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
2013-08-15谭德林王汝辉
谭德林,王汝辉
(四川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 610068)
1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截至2012年5月,国内有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70所,其中A+类院校4所,A类院校14所,B+类院校28所,B类院校27所[1]。此外,还有30多所职业技术学院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
各层次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对应的教学设计与组织也不相同。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既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2],因此实验实训教学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主要包括饭店管理、导游、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方向[3],其中,饭店管理的实验课对硬件环境的依赖较大,主要是在实验室中模拟饭店、客房的相关操作:托盘、斟酒等。因此,该类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操作室的建设,例如,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模拟茶吧、模拟酒吧、模拟水吧、模拟客房等,将其称为“硬建设”。导游、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的实验课主要有现场讲解演练和在实验室通过相关的软件来进行操作模拟两种形式。例如,通过导游软件来模拟导游讲解、通过旅游景区规划软件来模拟景区规划和设计、通过旅行社管理软件来模拟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等。因此该类课程的实验室建设主要是实验教学软件,将其称为“软建设”。
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5],但其在“硬建设”“软建设”以及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1)许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的“硬建设”无法满足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致使相关的“硬建设”成为了不必要的投入。这不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也造成了学校资金的浪费。(2)“软建设”采用常规的政府招标等方式,使其所购教学软件存在不适合课程实验教学的情况,建设效果较差。(3)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人员流动大。针对以上不足,文中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2.1 “硬建设”依托高星级企业走“新校企合作”道路
随着业内人士意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于是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伴随而来的便是众多实验大楼、实验中心崛地而起,大有要把企业搬进学校的态势,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也是如此。目前许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饭店管理都有自己的模拟饭店、模拟水吧、模拟酒吧、模拟客房等实验室,而且有的建设得比真实的经营场所还好。一些本科院校还将这些实验室对外开放,实行半经营模式。学生除了可以在实验室上实验课外,还可以在实验室上班。这不但让学生学到了课堂上的知识,也得到了实战的机会;同时将实验室对外开放,学校还可以创收。但对于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这样的办学模式真的正确吗?
再好的实验室也不如企业和工厂。特别像饭店管理专业的实验室,纵使建设得再好,也不可能比高星级企业好。本科院校的饭店管理需要培养的是饭店高级管理人才,而不是蓝领工人。一个蓝领工人不需要本科阶段的学习同样可以变得很优秀,但一个饭店的高级管理人才却需要从多方面对其进行培养,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一个高级管理人才所需要的形象、气质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想等,而这些是不可能从一个半经营的实验室里面可以学到的。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饭店管理实验室建设应该依托企业走“新校企合作”的道路[6]。“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本科院校的饭店管理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校企合作”的内容与高职院校不完全相同,称为“新校企合作”。“新校企合作”的基本思路是:本科院校先自主建设一些中低档的实验室,即建设一些可以让学生“练手”的场地,让学生可以在实验课或课余时去实验室练习“基本功”,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校与高星级企业合作,将学生派去高星级企业实习,让学生学习高星级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思想。依托高星级企业走“新校企合作”的道路,让学生有机会提前走进更适合的工作岗位,近距离与高星级企业相接触,为将来成长为一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不但让学校节省了建设高档实验室的经费,也让企业因为有实习生而相应的节省了人力、财力和物力。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硬建设”走“新校企合作”的道路,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三赢”。
2.2 依托课程特点量身定制“软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的实验课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平台使用相应的教学软件来模拟相关的操作,实验室建设主要是“软建设”。“软建设”的流程一般是先由使用单位提交教学软件的功能需求后,再由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政府招标的形式来采购。所购这些教学软件多数是软件成品,综合了国内多数使用单位的需求。然而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院校中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尽相同,因此使用时发现这些软件功能很全面但实验教学实用性不高或者教学软件的功能完全就不符合实验教师的需求等,导致许多实验教师都不愿意使用这些教学软件。这不但使相应的实验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同时也造成了学校资金的浪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在“软建设”时,应该采用定制的方式:相关职能部门在采购教学软件时,不再购买成品软件,而是请软件开发商订做教学软件。在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组织实验教师与软件开发项目负责人及技术人员一起讨论教学软件的具体功能模块,把教学软件的功能做精做细。最后制定出一个符合该课程的实验教学的详细软件需求说明书,再由相关人员去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要经常与相关实验教师进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对于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完全可以委托本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来开发这些教学软件,这不但可以使实验教师和开发者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同时也可以降低教学软件的开发成本和为本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创收。
2.3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重视,相应地也加大了对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视。但许多实验室管理员特别是年轻的实验室管理员都只是以实验室管理岗位为跳板,而不愿意扎根于该岗位,致使实验室管理队伍始终无法科学持久地发展。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由于历史原因,实验室管理岗位更多的是为解决老弱病残教职工或者领导家属工作的一种方法,这使得人们对实验室管理岗位存在一些偏见,实验室管理岗位社会地位低,从而导致许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去实验室管理岗位工作。(2)实验室管理员缺乏专业深造和再学习的机会。当前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很多都是所属实验室专业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当他们走上实验室管理岗位后,却没有得到与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专业去进行深造和再学习,这就导致那些想继续深造的实验室管理员不得不选择其他专业来深造和再学习,但当他们提高学历后却因为所学与工作内容不同而不愿意继续留在实验室管理岗位上。
为了建设一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管理队伍,为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可以分别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解决问题:(1)从观念上摒除对实验室管理岗位的偏见,从实际行动上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在很多高校中,实验室管理岗位不管是在职员等级、还是在职称等级方面,都相应地要比行政岗、教学岗要低一些。如实验室管理岗位研究生学历的职员等级是从十二级开始,行政岗的研究生学历则从十一级开始;实验室管理岗位的最高职称等级为“高级实验师”,相当于教师岗的副教授;而教师岗的最高职称等级为教授。这些差距体现了实验室管理岗位的社会地位不如其他岗位外,使得许多有抱负的年轻人不愿意长久待在该岗位。为了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去除这些差距,让实验室管理员能够摆正心态长期扎根于实验室管理岗位。(2)设立实验室管理专业,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随着教育部及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对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国内尚无实验室管理的相关专业。为了建设一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管理队伍,让实验室管理员能够在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继续深造,完全有必要设立实验室管理专业。
3 结束语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它与理工科、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相比又有很大差别,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如何建设好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室成为业内人士研究的热点。文中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硬建设”“软建设”以及管理队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文中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新校企合作”具体应该怎么合作、如何动员实验教师参与到“软建设”中来、设立实验室管理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等。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以上建议也就没办法得到真正的实施,这将是接下来需要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中国教育发展网.2012年全国旅游管理专业排名[EB/OL].[2012 -09 -22]http://www.edude.net/article-25205-1.html.
[2]史丽娜.高校旅游综合实验室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3(7):86-87.
[3]赵志峰.旅游管理专业性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5.
[4]杨秀平.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48-152.
[5]杨世俊.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32(8):155-156.
[6]唐智彬.比较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7):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