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化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3-08-15赵夫鑫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国防信息化思想

王 宾,赵夫鑫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一直没有停止对我国“和平演变”,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我们争夺青年学生,我国大学生还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通过网络途径,利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侵蚀青年学生,反和平演变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因此,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已经成为当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国防思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国防思想面向实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几代领导人都是在坚持和继承一脉相承的国防思想,指引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毛泽东提出,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务必树立国家利益观。在国防建设过程中,采取积极防御国防战略。还特别关注国防的现代化问题,并一直坚持人民国防观。

邓小平强调,越是和平时期,越加强国防教育,把国防教育作为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措施。特别增强公民的忧患意识,激发公民爱国情感,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稳定,实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还指出国防教育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而且抓好青少年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国防教育发展方向是立足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

江泽民指出,国防教育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措施,而且还要牢固树立全面科学的国防观念。强调国防教育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居安思危和富国强兵观念,还有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和军民团结观念。

胡锦涛指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新的历史起点上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提高我军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有效解决军队建设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习近平在视察广东战区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国防教育中面临新安全威胁

(一)非传统安全威胁

非传统安全又称新的安全威胁,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过的安全威胁。主要是指近些年发生在战场之外、逐年突显的安全威胁。相对于传统安全威胁而言,是指除了政治、外交和军事冲突之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形成的威胁,当今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非安全因素的威胁,影响各国安全。

(二)文化安全威胁

文化安全是信息化时代又一构成要素。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外来文化不断涌进我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利益需求日益多元化,当今的中国在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发展对“90后”大学生思想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一发展趋势对我国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挑战,多样化的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行为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信息安全威胁

21世纪信息革命时代,随着信息化发展和网络技术发展,网络信息领域所产生的安全问题,对世界各国安全形成巨大的挑战。这一信息化社会,任何国家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带来巨大变化,当然信息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而且我国国民信息安全意识相当淡薄,尤其是90后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各个方面都与网络密切相关,很容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没法对西方信息进行分辨,更加缺乏理性分析和把握。

三、加强国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以国防教育为载体,通过组织大学生军政训练,提高大学生国防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

(一)高校国防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1.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国防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

2.国防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要求。国防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各种素质,有利于增强国防观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二)加强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加要求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增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观念。

2.越是在和平环境和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更应加强国防教育。因为长期和平环境已消磨人们的意识,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过分追求物质,会淡化国防建设的责任感,舒适的生活容易让人忘记国防安全的警惕性。所以说高校国防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3.青年学生是思想逐渐成型时期,更要加强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这一特殊时期,注意培养国防安全意识,引导青年学生茁壮成长、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顺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1.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需要大量大学生兵源,加强国防教育就变得更加重要。可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有些大学生参军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更强,对国防安全意识缺乏准确的理解,为此更有必要加强国防教育。

2.高校加强国防教育,为国防建设提供新军事变革的专门人才做好储备,而且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也将取决于高校能否提供更多的知识创新高素质人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推进国防建设的迫切需求。

3.高校加强国防教育,也是为国家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坚实的保障。未来的战争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的,我国经济社会尤其需要和平环境,所以在在当今,再强调国防教育都不为过。

四、网络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做好国防教育对策建议

(一)高校领导要强化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高效国防教育工作开展,关键在于主要领导干部思想认识是否到位。领导干部有了很强的国防意识和观念,势必会加强该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是国家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高校加强国防教育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二)要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

为加强国防法制建设,国家先后制定了《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对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教育作了一些原则规定,但是可操作性不强,缺少强制力和约束力,而且高校执行的力度不便于控制,加强对高校执行情况的把握,就要建立更加详尽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使其落实到位。要使高校国防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握当今大学生思想动态,结合时事进行国防教育,并制定日常课操作的机制,以求形成科学规范的国防教育制度,制度是确保高校国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

(三)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

在教育目标上,高校国防教育要从传统的关注大学生技能层次向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方向转变。在教育方式上,国防教育要从入学集中教育向在校全过程教育转变。在教育手段上,要应用现代传媒技术,结合当下时政形势,加强国防教育。高校应专门设立国防教育教研室,还要充分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他们在讲述时事政治科目或研究某一方面问题上,都有一定建树。还应整合高校相应行政部门,通过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常管理,将国防教育工作做到细微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要充分发挥高校社团主体作用

要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社团自治功能,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在其活动过程中,开展相关的国防教育工作。尤其是“90后”大学生群体,不喜欢说教和灌输,更愿意在维护自己权益前提下,接受喜欢的教育,就要借助学生社团这一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国防教育,比如演讲、知识竞赛、辩论赛,读报分享,观看音响资料,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尤其是在组织社团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发挥骨干社团,特别是党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打造高校信息化的平台,运用网络阵地,拓展教育渠道和空间

90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网络一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等很大程度上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运用信息化的平台开展国防教育,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网络已经成为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渠道。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的特点,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举行时事点评、微博和博客互相交流,随时追踪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开展相关的国防意识培养和教育,并做好积极沟通与引导。运用网络沟通交流时,要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能够解决他们的困惑,这样的教育才具有吸引力。

[1]陈太一.浅谈信息化战争[J].信息化工程,20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Z].

[3]李卫衡,刘新庚.试析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4]曾蓉.国防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德育价值[J].教育园地,2009,(1).

猜你喜欢

国防信息化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月“睹”教育信息化
国防小课堂
思想与“剑”
月“睹”教育信息化
国防小课堂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