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丝震泽水乡

2013-08-15王德才

上海商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情丝范蠡蚕丝

文/丁 翔 王德才

情丝震泽水乡

文/丁 翔 王德才

江南古镇以水乡为特色,旅游好像就是看一条河流,观两岸民房,乘三个轮子的车,赏四栋古建筑,再有品尝五种当地农家菜,最后在导游的吆五喝六中返回家里。古镇游刚开始兴起时,还算有些趣味。但是,时间久了,就那么几个老镇古街旧房,新鲜感褪去,再去游览也无所适从了。一句话,古镇游缺少特色,没有经典,难以持续,精品更寻找不到了。

然而,就在人们千百度寻觅无去处时,在上海西边的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开发古镇旅游打出了一张富有亮点的特色“底牌”。丝绸之路,震泽探秘。让人眼睛一亮,古镇旅游在江南水乡,居然还会有如此贴题,那般亮丽。震泽镇的陆斌镇长曾经反复同我们说:震泽古镇旅游就是用一根丝线串起水乡美景。让游客在别样的蚕丝风情中,认识震泽,赏识震泽。说的多好。

震泽镇离上海100多公里,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太湖南岸古有太湖别名之说。太湖纵横800里,两岸土地肥沃,土质松软,非常适应桑树的种植,更能适合蚕宝宝的生长繁殖。丰富的桑叶脆又嫩,因而蚕宝宝长得胖嘟嘟,所吐蚕丝又韧劲又细长,织出的蚕丝产品质量上乘,震泽也由此被称为“太湖蚕都、江南丝国”。前不久还获得了“中国蚕丝之乡”的称号。

震泽人由蚕丝发家,震泽镇也由蚕丝吸引今古名人集聚。“情丝震泽”,也由此成为外界对震泽的“探秘”之“诀”。因为蚕丝历史在震泽很悠久,要解开这个“秘诀”还真要花一番功夫。

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楚国人范蠡来到吴江。他自小精通韬略,足智多谋,成人后逐渐成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为助越王勾践,策划了留存百世的“胯下求荣”方略,使得勾践在十年内壮大越国后,迅速灭掉了吴国。而功就身退的范蠡竟然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的携美人西施来到太湖边上的震泽,选择了一片芦苇沼泽地,隐居下来,不问政事。

人们至今也弄不明白,富贵满身的范蠡,在辞官出走时一文不带,到了乡间水边,靠什么来维持生活?还要养抚楚楚动人、却无所事事的绝代美女西施?

原来,范蠡陪勾践到吴国“打工”时,发现震泽一带蚕丝业发达,凭借自己在官场多年结交的人脉关系,做蚕丝生意定能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于是,范蠡在湖边造屋筑台、收购蚕丝、远销国内多个城市,生意越做越大,乐的他逍遥无限,携西施,乘扁舟,玩钓鱼,品湖菜。据称是古代第一位在震泽靠蚕丝发财,休闲滋润又浪漫的第一人。据说,那时的震泽,家家种桑,户户养蚕,人人织丝,个个经商,丝绸产业异常发达。大家都认为是范蠡把震泽人带进了“蚕都丝国”,人们为纪念范蠡为震泽蚕丝业作出的贡献,把他曾经亲手筑起的钓台,称为范蠡钓台。范蠡曾经养鱼的池塘也传为蠡泽湖。范蠡经常带西施游览的一座石桥更是命名为思范桥。而范蠡居住的故宅上造了座范蠡祠,方便四方信徒膜拜。

名人携美女,隐居震泽镇,本身就是一桩富有传奇色彩的佳话,而将名人所经历的钓台、池塘、故宅、石桥都以名人命名,在江南水乡古镇中属罕见。而最让震泽人牵挂的是,因为范蠡和西施的到来,使得这座太湖小镇名声大振,人气暴增。蚕丝业也由此迅速发展,小镇也从此名扬四海。震泽蚕丝业因太湖而生,也因范蠡而兴,震泽人感恩古人的远见,繁荣小镇,昌盛丝业,纪念思范,理所当然,真可谓情丝难了,情有独钟。

情丝震泽,由范蠡西施隐居而美丽。延续到今天,成为震泽镇骄傲的资源。如今,震泽有蚕丝业生产企业达200多家,位居苏州市之首,丝绸出口量达到国内出口量的15%以上。前不久举行的土耳其中国丝绸之路国际大会上,苏州五家丝绸公司出席,震泽镇就有三家在现场亮相。可见震泽的蚕丝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重要地位非同一般。

震泽镇宣传办的沈伟荣兴奋地告诉我们:震泽因为范蠡,使蚕丝产业经久不衰,也因西施的到来,让震泽水乡美丽无极限。从古到今震泽的丝绸服饰更以西施做模板,时尚秀华,引领了蚕丝业风情万种。而今,震泽镇投巨资打造的丝绸展馆就有三家,由丝商建造的江南大宅也多达六处。其中有两处还成为国家级保护单位,师俭堂就是一家最具“丝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第一大宅院。

水乡古镇震泽终于有了一根情丝牵动旅游心坎的独特景观。震泽创意的“丝绸之路,探秘之旅”,也由此改变了古镇旅游的定律,变得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情丝范蠡蚕丝
根的情丝
范蠡卖牛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无尽情丝
范蠡还钱
初冬
范蠡故里疏议——从三十里屯遗址的发现看范蠡籍里
忆秦娥·父亲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