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价值实现——兼论概论课中的信仰教育

2013-08-15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信仰马克思主义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湖北 咸宁437100)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行进。让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就是要充分发挥其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作用,从而使思政课主阵地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彰显。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结合的可能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由此可以看出,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但是,“所谓教育就是有意识的文化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活动,“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3],这种属人性质的内化过程不可能脱离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文化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通约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他们在接受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它已经超越了任何民族和区域,但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事物的个别属性之中,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具体的民族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就无法得以体现。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哲学基础。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中,其实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时代气息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梳理。所以,二者的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事实上,二者还具有现实意义上的通约性。“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生根。”[4]概论课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过程中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和发展的过程。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价值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了大量的内容,作为主渠道的思政课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也是思政课教师在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政课厘定了教学原则和方法

1.言传身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言传身教涉及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涵盖因材施教和率先垂范两个方面,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起源于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实践中,在教学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5]60,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孟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认为“教亦复述”[6],由于环境和个人素质的区别会造成才能上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汉代董仲舒则有“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7]的论述,意思是说只有因人而异,教育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南宋的朱熹在总结前人尤其是孔子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他被看成是明确提出“因材施教”四字的第一人。明代王守仁认为“因人而施,质异也;同归于善,性同也”[8],主张教育的主要目的即在根据不同人的个性,培养有差异的独立人格。明末清初王夫之认为人性不同,才智各异,应扬其所长避之其短,“教死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行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9],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竭尽上达之旨”。思政课在本科和高职院校中设置的差别,正是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差异出发所做出的规定。

率先垂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榜样的身先示范作用,是通过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使受教育者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想情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最终落实到实践行为中去,从而得到教育的目的。广大的思政课教师正是要“修己安人”,以期在以身作则的教学中带动学生。二是环境的熏陶影响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让他们在直观上受到感染和熏陶,中国传统思想教育家很早就意识到这种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必择乡,游必就土”的观点,也出现了“孟母三迁”的佳话。各高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之中,心灵得以陶冶和净化。

循序渐进则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道德的进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道德的教育应遵循这一规律,讲究内容上的层次性。《周礼》规定,乡学课程为“乡三物”,小学设“德、行、艺”,大学则是“三德、三行、六艺、六仪”。朱熹也提出“小学学其事,大学穷其理”。王守仁撰写《教约》一文,对社学每日的功课和教学做了明确的规定:“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10]。在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小学阶段的公德教育到中学阶段的国情教育再到大学阶段的“三观”教育,这一套完整的教育培养方案,清晰反映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知行统一”的教学方法

“知行统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人通过“自省”的方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外化”成具体的实践行动。孔子十分强调道德的认知与践行的统一,他认为“知者不惑”,注重“学”对于“行”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他指出认知的最终目的在于践行,“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5]351。孟子将“智”定义为“是非之心”,与“仁”、“义”、“礼”并列为四种最根本的道德,强化了“知”对“行”指导作用。他还以谷熟比喻仁德的践行:“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亦”,以此强调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更需要实际的行动。荀子对知行统一的关系做了更为深入的论述,他认为“行之”高于“知之”,知的再多却不去行,道德也是会陷入困境的。在思政课不断进行改革的今天,许多高校都将实践教学环节作为突破点,并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运用理论知识去了解社会,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道路。

(二)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政课输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几千年来沉淀的精髓即优秀传统文化更是高校思政课的现成教材。具体而言,包括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恪守“自强宽厚”的民族精神、信奉“整体至上”的国家意识以及强调“内圣外王”的人生取向等基本精神。笔者在此仅分析上述基本精神中蕴含的有关“信仰”的概念和内容,以期在高校概论课中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更具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人大的刘建军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信仰的精神和相应表达信仰的概念。”[11]首先,“信”。“信”反复出现在古代各种文献典籍之中,是一个与信仰不尽相同的概念,“信”更侧重于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信用和诚信,信仰则表示人对于主义、宗教、某人或某人的主张极其的相信和尊敬。但由此却可以看出,二者又是十分相近的——它们都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之上。另外,“信”在文献中本身是个多义性的字,它的其他的用法含有信仰的意思,例如《论语·子张》中“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由为有?焉能为亡?”,此处的信指的是对道德追求和践行的始终如一,与信仰坚定性的特征完全契合。再比如《论语·颜渊》中“民无信不立”,这里的信是信任,是中国式的信仰。其次,“忠”。“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最初指人真诚的态度以及对事尽职尽责,后来专指君臣关系。“忠”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早期还是往后的含义,忠之于自己的对象,是矢志不渝的,而这正体现了信仰稳定性和专一性的特征。在“忠”被定格为臣对君的卑尊关系后,这种绝对化的无条件的单向态度,极为符合信仰对于“信众”的要求。再次,“敬”。“敬”既是言语态度,也是敬拜的行为,它与信仰的共同点主要体现都呈现出内心虔诚的状态,并有相应的外在表现。最后,“诚”。“诚”是古代的信仰概念。《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之者也。”此处的诚就是“择善固之”,意即选择并执著地追求善,“诚为信仰,亦即择善固执、契而不舍之意”,很显然,诚与信仰保持着内外化过程中的一致性。

