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统筹 共享养老幸福——泸州市纳溪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调查
2013-08-15韩荣潘仕彬
■韩荣 潘仕彬
泸州市纳溪区辖12个镇176个行政村,2个街道25个社区,总人口48.2万人,其中农村居民38.9万人。作为全省第三批实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区(县)之一,纳溪区从2011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两个试点”,截至2012年10月,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13.6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领取养老金人数5.9万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4787万元;参保缴费人数4.1万人,征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700万元,享受政府补贴375万元。最近,区人社部门对“两个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调研。
具体措施
领导重视是关键。纳溪区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区相关部门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个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也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区政府将“两个试点”工作参保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镇(街道)、区相关部门,并纳入区政府综合目标考核。
建好平台是基础。一是做好基层平台建设。区人社部门为每个镇(街道)增添了办公设备,开通劳动保障专网,在农业服务中心增设岗位专门经办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业务。区社保局增设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股,实现了管理规范化。2012年,建立了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中心,落实了编制50人。二是落实工作经费。区财政落实了启动经费100余万元,以后每年划拨15万元。从2012年起,该区每年分别给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和区社保局增加新农保基金征收目标考核经费5万元、10万元、20万元,保障该项重点民生工程的顺利开展。
广泛宣传是动力。召开了全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动员大会。区领导、区城乡居民保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领导、镇(街道)主要领导等参加会议,与各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举行了新农保养老金首发仪式,现场为首批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农村和城镇老人发放养老金存折,并举行以此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和政策宣讲。对人社系统工作人员、各镇(街道)及村社(社区)经办人员进行业务、政策集中培训。
掌握情况是保障。建立各责任单位信息周报、月报制度,定期向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报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区政府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存在问题
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尽管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和改进。如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总数远远超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区镇两级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不足,村级工作人员均为兼职且待遇低,难以为农民参保提供较好的服务。养老待遇有待提高。按当前最高标准1000元和最低标准100元分别缴费15年,可享受每月170元和69元的养老金,远低于实际养老的需求。参保政策有待完善。目前该区尚无鼓励城乡居民长期缴费、多缴多得的政策,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不利于城乡居民参保。参保人数有待核准。在区外务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难以统计,16周岁以上在校学生也没有在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中扣除,因此全区符合参保条件的人数统计不够准确。
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下一步应采取以下策略与措施,不断持续深入地推进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经办机构。建议各级成立专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经办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以确保基金运行的安全和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提高待遇水平。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市政府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安排财政专项资金,解决区级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三是增强政策吸引力。为鼓励城乡居民参保和长期缴费,可出台对农民和城镇居民参保缴费累计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缴费,适当增加基础养老金;已领取养老金人员死亡后,其家属可以申领一次性丧葬补助费等政策。
四是抓好转换衔接。希望国家和省上及时出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衔接的配套政策,解除参保人员因身份变动造成不能续保的后顾之忧。处理好参保人员在不同区域间流动接转问题,制定统一规范、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解决不同社保、不同地区之间的基金结算问题。
五是做好信息统计。各村(社区)做好本辖区内城乡居民的基本信息统计工作,准确统计应参保人数,确保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