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总结

2013-08-15徐海亮

河南科技 2013年16期
关键词:工作者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徐海亮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1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那么高校作为高等教育这一不可或缺的机构则承担着培养出各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本人作为一名高校管理工作者,文章将表达自己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总结。

2 高校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当下社会的教育系统

当下各高校仍然在安排课程时设置了大量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另外,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成果考核时主要进行书面考试,而非真正的能力测试;整个社会、老师、家长、学生都过分看重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培养出来了很多会考试的学生,真正掌握了技能或者知识的学生少之又少。

2.2 教师的“不务正业”

很明显,当下多数老师在科研方面的“造诣”很深。诚然,科研与教学同等重要,但是科研应高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事实上,部分高校教师却是重科研,轻教学。搞科研给教师带来的好处确实比教学多很多,这种既得名又得利的科学研究毫无疑问代替了耗时费力见效又慢的教学。这就造成了很多教师自己文化很深,但是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却是凤毛麟角。

2.3 新时代来临的冲击

当下,多数大学生的思想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一些学生表现出价值观念扭曲、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等不该出现的思想。

2.4 高校教育管理仍沿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

我国传统教育制度有很多优良值得传承的,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糟粕。一些高校管理工作者未能正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存在着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成果考核体系缺陷问题,未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3.1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是指高校管理工作者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出发,重视人的自身因素,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处处体现人性,尊重人权。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国家管理的重要思想,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为管理的最高境界。以人为本也是各级社会管理事务中所公认的管理理念,既尊重了人权,维护了人的尊严,体现了人文关怀,也能够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教育科研的人本管理,是价值观念、实践规范、理性意识和情感体验的科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实施人本管理,注重和搞好校本科研,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是使教育发展、师生进步的有效途径。教育因为受教育者而存在,管理同样因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价值。所以以人为本是教育管理的核心。

3.2 教育管理的思想转变

3.2.1 教育管理意识的转变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每年高考学生总数持续上升,高校学生随之增长,社会在进步, 科技在发展, 现代化的逐步实现, 首先要求的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现代管理意识,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意识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要适应现代各项管理工作的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思想观念的更新,必定会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管理工作者想要强化现代管理意识, 就要重视培养自身学习能力,善于创新,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 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掌握好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继承和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对管理工作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环节、制度等传统的基本理论,要学习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2.2 全面育人的新思路

(1)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各高校应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这一课程列为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坚持这一门学科的严谨性,加大考核力度。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当下各高校开展的各类文化、艺术、体育和科技类活动都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让大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也可以将思想教育融入到这些活动当中去,摆脱填鸭式的理论思想灌溉,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团体的吸收与利用。

(2)加强改善思想政治教学。加强改善思想政治教学,高校应重视这一课程的开设,并投入相应经费与精力,招收思想教育课程教育课方面的教学人才,带来他们先进独到的教育教学方式,以推进更好思想教育课程的建设。

(3)加强完善教师师德建设。专业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往往是各大高校招收人才的标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榜样,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所以,高校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那么,高校可以通过对教师的职前培训、职后培养、职务聘任等方式不断加强完善师德建设。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进行各种文化教育的前提是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高校建立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真正发挥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加强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通过加强宣传与多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起重视。以此高校教育管理则会更顺畅,更有条理。

(5)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应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各种丰富多彩额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践中得教育,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铺设一条更宽广的路。

3.3 激励机制的建立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波特尔和罗勒尔的激励理论模式这样描述:“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或制裁→满足”。由此,由此可见,激励机制的建立对高校教育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以下我将介绍一些激励机制下可用的方法。

3.3.1 职务激励法

班级职务选择时所用的职务激励法对学生有个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学生对各班委的竞争来体现学生素质,为竞争成功或者为更好做好自身的职务工作,学生会自发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的培养。

3.3.2 信任激励法

信任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它可以是加速个体自信心爆发,从某种程度上讲,自信比努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在老师学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信任于高校学生管理有很好的基础作用。

3.3.3 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期望理论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 。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3.4 教育管理的创新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些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同时,我们又需要适应形势,在继承中创新。高校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根据新形势而改变管理方法,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自己也可积极创新,总结出更适合本校学生的管理方法,与相同工作者交流学习经验,从而不断推进教育管理的创新。

4 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总结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总结,这只是初步的,深入的研究还需要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不断研究。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才能为教育管理界的发展增添更多的新鲜血液。总之,教育管理思想的转变,以人为本的观念,激励机制的运用以及教育管理的创新是当下我们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注意的关键。

1.方江华、李勇:《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2.宋家绪,宋斌.试论教育管理创新[J].甘肃农业,2006

3.周国岭.关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6

猜你喜欢

工作者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爱工作者之歌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