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3-08-15陈兴胜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体育

陈兴胜,高 冶,刘 辉,刘 艳

大学教育归根到底是要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体育院校教育也随之不断的更新和调整。未来体育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应当有什么样的要求,在知识领域、业务能力、素质结构等方面应如何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体育院校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 培养模式构建的动因

1.1 高校教育改革大背景的呼唤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被赋予的职能就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基本运作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预测各专业类别的招生数量,然后对他们进行专业化教育,再进行对口分配就业,这种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一直被奉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正统模式。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视野狭隘,缺乏迅速适应社会新环境的能力,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高校这种“统一”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当今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快,人才培养已成为社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因此,必须走出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教育体系制度创新,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也是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1.2 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

自1998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日益增多,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造成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市场博弈模型告知我们,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不同质的市场,就业者面对的是彼此间相互隔离的就业面和就业空间,同专业毕业人才越来越多,传统固守岗位就会越来越少,这需要毕业生扩展思维,放逐眼光,走出固守的就业面和就业空间,如:随着现代体育社会功能的不断扩大,社会成员的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健身行业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显。此外,科技信息时代带来了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的人才也不计其数等,这些市场变化要求体育教育人才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提高职业水平。

1.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围绕人才培养,体育院校多次组织教学大讨论、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实践创新等活动,为促进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与社会现实的人才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1.3.1 人才培养方式过于单一

知识单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般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学生年龄偏小,大学四年仅学习本专业,对其他知识涉猎较少。因而毕业后往往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目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是既懂体育类,又懂科技、经济、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体育学专门性人才。因此,目前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这种社会要求。

1.3.2 缺少实践能力

不能快速独立承担具体工作。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反馈情况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吃苦敬业精神较强,技能素质也较高,但多数毕业生到实务部门工作后,至少要三、四年后才能独立处理相关事务和承担重要任务。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存在一些欠缺,实践能力不足,对相关实际事务缺少解决方法。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向高层次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大障碍。

1.3.3 对新兴领域的知识知之较少

社会发展非常迅速,新兴领域与行业不断出现,比如体育休闲业、体育商业、体育投资业、体育收藏业、体育产业管理、体育各类健身业、体育康复业、体育知识产权等领域。解决这些领域的事务需要各类相关前沿知识,掌握这些知识的体育人才恰恰是社会最需要的。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新知识的吸纳能力有限。体育教育应以高级体育人才为培养目标,但高级体育人才不等同于学术研究型人才。体育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体育人才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因此,面对社会需求的变化,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着力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2 培养内涵及国际借鉴

应用型人才教育是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相对于理论型人才教育而言的。应用型体育人才教育是种专业性的通才教育,其概念应放在确定的培养层次与科类来理解,不应简单理解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体育教育专业应用性人才应既关注学生系统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储备,即体育专业素质的塑造,为学生未来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以能力为本的教育,即体育师资能力培养与训练,尽可能将己有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能适应当前与未来社会发展与变化的应用能力。

应用型体育人才教育具有学科的复合性、通用性、前沿性、差异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给予很大的借鉴和启示。如:目前英国、美国、加拿大等高校都实施的“三明治”模式,又称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这种模式教育的基本结构是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合作。学校作为教育活动主办方,学生作为用人单位的雇员,用人单位作为雇主。学生与用人单位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它受市场而不是受学校的支配,学生是在完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经受锻炼,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合作教育多半采用市场运作方式,主要特点是1年3学期,工学交替,也就是三明治,有厚有薄。厚的三明治学习2年,工作1年,然后再学习1年,由于是学分制,学生学习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薄的三明治每1年3学期,分成理论学期(academicter m)和工作学期(workter n)交替进行。学生的工作自己找,学校为学生寻找工作提供方便,并进行一定的审核。很多学校设立类似“合作教育与职业咨询部”,机构中大部分人员是从企业招聘来的工程师,为学生牵线搭桥,邀请雇主到校内召开供需见面会,把劳动力市场引入学校。这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推动学校课程设置和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突破性改革。这种模式,这种教育使得这些学校的学生深受社会欢迎,因为他们在毕业时己经有大约1年左右的工作经验,走上工作岗位能很快胜任工作。

3 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取向

体教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能够从事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体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通用人才。因此,体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3.1.1 突出的职业适应性

突出职业的适应性,主要反映在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专业方向设置、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教学方式方法和实践环节安排等诸多方面都考虑了职业实践的实际要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做好到实践中工作的思想准备以及符合社会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因此,学生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职业实践的要求,在社会竞争中争得首发优势。此外,除了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外,使他们还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

3.1.2 一专多能型的知识结构

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通常采取通识教育加专业特长和素质教育加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式,专业方向设置上采用“一专多向”,课程设置上采用“主—子模块”的设置形式,教学内容安排上打破学科壁垒,采取专业基础与专门化课程“集成联动式”的组合,目的是培养专业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的人才。

