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动式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控中的应用及意义

2013-08-15王秀梅张雅琦

护理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护士长合格率手术室

王秀梅,李 枫,张雅琦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核心部门,在确保病人安全、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手术室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的声望[1,2]。走动式管理就是指管理者不再局限于办公室管理,应该身先士卒,到处走动,是看得见的管理,见效快,容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我科实行走动式管理以来,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2011年11月新成立的医院,手术室现运行1年多,有34个手术间,目前开放16个手术间,第1年手术量超过1万台。护理人员42人,科护士长1人,护士长2人,平均年龄27岁。

2 走动式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控中应用

2.1 手术室三级质量控制 由科护士长、护士长、专科组长组成三级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3]。通过走动式质控,结合自我质量控制,实施双向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双向互动管理水平。

2.2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内容 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围术期护理合格率;无菌物品、器械合格率;压疮发生率;病人满意度。

2.3 方法 明确走动式管理的目标和方式,遵循坚持带着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采取“三个时段”“四个到位”方法。“三个时段”即早上、中午、下班前深入各个部门进行巡查。“四个到位”即病人到位、手术医生到位、用物准备到位、围术期护理到位[4]。

2.4 实施 为了将走动式管理执行好,制定走动式管理制度。“五深入、三服务”是走动式管理的八步曲,做好这八步工作,才能让走动管理行之有效,才能把管理落到实处。

2.4.1 五深入

2.4.1.1 深入手术间 ① 关注手术间内的岗位操作规范,掌握每个手术间的手术进行情况,负责安排每天手术间的使用及接台手术的开展。②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在查对、清点、防护等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关键点着重检查把关。③规范检查基础工作是否到位。检查手术间责任人对手术间卫生、物品、无影灯、手术床的维护情况[5]。④对于急救及突发事件,指挥整体应急工作,按程序启动应急预案。

2.4.1.2 深入病房 到科室走访,去抽查手术相关护理文书的正确填写及医嘱的执行力,与病区护士长在科室协调方面进行沟通,找出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排查容易被人忽视的隐患,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

2.4.1.3 深入沟通 在和病人的交流中了解他们的需求、找出管理的漏洞。了解护士心声,及时给予关心、支持和疏导。谈心做到有目标、有对象。在走动中了解医护人员,建立良性和谐关系,形成强大的科室凝聚力。

2.4.1.4 深入指导 针对新医院设备新、设备种类多、新技术开展多、新人多、发展快的特点,指导护士规范操作,特别是对低年资护士加以指导,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2.4.1.5 深入带班 护士长坚持每周巡回1次,洗手1次,了解工作流程是否合理,通过亲自参与手术,获取信息,了解手术医生动态需求,及时进行调整。

2.4.2 三服务

2.4.2.1 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在工作中将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护士工作的标准,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病人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工作指标,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2.4.2.2 为手术医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设置专科小组,提供专人手术专人配合,提供个性化手术器械,建立医生喜好卡。

2.4.2.3 为护士提供培训及外出学习机会 加强培训指导,并且提供外出学习的平台,开阔视野,使具有不同能力、不同特长的护士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3 评价

3.1 现场医护人员的评价 以现场质控内容作为评价项目,由护士长及手术医生评价,护士长评价占70%,手术医生评价占30%,评价结果作为日常考核的一项依据。

3.2 走动质控记录评价 通过走动,做到质控有检查有记录,将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并汇总,进行追踪,制定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使护士及时了解自己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按照护理管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并与奖金和年终评优、晋升职称挂钩。

4 结果

实施走动式管理质控模式,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了病人和手术医生满意度。采用走动式管理后,手术医生满意度由2012前半年平均每月95.10%上升到后半年的平均每月99.76%。病人满意率由2012前半年平均每月95.78%上升到后半年平均每月99.37%。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00%,技术操作合格率100.0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78%,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05%,压疮发生率0.00% ,病人满意度 >97.63%。巩固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特别是专科配合的熟练程度大为提高,得到了手术医生的一致好评。降低了质控管理难度,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效率。

5 体会

5.1 走动式管理使手术室护理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实施走动式管理质量控制,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进行多方位的检查、控制、协调和反馈。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到了管理,更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了护理安全。

5.2 走动式管理密切了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 走动式管理将沟通放在第1位,强调管理人员要多看、多问、多想、多记、多交流,密切了管理者与护士之间的关系,强化了沟通。走进手术间,就是走到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心坎中,从而把措施指导于现场之中,把鼓舞激励于工作中,把和谐的关系建立于走动中。

5.3 走动式管理提高了质控效果 大量的管理内容在临床,矛盾和问题也集中在临床。管理者要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将质控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质量持续改进上,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管理决策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5.4 走动式管理促进了精细管理 护士长不需要事必躬亲,但一定要明察秋毫,能够在细节管理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更周密。每件事都向前“走动一步”,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细做到位[3]。

6 实施走动式管理的意义

对于新医院新手术室,随着手术量的不断增长,新护士人数的不断增加,护士长管理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走动式管理为平台,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地完善加强。完善了护理管理,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经常性地深入管理,不但可以了解工作进度,还可以发现问题点,更重要的是防范问题的发生。走动式管理的推行,使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病人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提高了手术室整体管理的服务品质,实施走动管理,对管理者本身也是一种极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实施手术室高品质服务。

[1] Herlehy AM.Influencing safe perioperative practice through quality inprovement[J].AORN Journal,2002,346:1715.

[2] 高文汇.风险评估会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2A):3173-3174.

[3] 吕萍.多元化层次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1A):2879.

[4] 黄硕薇.现场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2):85-86.

[5] 袁影.现代医院工作中的“走动式管理”思路[J].医学信息,2010(1中旬刊):2010-2011.

猜你喜欢

护士长合格率手术室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