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招商引资的社会化途径
2013-08-15奉海春陈爱民
奉海春,陈爱民
(梧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系,广西 梧州 543002)
后发展地区通过承接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引进新的技术、管理方式和资金,进而壮大工业经济已成为后发展地区普遍采用的发展方略。而招商引资则是后发展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途径。作为广西的东大门梧州市,具有百年工业历史,拥有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工业基础,因此在这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备受关注。梧州招商引资实践表明,政府和企业是梧州招商引资的主体,商会和行业协会在其中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十七大报告指出,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这意义上,在政府和企业之外,商会应该在梧州经济的发展与招商引资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学习十七大有关精神的基础上,分析了梧州招商引资中所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根源于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而商会则是其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梧州招商引资模式
招商引资的实质是某地政府或企业为了促进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行为。招商引资通常表现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因此企业是招商引资的载体,招商引资是通过企业的活动来完成的,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和意义。但政府在其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角色。政府往往通过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建立市场管理机制,来保证市场运行的有效与稳定。比如,2007年梧州市政府实行市经济委员会与市招商促进局合署办公制度,同时设立市中小企业局、市人民政府投资投诉中心和市外来投资服务中心等管理机构,负责全市工业发展、工业经济运行调节、招商引资工作和受理投资者投诉及服务协调工作。①而在招商引资管理机制的建立上,梧州市规定,国外独资经营企业的成立,需要完成以下流程: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书,外资企业章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董事会成员及正副总经理名单,外方的资信证明、商业登记证、身份证、办公(生产)场地证明、法人代表相片和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的书面答复等程序。②二是参与者角色,即政府直接参与招商引资活动。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投资往往会遇到信息不足、风险、诚信等问题,但是凭借企业自身却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政府的参与来为企业的投资与合作提供相应的信息、保证可信的承诺和降低风险。梧州市政府为了满足企业的需要,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向各地发布信息的方式来为企业的投资与合作提供信息和想应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组成专门的小组到发达省份招商引资。
二、梧州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梧州的招商引资“和其他兄弟城市相比,与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奋斗目标相对照,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产业转移大项目非常少;二是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三是引进的产业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四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关键问题得不到快速解决”。③梧州招商引资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梧州产业承接的顺利进行,因此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寻求其解决之道是梧州的当务之急。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做决策时都需要一定的相关的信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根据有关理论的推论和东部产业转移的现象的总结,认为东部的部分产业会向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但是政府形成公共决策和具体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时需要与之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的信息,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信息;企业投资偏好信息;企业的其他信息。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进行投资时需要的信息包括:一是政府的相关投资政策信息,只有了解了政府的政策信息,企业才能相应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以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二是合作企业的相关信息,如果企业的投资需要与其他企业合作,那么企业还需要尽可能地获取合作企业的相关信息,以降低合作风险;三是投资地的其他相关信息,比如,投资地的人力资源价格、运输成本、土地价格、文化等信息。企业和政府,都面临着庞大的信息量,而且新制度经济学揭示,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为了获得当前的利益,他们都倾向于向对方提供对自身有利的信息,这无疑加大的相对方的风险,由于本身能力的有限,是无法收集到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此这往往会导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梧州的招商引资带来了两个重要问题:企业的投资困境和政府对招商引资管理的困境。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拥有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管理企业等广泛的权力,与企业相比,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政府与企业虽然签订了明确各自权利与义务的投资协议,但是政府所具有的侵害企业权益的潜在能力,使得企业在做投资选择时就需要预期政府未来行为信息。但企业能力的有限和未来信息的不可预测性,使企业根本无法对政府未来的行为进行有效地预测。企业之间可信息的充分交流是企业展开合作的基础,但是企业彼此都倾向于掩盖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和提供对自己有利信息的行为,使得合作企业双方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来收集相对方的行为信息,以此抑制相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企业往往很难完全收集到彼此的行为信息,而使得企业在投资时采取观望态度。另一方面,面对着企业复杂活动而产生的大量行为信息,凭借自身力量,政府无法收集到企业所有的行为信息,使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投资活动。因此,政府与企业都因无法收集彼此的当前和未来信息而使企业和政府为它们的投资和引资活动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这导致政府和企业在投资项目上采取观望态度,直到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才能做出相应的对策,使企业和政府都散失了最好的投资时机,给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导致梧州工业项目投资效率低的根源。也正是风险的存在,企业不愿投入大项目而承担过大的风险。
三、商会建设:解困之道
综上所述,梧州招商引资困境的根源在于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因此破解梧州招商引资的困局在于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相应的组织,建立相应的组织来实现彼此的有效和有序的互动,以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政府与企业之间和企业之间所建立的组织既承担着政府部分管理活动,又承担着为企业服务的责任,但是这种组织不是行政组织,也不是纯粹的商业组织,而是具有社会性特征的组织。而这一社会性组织则是商会,通过商会的建设来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以使梧州的招商引资更顺利地进行。我们把政府与企业和企业之间建立商会的过程称为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从这意义上,梧州招商引资的社会化过程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招商引资管理的社会化;二是企业引资的社会化。
招商引资中的管理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管理;二是对政府的管理,主要是抑制政府的违法行为。政府凭借自身的力量无法有效地抑制招商引资中的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政府就需要商会来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商会能够解决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比如,企业的机会主义问题、企业的诚信问题、企业的投资意向信息等;另一方面,商会是非政府组织,不应该占用政府有效的行政编制和事业单位编制,不需要政府来承担组织运行的费用,而且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则可以利用商会的力量在抑制政府的违法行为,以达到对政府的有效管理,并且企业可以通过商会向政府表达利益诉求。
从企业关系角度来看,企业为了能够详细地了解合作企业或其他企业的行为信息,就需要建立商会组织来为企业的投资活动和其他商业活动提供相应的信息,和降低商业风险。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商会了解合梧州的某行业或领域投资信息、投资条件,评估投资效果等;另一方面,商会可以抑制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为企业提供风险资金,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注释:
①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梧州市经济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A].梧州市政府,2005.
②申请外商投资企业应提交的材料[E].梧州市长洲招商信息网,http://www.changzhouqu.gov.cn/zryz/tzcx.htm.
③彭振新:抢抓机遇加速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汇报会作出部署再掀产业项目引进新高潮,梧州日报,2007-9-29.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