3.1.3 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

通过入学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就业指导等对学生灌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使其在校期间能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社会实践的进行就业准备,毕业时对就业就会有明确定位,不易出现不切实际的就业想法,对事业发展的期望值也适中,有利于轻松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并脚踏实地的工作。

3.1.4 与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

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服务方向为全国不同省、市等地方的各级单位和学校。我国地域辽阔,且是多民族国家,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结构特征等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相当的经济、社会、文化、地域自然和科技背景知识,在实践工作中能与不同社会文化相融合,能全面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背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

3.2 培养模式的结构

3.2.1 培养目标定位与规格要求

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只有认真分析当前人才需求市场,紧密结合体育院校办学特点,才能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形成自已的特色目标。

首先,从办学类型来看,体育院校应属于教学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办学定位。体育教育专业不是培养“高、精、尖”的研究型人才,是培养有理论、懂管理、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要从体育教育自身特点出发,以社会体育向多元化体育人才需求为方向,科学设置和调整学科和专业,坚持市场导向,这是体育院校生存的社会基础和存在空间。

其次,体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见图1)。知识结构上,主要表现在基础宽厚,专门化方向精深,专业+特长模式。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上,突出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能力结构上,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要求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素质结构上,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生存和发展。可见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能力与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图1 应用型体育人才的素质结构

3.2.2 培养内容

培养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载体。搭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内容创新的关键,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学科布局结构上,按照科学设计及坚持标准的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抓住体育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融合潜力,构建体育学科新的创新点,力求形成培养特色。课程体系构成形式上,以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主线,主张组建模块式结构,可创建“通识基础+专业提高+综合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方法上,采用理论和实训交互的方式进行,实施学、产、研相结合,学校与行业、部门或单位合作培养的方式。人才质量评定上,可以科学合理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标准,可以采用“过级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各类专业资格证”等评价方式,做到方式合理和标准具体,更好地体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能力的具体要求,具体培养内容见图2。

图2 应用型人才培养内容结构

3.2.3 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实践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首先,体育院校要创造一流的培养条件,高起点的建设教学和学习条件,确保第一线教学的需求;其次,要建立有效的课程教学的管理体系和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力求做到教学与考核每个环节都有新举措,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再次,营造优化人才培养需要的适宜的教学环境,一方面坚持开放办学,协调所在地方政府共建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形成有利的外部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建设优良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生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整体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

图3 培养过程的基本保障

3.2.4 非教学培养途径的安排

1)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认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与社会联系异常紧密,必须掌握相当完备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应付将来职业岗位实践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清华大学刘西拉教授将人才的知识结构概括为基础解析层次、专业解析层次、社会解析层次三部分,其中,基础和专业层次可以更多地在学校培养和训练,而会解析层次的知识则必须到社会中,融入社会生活中才能解决。另外,利用学生假期时间,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要精心设计,做到有任务书、有布置,有指导,有讲评、奖励,使学生也获得调查研究方法的知识和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也可以部分缓解课时量紧张的矛盾。

2)开辟第二课堂活动。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可根据专业的特点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时间上,主课堂在学时安排上留有余地,为学生提供开展第二课堂的自主支配权和有利条件;在活动内容上,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格局;活动的方式方法上,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考虑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组合,特别是采用团队活动的形式,既可实现个性互补,协作攻关、模拟现实,又可锻炼学生的组织答理能力。尽可能地提供多途径的发展和锻炼机会,使学生在共性发展基础上,培养出个性优势和特长。支持和扶植各种形式的学生专业学术、研究团体。在科研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质疑精神和科学态度;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启发学生心志,丰富知识面;针对专业、年级特点,有计划地组织文体、科技、演讲、征文等,特别是与专业培养有关的课外活动,如:辩论会、模拟听证会、数模竞赛、设计竞赛等,使参与者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加强院、系、班各级学生自律组织的建设,使学生通过在其中任职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在学校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由物质环境与非物质形态的思想、意识形态、行为准则、道德习俗等共同组成,反映学校的整体面貌和特色品位的各种要素之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是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师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个性影响非常大。所以,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培养框架中,采取各种措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导校园文化发展,使之对学生的能力、品质、意志、道德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小结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既是学术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在保持原有的办学传统和基本特色的同时,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体育院校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应用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教育是一种专业性的人才教育,而不应简单理解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应用性人才应该既关注学生系统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储备,即体育专业素质的塑造,为学生未来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更是以能力为本的教育,即体育师资能力培养与训练,尽可能将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能适应当前与未来社会发展与变化的应用能力。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具有突出的职业适应性,一专多能型的知识结构,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等特点。

[1] 陈兴胜,周贤江,唐宏贵.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

[2] 陈兴胜,方世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策略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

[3] 高 治,王 兵,陈兴胜.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2).

[4] 孙义良,王 兵,周贤江,等.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5).

[5]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体育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