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长输管道建设HSE管理
2013-08-15刘杰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北京100007
刘杰(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北京100007)
一、前言
中乌天然气管道项目起点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终点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过境,双线(A/B 线)敷设,单线长度529 公里。全线共设3 座压缩机站,1 座计量站和1 座调控中心,年输气能力为300 亿立方米。
中乌天然气管道项目于2008 年6 月开工建设,2009 年12月投产通气,历时18 个月,施工高峰期中方及乌方员工总人数达到3022 人。 生产与交通亡人事故、重伤3 人以上事故、较大以上火灾、爆炸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 万美元以上事故均未发生,HSE 管理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完成了HSE 指标。
二、HSE 管理体系建设
中乌天然气管道项目采用合资公司形式, 合资公司与咨询公司签订建立HSE 体系合同,协助其开展合资公司HSE 体系建立与培训工作[1]。 HSE 体系建立包括:掌握合资公司人员HSE知识水平;识别HSE 工作范围、体系结构;任命HSE 体系代表;识别危险源和风险危害因素;识别对生态方面影响因素;对危险源及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组织培训;制订公司HSE 方针;完成公司HSE 管理手册、沟通程序、安全环境培训程序和法律文件控制等程序文件的编制工作。
三、HSE 培训工作
项目组织了各种培训,包括健康知识、交通安全、防恐知识、消防知识、 防震知识、ISO14001:2004、OHSAS18001:2007 等内容。 项目还组织了承包商HSE 培训,包括现场防毒蛇、蝎虫咬伤急救知识培训、 预防中暑知识培训、 防御性驾驶培训和答题活动,发布了事故案例、HSE 管理原则、交通安全等学习材料[2]。
四、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针对乌国具体情况,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 在社会安全风险方面,项目及承包商均在驻地和施工现场配备了保安,在现场营地安装了摄像头,配备卫星电话,挖壕沟、半铁丝网等措施来保证员工人身安全。 项目定期对营地、施工现场安保情况进行检查,定期组织承包商对进行联合安保审计和复查。
对于施工现场高风险作业,如吊装、高空、下沟作业等具有非常高危险性作业,加强作业许可审批和现场的监督检查,并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
五、监督检查,内外部审核
合资公司雇用第三方监理,借鉴国外先进HSE 管理经验,结合当地HSE 特点对承包商HSE 工作进行监督、管理[3]。 Moody的HSE 工程师根据批准的程序文件对承包商施工现场HSE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日报中,在HSE 周例会上讨论、解决,并跟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由于乌国当地管道建设承包商Zeromax 施工现场各项防护措施不符合HSE 要求,Moody的HSE 工程师曾2 次停止其在卡拉库里的穿越工作, 并下达一份NCR。
六、环境管理
项目建设前期,在土地使用招投标阶段,为了保护乌国管道沿线环境, 在乌国法律允许情况下, 减小了管道建设作业带宽度,保护了乌国环境。 中乌项目还制订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指标:杜绝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达到乌国规定标准,并对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制定计划,坚持做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 在对承包商HSE 管理过程中,环境保护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包括对承包商上报的HSE 程序文件关于环境保护内容的审核、到现场的监督检查、督促承包商与当地垃圾处理公司签订合同、 对营地和施工现场有害垃圾进行处理等。
七、承包商HSE 管理
各承包商均建立了相应HSE 体系,成立了HSE 部。 中乌项目加大对承包商文件审核力度和施工现场检查力度, 项目HSE部、监理、承包商HSE 部通过充分配合和相互支持,形成一个从上到下、 分四个层面的HSE 监督管理网络, 即中乌项目HSE部——监理——承包商HSE 部——现场旁站安全员[4]。 中乌项目施工部、 现场安全员和监理现场HSE 工程师每天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八、应急管理体系
中乌项目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 并制订了项目综合应急预案。 开展了多次应急演练,包括在地震或火灾情况下的紧急撤离演练、灭火器的使用以及地震逃生演练。 在压气站场和线路工程现场还组织了天然气泄漏、投产氮气置换、消防、急救等演练。
九、交通安全工作
在交通安全方面,通过每周定期对司机、员工进行安全会议和培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通过带车人对司机行为进行监控,达到避免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情况。 通过给车辆安装行车记录仪和办理司机准驾证, 在车上配备限速表来达到监控与提示司机安全驾驶的目的[5]。
十、结论
中乌项目高度重视健康、安全和环保管理工作,将HSE 工作列为各项重点工作之首,确立了“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环保优先、预防为主”的二十字的HSE 方针,充分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了HSE 管理目标和控制指标的实现。
[1] 邵铁民.HSE 管理—体化管理新思维[J]. 天然气与石油,1999, (4)∶56-61
[2] 国际石油工程建设HSE 知识与操作实务[S].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S]
[3] 欧梦常, 王博等.HSE 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2, (4)∶17-18
[4] 施忠华.石化企业工程项目承包商HSE 系统化监管模式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2006, (3)∶5-8
[5] 陈赓良.对壳牌石油公司HSE 管理体系的几点认识[J].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0, (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