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现状、原因及对策

2013-08-15王淑英孙克俭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大学生

王淑英,孙克俭,郭 岩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与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深化,生态文明继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及工业文明后逐渐步入公众视域。生态文明是“人及其社会通过生态化的社会实践方式,在处理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社会)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1],它重构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路径,生态文明教育“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2]大学生是生态文明未来建设的主体,其生态文明素养直接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因而对其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一般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原则,采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培养其生态文明素养,并使其自觉遵守生态系统的原理,积极通过生态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具体内容包括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情感、养成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习惯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能力等。[3]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剖析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解决之道。

一、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

为充分反映我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笔者于2012年6-9月对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及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60份,最终保留1085份,有效回收率为90.42%。[4]调查结论如下:

(一)生态文明认知状况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知不是很清晰(20.30%的调查对象从未听说),尚处于较浅层次的水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高(67.21%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常重要),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对于人类走出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多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82.41%的调查对象认为生态文明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尚未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之于国家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总体而言较为欠缺,且二元化结构明显,即与日常生活关系较密切的相关知识知晓度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仍属于“自我保护型的环境意识”。[5]

(二)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已经觉醒,但还不够健全。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差异显著,存在人类中心主义(19.65%的调查对象)、生态中心主义(18.86%的调查对象)和生态平等主义(61.49%的调查对象)三种生态伦理倾向,尚未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大学生对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生态事件关注较少,认为与自身关系不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仅仅停留于表面,不能将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内在标准;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生态文明相关专业(如环境工程、生态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略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相关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学校的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略高于未开设相关课程学校的学生。

(三)生态文明行为状况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但还存在缺位现象。生态文明意识相对“超前”,生态文明行为滞后,生态文明意识还没有内化为一种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大学生缺少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其生态文明行为以“偶尔会做”为主,坚持“一直做”的较少。大学生中既存在保护生态环境勇于担当的积极环保行为,也存在对生态环境漠不关心消极观望现象(71.32%的调查对象面对他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选择“不赞成那样做,但不会上去劝阻”,15.46%的调查则认为与自己无关)。导致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滞后的原因之一则是严重的消极从众心理(73%的调查对象),由于其不愿被他人视为异类,从而放弃自己正确的环境认识和积极的环境态度,没有采取积极主动保护环境的行为[6]。部分大学生还未将生态文明意识直接转化为生态文明行动(49.14%的调查对象从未参加过任何公益性环保活动),观念与行为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四)生态文明教育状况

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知识的途径较多(报刊杂志和宣传栏占39.61%;网络占23.50%;广播电视占13.46%;学校相关课程占9.43%;讲座、报告会占6.76%;社会实践占7.34%),但较为零散;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一定的认知度,但后者尚未成为大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接受度、满意度并非很高(54.22%的调查对象表示“一般满意”;15.6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满意”,没有调查对象表示“很满意”)。一些高校没有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课程、讲座,使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较少,且流于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二、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般认为,导致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原因可分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高校因素及个人因素四个维度。社会因素主要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氛围并不浓郁,相当数量公众的思想仍停留在经济发展优于生态保护的阶段;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及政策并不健全,无法为其提供支持与保障。家庭因素主要指部分家长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不高,生态文明行为欠妥,无法言传身教,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生态文明观。在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下,即便家长自身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由于其多关注子女的学业教育,其他方面则注意甚少,也难以积极主动地对子女进行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体制落后。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且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直接效益,各高校普遍重视程度偏低,处于专业技能教学以外的边缘地带。各高校通常仅有零散的教学管理措施,并未形成系统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机构与教学机构不够健全,对教师授课的考核与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不尽科学。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着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则更低。第二,教学内容落后。一方面,国内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国内外与之相关的理论资源非常丰富,但经过现代化改造的与当下实际相结合的教材非常少。另一方面,多数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从属于思想政治课程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与时间受到一定局限;受传统的学科划分模式影响,少有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渗透也较少。第三,教学方法单一。现行教学方法主要为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难以得到生态文明情感的提升,而浓厚的生态文明情感恰恰是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的坚定前提。即便在课堂教学中,也以讲授法为主,少有讨论法、探究法、观摩法等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接受效果不够理想,满意度也较低。第四,教师专业素质较低。由于生态文明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晚,专业研究的老师数量较少,现有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多由思想政治老师兼任,部分老师自身的相关知识结构并不完善,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向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双重道德人格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消解作用。[7]道德人格指“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8]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双重道德人格则指个体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影响下所形成的内在人格与外在行为相背离的道德困境。双重道德人格中断了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重要过程,使人们一方面接受正面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却没有自觉将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双重道德人格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认同的消解和对生态文明行为教育动力的消解。之于前者,双重道德人格使得生态文明的意识教育无法成为内化的思想信念。大学生一方面表现对教育观念的认可和接受;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道德辨别力和盲目迎合世俗,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之于后者,部分大学生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仅仅存在于意识层面,生态文明行为失去动力支持。双重道德人格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正确生态文明行为的选择,弱化了生态文明行为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完善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管理体制完善主要指教学管理体制的完善,包括教师队伍的配备、课程的设置、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对学生学习的考核等。例如,明确校院两级的职责,理顺行政关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生态文明教研室,定岗定编,培养稳定的师资队伍;除专职教师外,还可聘请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作为教研室的兼职教师。条件尚不成熟的学校可以将生态文明教研室置于思想政治教研室之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对学生学习的考核则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由于生态文明教育除了知识教育以外,还包含大量的道德教育和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因此对其考核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通过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对生态文明教育形成正确的导向作用。广义的管理体制完善则指整个学校内部应营造一种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学校应通过各种措施鼓励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的行为,惩治与之相悖的行为,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在校园日常管理中力行节约、采取生态友好型行为;为校内公益性的学生组织提供一定资金支持等。

