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路径
2013-08-15柯心
柯 心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1620)
一、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及立法缺失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不对称理论已成为经济学家建立理论模型的基本前提,并被广泛用来解释现代金融市场的现象。在金融商品交易中,由于其特有的属性,信息不对称现象相比较其他商品交易更显严重,而由此引发了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同于一般消费者的问题。金融消费者区别于一般的消费者,也区别于银行客户、投资者、投保人等概念,是指为满足个人和家庭需要,购买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公民个人或单位。
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基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适用性并不强。从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法律法规来讲,它是针对一般商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如何保护消费者权利的专门法律,在金融消费过程中的适用性并不强。二是“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未被金融立法所采用,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作为金融监管目标未正式写入法律之中,对监督管理机构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的职责规范不够明确。三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金融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机构的行政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层次较低,影响政府机构的执法效果,不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
二、次贷危机前后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格局的变化
美国过去30年信用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管制放松,因为当时政府对这些信贷产品基本上不监管。危机爆发前的数年来,金融监管者基于“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基本判断,过于信赖新型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力,放任金融创新的过度发展。[1]在2008年开始的这场严重国际金融危机中,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强金融消费者之保护,无论是部门设置还是立法颁布,这些对于消费者保护所显现出异乎寻常的重视发人深思。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问题上无一例外的途径就是加强金融监管,而一反历史上经济衰退时期放松金融监管的做法。通常而言经济萧条导致市场机会减少,资金流动速度变缓,金融市场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而萧条。而国家为了活跃经济,拉动增长,除了在经济上扶持(如巨额资金注入股市)之外,往往会在管理层面有所松动,最明显的就是放松金融市场的监管。而所有这一切对于克服危机、使经济持续发展都具有直接或潜在的危害。
次贷危机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方面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立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在任何情形下都不会发生根本性动摇,那就是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底线,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应对经济危机时才会无一例外的都加强了金融监管的力度。这种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给我国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启示。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
参考美国的做法可以发现:金融监管在传统上以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为主旨,保护“经营者主权”。从20世纪末,消费者保护逐渐进入监管者的视野和金融监管的目标体系中,“消费者主权”也开始取代“经营者主权”。尤其是此次次贷危机之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成为各国稳定金融市场的重要步骤。美国华尔街此番监管改革中,消费者保护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可见危机后,金融监管的终极目标所在。从另一方面看来,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也离不开金融法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是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金融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一国金融机构可以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在其他国家纷纷采取严厉措施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中,我们最终会因为缺乏明确的、高标准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而使国际市场上的金融欺诈服务、信息不透明的金融产品流向中国。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维权会很困难,还会发生与立法完善的发达国家的金融消费者“区别对待”的现象。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其理念在于金融业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这会给提供者利用信息优势欺凌盘剥消费者提供渠道和机会。消费者的利益如果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保障,则会动摇公众对金融业的信心,危及一国的整个金融体系和经济,因此,金融消费者保护应为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石。
(二)宏观审慎为我国金融监管的原则
审慎监管原则是市场监管法的宗旨和要求,以保证市场体系的运行安全,防范市场风险为目标。其定位于一方面尽量由市场机制解决市场问题,监管要避免给市场带来较大的震动,另一方面也需要保证监管秉持审慎态度,使监管空白尽可能地缩小。[2]宏观审慎监管原则是在一般审慎监管的基础上,金融市场的安全监管具有宏观性、目标性和原则性。
传统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监管模式缺乏应有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创新活动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环境,其弱点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新兴的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模式强调以概括性的原则作为主要的监管依据,其既能够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又能够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并培育监管对象的创新能力。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模式实现了公共目标和商业价值的融合,代表了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方向。[3]
原则监管模式并非要求完全以原则取代规则,而是旨在提升原则在监管规范体系中的地位,使之在建立和发展监管标准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并最终以监管目标的实现与否作为监管评价标准。一方面,原则是制定规则的依据,现有的规则细化和明确了原则所确立的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对于某些事项,即使原则所确立的监管标准尚不十分明确,也不再制定规则来解释原则的要求。除此之外,原则可以作为独立的执法依据。英国金融服务局认为,原则本身就是一种监管规范,金融服务局有能力并且也的确在单独依据原则采取监管措施。原则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没有具体法律法规可参照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监管范围,从框架上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寻求了可能性。
(三)完善金融法作为金融监管中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依据
为了规范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可以将证券市场中的股票持有者、债券持有者视为金融消费者,从强调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转变为规范证券中介机构等金融服务者的行为。但是,更应该看到股票持有者作为公司股东的身份,债券持有者作为公司债权人的身份。为了保护中小股东、公司债权人的权利,在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中已设计了股东大会资本多数表决制度、类别股份表决制度、累计投票表决制度、派生诉讼制度、董事信义义务制度、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公司债权受托管理制度等。而且,关于这些制度公司法、证券法已经发展了成熟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集体行动理论、不完备合同理论等。因此,在资本市场中,我们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无需完全摒弃既有的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理论与制度,代之以金融消费者身份去保护。这也是美国在此次金融监管改革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并没有削弱 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监管权力,资本市场中投资者保护的主要职责还是交给了SEC和CFTC的原因之一。进一步说,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对于现阶段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具有现实的、可操作的意义。
回观我国金融法律法规,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消费者保护的金融法律数量少且规定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尽管许多金融立法都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首要立法目的,但在措施上不够具体。二是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部门规章数量众多,内容相对具体,但是,有的规章与上位法冲突,或者是同等效力的规章之间相互重叠交叉。目前我国的主要金融服务产品包括存款、保险、基金等,涉及诸多金融分业领域。各分业领域对金融消费者权利的规制原则及具体内容不尽相同。
针对我国金融法律法规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不足,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一是提高立法层级,尽快制定和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除去现有立法中矛盾重复的规定,提高立法层级,完善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民事责任的规定。比如制定《个人信息保密法》,用以明确个人信息特别是金融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范围,加大对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惩罚力度,禁止个人金融信息被用于法律规定以外的其他目的。二是根据不同行业金融消费的特点,在部门规章中制定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条款。三是严格规制格式条款。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方式之一就是金融机构利用格式条款,剥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免除其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因此,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应强化对格式合同的规制。监管机构应制定与推广格式条款范本,避免金融机构各自制定格式条款,不合理地剥夺消费者的权利。并且应加强对格式条款适用的检查,对使用格式条款的不当行为予以纠正。
[1]代 兵.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吴 弘,胡 伟.市场监管法论——市场监管法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刘 轶.金融监管模式的新发展及其启示——从规则到原则[J].法商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