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方法总结

2013-08-15胡锦标靳芳亮

河南科技 2013年17期
关键词:活性污泥氮磷硝化

胡锦标 靳芳亮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工农业的发展,产生大量污水,在排入江河湖海前必须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出水水质的要求。大量的氮和磷进入水体,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造成局地达伤害。所以,在污水进入水体前,必须去除污水中氮磷.但是许多情况下还不能完美的实现,以致于造成全球性污染。此外,如果可以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回收其中的氮磷,那么不仅废水处理成本会迅速降低,而且开创了氮磷的循环利用的新途径,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1]。

1 水体中氮磷的主要来源

我国水体氮磷污染主要来自日常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及工业生产污染源。生活氮磷污染来自城市人口的排泄物、食品废物和合成洗涤剂。农业生产污染主要是农用化肥大量流失。工业污染主要为食品加工企业、化肥生产企业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化工行业排放含磷废水。此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旅游、航运等也对流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 生物脱氮原理

现行的脱氮原理主要为以传统活性污泥法为代表的好养生物处理法,其主要功能是去除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生物脱氮主要分为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三个过程,在此过程中, 水中的有机氮先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氮,然后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最后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脱氮循环过程。

3 生物除磷原理

生物除磷主要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这些细菌能够在好氧时过量地从外部环境提取磷,并将磷以聚合的有机质形式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除系统外,从而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一般该类细菌在厌氧时释放出过量摄取的磷,恢复其代谢磷的能力。

4 脱氮除磷工艺

4.1 AB改进工艺

AB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新型两段生物处理工艺,即生物吸附-生物降解两段活性污泥法,AB法对BOD、COD、氨氮的去除率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但是该工艺深度处理氮磷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以达到出水水质要求,防止由于氮磷处理不充分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的改进措施包括增加污泥回流装置,提高C源利用率;增加其它方式的C源,充分除去水中氮磷,改进后的AB工艺适用于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在我国污水处理厂中应用较为广泛。

4.2 A/O工艺

A/O工艺即厌氧/好氧工艺,通过聚磷菌在厌氧和好氧的循环实现磷的去除,是最基本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备简单、操作要求较低,但是传统A/O工艺出水水质较差,对水质要求苛刻,无法去除高浓度污水中的氮磷,近期研究表明,分段进水A/O工艺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缺点,有效地去除高浓度水中的氮磷,但其可能会丝状菌污泥膨胀[2],应用方面还有较多局限性。

4.3 A2/O工艺

A2/O工艺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去除和脱氮除磷能力,对于高浓度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处理效果明显,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依然能正常稳定的工作,但其对C源要求较高,脱氮与除磷两者之间的碳源矛盾依旧存在。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倒置A2/O工艺采用两点进水,降低初沉池的停留时间,进水的碳源有机物增加,初步解决了C源不足的问题。此外,该流程还有简洁、投资省、能耗低、整个工艺运行稳定,抗冲击能力强、管理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老污水厂改造[3]。

4.4 氧化沟

氧化沟工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通过污水中的硝化反硝化反应进行高效率的脱氮除磷。近些年,奥贝尔氧化沟(Orbal)工艺逐步发展起来,通过在外沟道中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反应,能有效地减少反应设备的数量和尺寸、氧气的供给、大幅度降低碳源的投加,节省诸多费用[4],以此达到节约能耗,低成本运营的目的。

4.5 SBR工艺与SBR变型工艺

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该方法工艺流程较为简单,脱氮除磷效果明显,适用于大部分常规浓度的污水处理,且运行方式灵活、可控性较强,是我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之一。但其也存在积利用率低、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等缺点,这些不足严重限制了SBR工艺的处理能力[5]。基于活性污泥转移改进后的SBR工艺可以较好地避免上述不足,提高了氮磷去除率,但其设备改进工艺较为复杂,尚且无法大面积应用。

此外,工业脱氮除磷方法还有CAST工艺、OCO工艺、Dephanox工艺、Unitank工艺、百乐卡(BIOLAK)工艺等,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及技术制约,未得到大范围推广使用。

5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污水量排放量逐年增加,江河湖库及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污水的污染,因此,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日趋严格,所以污水处理已不能局限于满足排放标准,更要充分考虑污水的资源化和能源化,朝着最低的氮磷排放量与有效回收利用处理后的氮磷等可持续污水处理工艺的方向发展。

[1]王广伟;邱立平;张守彬废水除磷及磷回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2010,36(3)

[2]单巧利分段进水A/O工艺中试研究2007年8月7日

[3]黄理辉倒置A2/O工艺生产性试验研究2002

[4]麦松冰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改良试验研究2007年8月16日

[5]杨庆;彭永臻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原理与应用2010

猜你喜欢

活性污泥氮磷硝化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活性污泥系统ASM2d模型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MBBR中进水有机负荷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活性污泥系统ASM2d模型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脱氮除碳研究Ⅰ:
植物需要氮磷钾
海水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同步测定的15N示踪法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对管式多孔α-Al2O3陶瓷膜支撑体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不同氮磷水平下AM真菌对棉花的侵染率及氮磷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