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思考——以大庆师范学院为例
2013-08-15刘彰基王世闻
刘彰基,王世闻,马 丽
(大庆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黑龙江大庆 163712)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一项严谨的系统工程。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认真做好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新党员的政治素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重任。因此,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学校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
二、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大庆师范学院2005年发展大学生党员187名,年底在校学生党员为227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62%;2012年发展大学生党员556名,年底在校学生党员为615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5.76%。目前,在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管理力度不够
截止2012年底,我校超过85%以上的学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达7212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积极分子队伍,党校的教学力量明显不足,不能对广大积极分子进行全员培训,培训仅仅针对发展对象,广大积极分子要求参加党校学习的迫切要求得不到满足;党校教学方式单一,还是沿用专题培训、撰写心得等传统方式,不能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手段、活泼的教学方式,对广大积极分子进行教育;个别积极分子数量较大的党支部,一名培养联系人负责多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考察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写实有跑粗、不及时的现象。
(二)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传入我国,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入党动机,具体为:认为“入党可以为自己今后工作打好基础”的入党动机;认为“不写申请书就是不进步”的入党动机;认为受家庭和亲朋好友的推动才递交申请书的入党动机。[2](P.143-144)
(三)发展学生党员结构不合理
截止到2013年6月,学校共有学生党员832名,其中毕业年级学生党员443名,占学生党员总数的53.25%,三年级学生党员304名,占学生党员总数的36.54%,一二年级学生党员仅85名,仅占学生党员总数的10.21%;在832名学生党员中,正式党员仅占27.88%;2013年发展计划中,低年级发展对象仅占发展计划的33.7%,中高年级的发展对象占66.3%。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党员结构不合理,学生党员主要集中在三年级以上,低年级学生党员少;学生党员中正式党员少;中高年级是党员发展的主要群体。
(四)党务工作者力量不足
学校现有基层党务工作者73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39名,党务工作经历在3年以上的有17人。学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与学生管理队伍人员重叠,基层党支部书记几乎都是兼职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少,党建工作投入经历不足,有的党支部书记缺乏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有的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和要求不熟悉、不清楚,有的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这样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还不能够保证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质量。
(五)存在重发展、轻管理的倾向
高校基层党支部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放松了对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教育,不能坚持对预备党员的定期谈话和考察,个别学生党支部的“三会一课”流于形式,不能取得实效,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目标管理考核等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个别学生党员出现“入党前跑步走,入党中齐步走,入党后踏步走”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的形象,造成了学生党员整体素质明显下滑。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面对新形势,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坚持“早启蒙、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
(一)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高校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需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才能保证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各级团组织要做好向党组织推优工作,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注重用先进典型引导,大力宣传党员和党组织先进事迹,在学生中普遍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循序渐进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
1.丰富教育载体。在选派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校政治理论和专业培训的同时,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员大会、党日活动、听党课等党内组织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接受锻炼和考验的机会,给他们分配一定的任务和工作,并进行指导和检查,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2.实行动态管理。党支部每半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依据考察情况,及时调整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二级学院党委定期听取培养联系人的情况汇报,每年进行一次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状况分析,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质量。[3](P.159)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高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高低和思想素质的整体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要依托服务育人、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的全方位参与形式,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核心,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多元价值观冲击的复杂环境,不能一味的对学生灌输某种思想和观点,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在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渗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三)调整发展重心,改善党员发展结构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时要坚持看主流,重在考察思想道德品质、政治素质、进步发展情况、群众公认程度和专业学习情况。要逐步加大二、三年级学生中的党员发展力度。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坚持宏观指导性比例制度,各年级学生所占比例按1:4:4:1进行控制,对大学本科一年级,应适当考虑将已有一定培养基础的、特别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对大学本科二年级、三年级,应列为重点发展时期;毕业年级下学期,一般不再发展学生党员。
(四)组建兼职组织员队伍,充实党建工作队伍
近年来,学校党委先后在退休和退出领导岗位的党务工作者中,选聘了一批政治素质好,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熟悉学生工作,热心党的组织工作的同志任兼职组织员,协助基层党组织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不定期的对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兼职组织员进行党务工作培训,让其了解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发展党员工作流程,掌握工作要求,以此来进一步充实党建工作队伍力量,缓解专职党务干部特别是组织员数量不足的矛盾。
(五)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强化党性培养
通过开展党支部主题活动立项,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切实发挥其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和健康成长的主力军作用。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尤其是要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目标管理考核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从根本上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积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校风、学风和考风的进一步好转。要进一步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要认真考察,严把转正关。看其入党以后是否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较好地发挥表率作用;看其入党时提出的缺点是否已经改正;看其是否积极做好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要通过党内组织生活教育他们,通过党内优秀事迹感染他们,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入党以后,要从严管理,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通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增强党性锻炼,自觉服从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党的纪律,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基层党组织要拓宽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引导学生党员在广大同学中树立威信,发挥表率作用,力争通过发展一个,来影响一批,带动一批。发挥党员包班级、党员服务岗等阵地作用,把更多的学生党员团结起来,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
四、结论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质和量的关系,通过扎实的工作,将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为党的事业打牢基石。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3-07-02.
[2]熊伟.多元社会思潮对“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影响[J].统计与管理,2012,(6).
[3]李霞.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发展党员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