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以真为美”的美学追求
2013-08-15张明芳间蓉蓉
张明芳,间蓉蓉
(1.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2.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我国电视剧从诞生之初,便呈现出强烈的“以真为美”的美学风格。从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到九十年代热播的《渴望》、《贫嘴张大民的辛福生活》,再到近几年播出的《士兵突击》、《金婚》等,不难发现现实题材电视剧一直是电视银屏的宠儿,从未离开观众的视线。每年都会有大量描写现实生活的电视剧与观众见面,占据着电视剧播出的半壁江山。现实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深受观众喜爱,主要是因为这类电视剧讲述的是观众身边的故事,贴近现实,带给观众最“真”的美感。
一、中国美学的蝉变
中国古代的传统美学是写意的美学,追求意境的营造。中国古代对于“美”的塑造是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精神层面的意境世界,即所谓“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当中将意境解释为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1]。总而言之,中国的传统美学不在意一笔一划的将现实生活完全刻画,而是更多的追求精神层面的体悟与升华。
纪实美学的奠基人是前苏联电影大师维尔托夫,他认为纪实的美是“未经人为艺术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美”,换言之便是美即是生活的真实。“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其“唯物史观”的哲学思想也深深的改变着中国的美学观念。尤其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文艺理论深刻的影响着那一代文艺工作者。毛泽东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提出“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完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理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以真为美的美学观念得到了延续。
纪实性美学最初在我国的电影当中显现出来,在最近几年随着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的成长,我国电影当中的纪实性美学风格得以回归和发扬。在贾樟柯的电影当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明显的纪录片风格的痕迹。在电影《小武》当中导演用最淳朴的镜头语言记录下最真实的生活图景,让观众直面现实中的苦难,从而忘了形式感的存在。导演用活生生的人和活生生的事去吸引观众,不露痕迹化身无形,将写实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我国的电视剧创作是从电影中脱胎而成的,电影当中纪实性的美学风格也自然而然的延续到了电视剧的创作当中。在电视剧的发展历史当中,创作者没有放弃用最真实的生活图景和最真挚的人性情感去接近观众、打动观众。而这种“以真为美”的美学取向在现实题材电视剧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虽然这些电视剧中的故事都是虚构,但是它们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剧中人物的情感也都是人最本真的表达。如《北京在纽约》是对在国外实现美国梦的中国人的励志故事的谱写,《金婚》是对一代人五十年风雨情的图画,《蜗居》是对当代80后都市生存压力的镜像映射,在这些电视剧作品当中,观众都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享受到纪实的美感。
二。“以真为美”的现实题材电视剧
现实题材电视剧从诞生之初,就一直秉承着“美即生活”的美学原则,致力于将最真实的社会现实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置身于这种虚拟的真实当中,亲身感受剧中生活的魅力、情感的真挚、思想的深刻。现实题材电视剧以生活为美的美学追求体现在其创作的方方面面。
从技术上讲,现实题材电视剧用最朴素的视听手段再现真实生活图景。摄影机的记录是电视剧真实的最直接来源,从卢米埃尔兄弟的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开始,摄影术的纪实性就得以显现,而这种纪实的美感也是影视最大的魅力之一,这种真实再现的美感是文字、绘画等其他艺术方式难以给与的。但是摄影术的这种真实再现的美感并不意味着创作者就此处于被动,只能是单纯的记录而没有创作,恰恰相反,由于蒙太奇剪辑技术的出现,电视剧创作者对于生活场景的再现有了自我的选择与组合的创造,并借此带给观众丰富的审美体验。在现实题材电视剧当中,创作者往往将这种主观的创作隐藏在生活真实的背后,尽力将生活的美客观的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现实题材电视剧当中,画面多以固定机位、固定景别的镜头为主,摄影机鲜有运动。在影视欣赏当中,运动镜头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但是摄影机的运动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但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秉承“以真为美”的美学原则,展现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即使在充满戏剧冲突的场面也不让摄影机作出任何评价,让观众自己去感悟生活。
