏感强。
6.小区道路交通组织
延安市目前私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快速增长,居住区内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一个问题。重视人车关系的处理,合理进行室外步行和活动场地的系统组织,把握居民活动和交往规律,通过“人车分流”就可以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休憩空间。
结 语
陕北山区自然条件差,地质不稳定,经济发展落后,居民生活水平低,居住条件差,在这一区域进行居住区建设的范围较少,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
[1]张贵凯.延安市东关延河南岸功能区定位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