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2013-08-15陈延童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关怀人文

陈延童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这是我党首次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提出人文关怀的概念。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文关怀作为一个政治命题提出来,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高校着手运用人文关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已显示出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表现出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一、注重人文关怀更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内涵

从以下几方面来解读人文关怀这一政治命题,可让我们更加准确把握和理解人文关怀及其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充分运用人文关怀的力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一)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武器

从本质上看,人文关怀是对人格的尊重和塑造,是人的生存境遇、生命价值和社会理想的统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2]。人文关怀的真正意义是注重人作为人的生存状态,因此,除了要关注人基本的物质需求,同样要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生存意义、人格尊严、自由意志和精神家园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文关怀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已经从原来的侧重教化发展为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进一步肯定和尊重。人文关怀作为一种精神理念,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让我们重新审视人文关怀所挖掘出来的深刻含义、丰富的内涵,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人文关怀讲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关怀强调多方的和谐,提供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讲究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灌输的工作方法。人文关怀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人际交往关系的仁爱之心,发挥关爱和道德情怀的作用;人文关怀强调对人格的尊重;人文关怀强调交往对象的双向互动。在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中只注重培养听话、服从性的人格,这些做法都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也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多元的兴趣和突出的能力[3]。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了人文关怀的方法体系,不能仅靠自上而下的灌输,而是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并且要在工作中体现多方双向互动的工作理念。

(三)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要关注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个方面,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只强调精神世界的单一方面的工作内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是以尊重人格、关切生命为前提,以改善人的生存境遇、体现其生命价值、达成社会理想的统一为基本内容,[4]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为追求境界的精神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把人文关怀仅仅理解为对人的物质条件的创造和改变,这是片面的。就生存境遇而言,社会物质条件的确是基础,但人的生存境遇还包括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特别是人的精神层面。运用人文关怀的精神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就要涵盖人的文化生活状况、思想状况、心理状况政治发展状况等。

马克思说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把人文关怀放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并非思想政治工作只顾解决眼前问题,而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即以人的独立、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工作内容的。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四)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人文关怀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多维度的协调发展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作为一项精神事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在本质上是契合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人文关怀所构建的就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以人为本。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价值只有回归生活世界,在对生活的关照中才能得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回归生活的主旨就是弘扬对人的生命的关切。具体表现为: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尊重人就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从工作对象的实际出发,尊重工作对象的需要、独立性和自主性,关怀个体精神生活的发展,以引导个体体现生命价值。理解人则体现为全面、深刻地体验工作对象的内心感受,也就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发展人就是注重工作对象潜能的开发,以工作对象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最终指向。因此,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目的的有效途径。

(五)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目的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人得到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立场和观点问题,它是建构在 “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实践,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6]。对人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人。因而,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人文关怀精神的展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人文关怀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目的。

二、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亲和力”一词源于化学和生物学术语,后逐渐引入到社会科学,尤其在心理学、教育学上广泛使用。《现代汉语词典》对 “亲和力”的解释是,两种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的作用力。在心理学上则定义为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7]。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其对象所具有的亲近、吸引、融合的倾向或特征,以及其工作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产生的和谐感、亲近感和趋同感。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人文关怀,学生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更加拉近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其内容、形式、途径的改变了,以人为本的目标是一致的,使两者之间更加贴近,更加亲密,更加亲近与融合。

(二)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更加具有团队精神

由于人文关怀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种说教活动,教育活动需要思政工作者和教育者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因而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更加有吸引力,使他们更能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例如,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会分析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之后对这部分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试比较以下两种做法所得到不同的效果:第一种做法是直接给学生困难补助。对于这种做法,学生们常常没有太多的心得,有些学生觉得不好意思拿,有的学生觉得拿是应该的。第二种做法是建立学生勤工助学组织。通过一些校园岗位,让经济困难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工作,指定老师指导,在助困工作中加注人文关怀内容,这种做法的效果完全不同。曾有学生在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后写了这样一段感想:“勤工人”互帮互助的 “家人精神”给了我许许多多感动,在勤工 “家文化”的感染下,我已不知不觉地活跃了起来,在很多方面产生共鸣,在学习、生活上互帮互助,使我融入到团体中,我的沟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我感受到自己已经慢慢在成长!

由于运用人文关怀的方法和精神,促使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活动之间形成密切关系,思想政治工作逐渐达成一种温馨和谐的局面,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三、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感召力是指人因自身的行为和话语而使他人出于崇拜、信仰或尊重而在思想和行动上追随该人。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用其自身的行动或话语来感化和劝导被感召者,感召者与被感召者之间通常不存在权力关系,而是一种朋友关系。通过人关怀的力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表现如下:

(一)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加接近生活

运用人文关怀力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轻松,工作成了聊天而不是训话。曾有学生在体会中写到:辅导员时常找同学聊天,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还可以为同学目前的困惑进行指导和帮助,这让我们体验到关心,有时候一句话就温暖了我们的心。人文关怀无疑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朋友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者走近受教育者群体之中,二者形成朋友关系。通过朋友关系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朋友的角度开展工作,语言更有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更容易走进受教育者的心里。

(三)教育者更加愿意用行动来影响受教育者,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

感召力不但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时常是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受教育者而形成的,受教育者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才表现为现实的行动。因此,人文关怀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行动,以行动示范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感召力。

四、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把人结合在一起的情感力量。体现了受众成员之间、工作者与受众成员之间的吸引程度,吸引程度越强,成员的团结水平就越高。凝聚力是一个群体的灵魂,凝聚力就是生命力,没有凝聚力便没有战斗力[8]。笔者认为,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的因素主要是其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目的和工作途径等。在校园应用人文关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的印象,浮现出不少喜人的现象。这些新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人文关怀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有凝聚力,其表现如下: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更加吸引受教育者

运用人文关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活动更开放、活泼。例如在学生中设立 “心理健康协会”,这一社团开展关心学生的活动。曾有学生在参加这一社团活动后的体会中写到:社团并不是摆设,我们每学期都会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感受到同学的帮助,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激发潜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从而能为实现奋斗的目标而更努力学习。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吸引受教育者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仅关心学生的物质层面,而且更加关怀其精神层面,这对受教育者来说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三)受教育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运用人文关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例如,在开展 “爱心传递活动”之后,曾有学生写到:我们自发组织收集书、衣服、日用品等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一些协会,如红十字学会组织义捐义卖,把所得都寄给贫困孩子;还有一些班级组织去孤儿院看望小孩,去敬老院帮助老人等。把爱心传递给孩子们、老人们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人们,给别人关怀,不仅会温暖别人也会温暖自己,人文关怀在我们中间自觉传递,把我们凝聚在一起。

因此,运用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工作处处凝聚人心,确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结论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文关怀更是以人为本。在任何社会活动中,只有吸引人,才能引导人,同时,也只有团结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提高亲和力和感召力就能够使社会活动更加吸引人,而增强凝聚力,则能够更加团结人,从而更能实现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因时而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人文关怀效用,才能有效地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凝聚人的智慧和力量,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p35

[2]章羽.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观念支持与内在要求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

[3]刘华才、刘时新 、刘运显、张 廷.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体系的构建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7期

[4]邱焕玲.近年来我国人文关怀思想研究述评 [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p125

[6]黄正泉、王键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 [J].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

[7]刘怀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亲和力初探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

[8]秦晓钟 、田静.高校凝聚力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关怀人文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