在叙事方面,现实题材电视剧用最细致的笔触描绘世间百态。现实题材电视剧大多采用全知性叙事视角,这种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减少了创作者的主观痕迹,增强了故事客观性和真实性。除此之外,现实题材电视剧大多采用线性叙事的结构方式,简洁的剪辑风格。在现实题材电视剧当中,故事的发展一直是按照时间顺序缓缓道来的,没有花俏的蒙太奇组接,创作者只是耐心的、安静的给观众讲述故事。将线性叙事结构作为叙事的主干,使得冲突的因果关系成为故事情节组织安排的基本依据,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时空的统一,从而保证故事生活的真实性。电视剧《金婚》采用编年体的形式,每一集为一年,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文丽和佟志五十年的婚姻故事有条不紊的讲述给观众。其中没有跳跃,没有回切,却如同现实生活一般温和、有力。
现实题材电视剧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范。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由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活有着无法预见的丰富性和偶然性。比起对于重大事件的刻意记录与感怀,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中最为大量的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美的事物的审美感兴。日常生活又是蕴含着不止息的生命力的。在看似杂多的、无逻辑的日常事物之中,外显的是蓬蓬勃勃的生命感。由感兴方式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基本上都呈现着鸢飞鱼跃的生命气象的;而这种生命气象,又是来源于作品所从来的日常生活事象的”[2]。现实题材电视剧正是抓住了日常生活当中这种鸢飞鱼跃生命气象的艺术作品,在现实题材电视剧当中,观众可以重新审视生活中被忽视的细节,重新品味这些生活琐事中蕴含的生存哲理。在电视剧《蜗居》当中,女主角郭海藻在宋思明给予的光鲜亮丽的物质世界中迷失自我,舍弃了与小贝最真挚的爱情,丢失了最纯真的青春。郭海藻绝对不仅仅是电视剧的创造,她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在都市当中,有多少像她一样的女孩在物质、拜金的世界一步步的走失、丢掉自我。
在主题方面,现实题材电视剧用最深刻的情怀关照现实。虽然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对生活客观式的真实再现,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实题材电视剧便没有创作者的思想体悟、情感表达。恰恰相反,在现实题材电视剧当中创作者将他们对生活最深刻的感悟、最理性的思考隐藏在最质朴的视听语言与叙事话语当中。07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表面上看是讲许三多从一个“龟儿子”成长为“兵王”的成长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背后是作者对于人应该如何面对生活、应该以何种态度去度过人生的精神思考。在剧中创作者一直在为观众树立“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信条,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不仅仅是对于友情的不舍、对于集体的追忆,还有对生活的坚韧、对人生的信仰。这部电视剧留给观众的绝不止步于一个许三多的励志故事,还有“不抛弃、不放弃”、坚持理想、过有意义的人生的生活态度。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对于生活、生命深刻的体悟与思考同样体现着“以真为美”的美学风格。创作者传达给观众的主题与思想都是来源于现实,都是他们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生的真切思考。他们给与的生活哲理不是虚无缥缈的,是能够扎实的落在现实的土壤当中的,能够直击观众内心,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的真诚、给与观众最真切的生活感悟。
结论
现实题材电视剧最大的“美”在于“真”,它用真实的现实故事、真挚的人物情感、真切的生活感悟去打动观众的真心,让观众在再造的现实生活当中发现遗失的本真。虽然创作者为观众讲述了形态各异的故事内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角色,但是这些故事和人物都遵循着最本真的生活规律,带给观众最真实的审美体验。现实题材电视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镜像呈现,让观众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影子,让观众在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真正达到“美即生活”的审美境界。但是这种“美”的感受绝不止步于生活图景的再现,它还蕴藏在作者对于生活真谛的传达,对于生命哲学的探讨。就像观众所处的现实生活,是一个深邃、复杂的世界,需要人们不断的体悟、探寻、思考。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生活给与的“本真”美感既是脚踏实地、扎根现实的生活体验,又是站在高处、审视自我的精神思考,这种生活带来的美感是多层次的、多维度的。这种美就像生活一样,看似平淡如水,但却回味无穷,正所谓“美即生活”便是如此。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张晶.日常生活作为艺术创作审美感兴的触媒[J].文艺争鸣,2010.
[5] 韩燕君.纪实的美与美的纪实[J].声屏世界,1996(6).
[6] 张雷.纪实美学在中国的发展[J].探索与争鸣,2004(10).
[7] 百度百科:日常生活审美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829942.htm.
[8]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 张晶.日常生活作为艺术创作审美感兴的触媒[J].文艺争鸣,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