(三)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提供了契机

当前,高校思政课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上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学生活跃的思想动态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存在是导致这一情况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文化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但另一方面,文化领域的杂乱无章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地位。因此,面对大学生在成长时期出现的混乱和迷茫,高校思政课必须摆脱传统说教的模式,打开新的视界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及环境并对现有的方法体系做出反思和检讨。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之所以是自古迄今唯一没有灭亡、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和民族,至少是同自己的优秀的人文精神密切相关”[12],时至今日,所有中华儿女仍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将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正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共识。高校思政课在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时,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标准进行考量,只有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使它们在自身品位和精神上保持不变的同时,又始终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达到一致,换句话说,就是让大学生们在不断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对国家和民族有更深切的关注,对所处的时代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形成更坚定的民族信仰,也唯有如此,思政课才能不辱使命,取得显著的成效。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价值实现

(一)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就整个高等教育的大环境来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并不够浓厚,应从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环境的角度为其走进思政课积极创造外部条件。

首先,课程设置。就是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这种“硬性”的方式弥补早期忽视传统文化教育所带来的缺憾,让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那些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思维方法、价值取向和审美能力甚至已经渗入日常生活行为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做,既使学生在相对比较熟悉古代文本的基础上能更容易接受用现代涵义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又能使他们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

其次,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之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种潜在的环境是优秀传统文化开启大学生内心之门的钥匙。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章可循,并在大胆的摸索和探求中形成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扩大教育载体,组织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普及和推广活动,让大学生成为主体,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并不是说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硬地解释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是简单地用优秀传统文化去替换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是最大限度地将二者通约性的特征放大,实现其在当代的价值。

如前所述,思政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信仰教育,而概论课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程。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概论课的教学中结合,首要的就是要对二者的理论框架及丰富内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改变两种现状。

首先,改变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现状。传统文化中有着浩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它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欣欣向荣的复兴,反而长时间在民众中呈现“断裂”的状态,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用“知之甚少”来形容毫不为过,个中原因复杂多样,但高等教育自身应对这一现状进行反思并积极做出补救。目前,不少高校都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举办与此相关的主题学术讲座和文娱活动,以此带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受教育者熟悉并接受教育内容,才能摈弃对传统文化固有的偏见甚至是错误认识,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

其次,改变概论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的现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该课程的全部内容,从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来看,大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缺少吸引力。一来理论性太强,二来实际教学环节的组织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更应该立足实践、以历史发展的视角来全景展现该课程。第一,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共党史的深入挖掘,使其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展现出为大学生多能接受的中国风格。第二,赋予马克思主义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引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旗帜,对于广大的大学生们而言,他们更为关心的是如何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问题,只有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才能使其永葆活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它的力量。

(三)强化思政课教师的信仰

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与教师本身的信仰状况是直接关联的,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课程,单纯凭借理论功底及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是不足以达到“内化”的目的的。前面谈到,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是潜移默化,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接受信仰教育的榜样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进行讲解的思政课教师,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信仰。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系统性强且内涵丰富,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仍在不断地对其进行理论创新,因此,必须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的深,信仰就会越坚定。

其次,要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是鲜活的,照本宣科无法抓住它的精髓,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将自己建立起来的信仰通过有形的语言动作和无形的人格情感传递给学生。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2]刘克利,罗仲尤.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探析[N].光明日报,2012-05-13(7).

[3]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

[4]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90.

[5]孔子.论语:为政[M].李泽厚《论语今读》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6]杜语,朱华.四书五经[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09:74.

[7]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M].上海:中华书局,2011:74.

[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别王纯甫序:辛未[M].北京:线装出局出版社,2012:75.

[9]王夫之.船山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2011:75.

[10]王阳明.教约:箴一首[M]//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45.

[11]刘建军.传统文化中的信仰概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59-64.

[12]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2):5-12.

猜你喜欢

思政课信仰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信仰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论信仰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