(二)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与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在思想教育部分加强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引导,注重价值引导与价值认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奠定正确的思想意识基础;在道德教育部分主要开展一系列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强化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的制定和道德模范事迹的宣传;法律教育部分以生态环保法为切入点,通过传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及法制意识。[9]第二,设置独立的生态文明课程。如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现已开设《生态伦理学》一课,课程涵盖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国内外生态问题现状及解决之道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在生态文明的专业教学中,应尤其注意其思想渊源的梳理。生态文明思想渊源众多,流派繁杂,既有西方的动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又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万物平等,既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又有科学发展观等思想。教学中既应注重继承性,又应注重现实性,通过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实现其现代性转换。第三,向其他课程适当渗透。如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的内容,从而间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在中文系的专业课中,发掘具有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作品,从中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赋予人类的意义,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10]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除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还可以视情况采用生态伦理典型示范法、生态伦理“两难选择”教育法、生态环境熏陶法、生态伦理互动式教学法、生态伦理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11]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现阶段生态伦理“两难选择”教育法采用最少,但若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方法是指“利用和创设一个与环境有关的道德两难选择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环境道德认知失调,激发其积极思考、独立探索,使他们不断发展和建构新的环境伦理观……实现环境道德内化的教学方法”。[12]在课下教学中,应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以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学院结合自身的生态特色,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进行现场考察,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学生深入林区、林管局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宣传、生态文明行为等活动,从而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

(四)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的提升包括专业素质提升与道德素质提升两方面。专业素质的提升不仅包括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还包括其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一系列且定期的专业培训、教研室内部交流、校际交流、观摩课、讨论会等不断扩大视野,更新自身知识。在师资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对生态文明研究较深的学者、官员等为兼职教授,来校开展讲座,弥补校内师资力量的不足。道德素质的提升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教师授课时应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的人文价值取向与伦理道德关怀;另一方面,教师不仅仅是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生态文明教育的践行者,教师应当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积极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调查显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其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时多侧重于高校教育,提出从完善管理体制、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素质四个方面改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然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不仅仅需要高校教育,更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应各方多管齐下,才能臻至理想效果。

[1]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对生态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5-9.

[2]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78.

[3]张美弟.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15.

[4]王淑英,孙克俭.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分析——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49-51.

[5]崔建霞.公民环境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81.

[6]彭新波.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及心理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2-124.

[7]郭岩,王淑英.从双重道德人格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完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1).

[8]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刘春兰,王淑英.浅析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途径——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J].林区教学,2013,(1).

[10]杨迪,王淑英.加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J].青年文学家,2013,(1).

[11]陈晓东.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路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5-23.

[12]徐蕾,颜炳乾.美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2):44-47.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大学生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