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普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对策及建议
2013-08-15枝江市农机局吕邦运田国红
枝江市农机局 吕邦运 田国红
枝江市农机局 吕邦运 田国红
枝江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 310km2,辖8个镇1个街办198个村,总人口49.6万人。市域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丘陵,间有山冲畈地,东南属平原,湖泊港渠密布;最高点海拔207m,最低点海拔35m,高差达172m;有“一江、两河、四湖”(长江、沮漳河、玛瑙河、陶家湖、东湖、太平湖、刘家湖)为粮食作物种植提供灌溉;年均降水量1 041.8mm,平均气温16.5℃,十分适宜水稻等粮食作物生长。全市水稻常年种植面积42.1万亩(1hm2=15亩),总产22.04万t,其中:早稻10.4万亩,4.98万t,中稻19.5万亩,11.18万t,晚稻12.2万亩,5.88万t。
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状分析
1.1 有利因素
(1)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已基本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认同。枝江市从2003年开始进行水稻机插秧试验,到现在整整10年。经过多年来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现已初步形成了适宜枝江水稻生产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截止2013年6月,全市已推广插秧机474台,年完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15.18万亩。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突破水稻机插瓶颈,2003年以来,枝江市成立了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目标纳入对各镇街道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形成各级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一改过去农机部门唱“独角戏”为“大合唱”的局面。同时,市农机局认真帮农民算好增产帐、省肥帐、省药帐。通过事实说话,使机插秧技术得到了农民的认同。
(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水稻全程机械化带来新契机。我市绝大部分青壮年进城打工,月工资均在2 500~3 500元左右,农村人力资源逐渐贫乏,农村用工待遇迅速由过去的请工50元/天提高到现在的150元/天(不含生活费用),而且难以及时到位,使全市农业生产只有依靠机械化作业,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带来新契机。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约5万人,仅为10年前的1/3,且劳动力平均年龄达到55周岁以上,农业机械必然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3)社会化合作和规模种植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提供了舞台。由于全市农村劳力的大量转移,土地逐渐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各类合作组织集中,土地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了舞台。到2013年3月底,全市种植50亩以上大户近8 000户,100亩以上大户达到170余户,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31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含植保合作社)已达14家。多年来,我市重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插秧机械,对合作社购置插秧机进行叠加补贴,免费为插秧机配套育秧软盘,对完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任务的农机操作手配套进行作业补贴10元/亩,极大地调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购机用机积极性。
1.2 不利因素
(1)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问题。一是认识误区。少数部门和农户认为我市人多地少,又加之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种田收入少,农机作业市场空间小,推广水稻机插秧根本不适合,也没必要;二是技术复杂。从营养土、软盘的准备,到苗床的整理,再到秧田的田间管理,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相对于传统的育秧而言,其技术较复杂,不易被农户接受;三是水稻机插技术推广涉及面广,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只是方面之一,还牵涉到水源问题,因为水稻机插秧水源与人工手插秧供水时间不一,且需要浅灌多灌;同时,天气问题也是制约机插秧的一个重要因素。
(2)插秧机质量及价格服务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国产插秧机质量可靠性差,工作时经常出现故障,理论可以当天完成的任务经常要用出3~4倍的时间,难以胜任现在水稻机械化作业需要;二是价格偏高,国家补贴9 000元后,仍然要出资接近1万元购机款,农民难以接受;三是插秧机配件通用性差,一些常用件不通用,造成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高,农民不能接受。
(3)技术推广力量不足。目前机插秧推广工作主要由农机技术推广站、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及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一是市级农机技术推广站经费不足。本市级财政预算只能保证发工资,技术人才难以留住,工作经费很难争取上;二是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身份问题不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工作难以安心,技术推广在乡镇断层;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力量不足。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短,资金紧缺,技术力量不够,维修条件差,影响了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机插育秧市场难以形成。
(4)农机项目配套经费不足。枝江曾于2005~2007年承担全国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项目,就整个技术推广效果来说,可以实现年增收几千万元,但项目经费却只有10万元,而其他农业项目最低也是几百万、上千万、上亿资金,农机项目经费与完成效果严重不成比例。
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措施
2.1 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
(1)举办各类培训班进行技术培训。近年来,枝江先后依托市农机学校、农机技术推广站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做好2个方面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工作。一是承担鄂西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工作。2013年3月18日,湖北省鄂西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班在枝江市开班,省农机局质监处处长徐华侨进行开班动员,枝江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李天文、枝江市腾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唐昌荣为学员授课,鄂西片62名学员参加培训;二是利用市农机学校这块培训阵地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方位的培训。近年来,累计培训合作社骨干、育插秧农民、机手3 000余人,2 000余人享受阳光工程免费培训。
(2)召开现场演示会进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近年来,枝江充分利用“三送下乡”、现场会给机械化育插秧农民送科技、送政策、送机械,每年召开早、中、晚稻机械化育插秧现场会6场次以上。2013年4月15日,枝江市2013年早稻机插现场会在问安镇双合村召开,邀请福田雷沃、东方红、井关、金驰等大型农机生产企业及全市10余家农机经销商组织30余次大型农业机械参展,现场会分机械耕整、机械插秧、机械植保3个现场举行,现场培训农民和机手300余人。4月18日,安福寺镇政府又在桑树河召开了该镇组织早稻机械化育插秧现场会。
(3)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开辟专栏进行宣传。市农机局每年拿出1万元资金用于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通过广泛宣传,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增强乡镇干部特别是农民的感性认识和认知度,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机插秧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结合、有利于农民分工分业、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形成发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良好氛围。
(4)帮助农民算好效益对比帐。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中,枝江市利用农民身边的典型认真帮助农民算好效益对比帐:一是增产帐。通过机插秧对比试验,机插秧比手插秧亩平增产88kg,比抛秧亩平增产44.8kg,亩均增收100元以上;二是省肥帐。机插秧亩平可节省化肥约16kg,按化肥2.5元/kg计算,可节省购肥费用约40元;三是省药帐。机插秧亩平可节省农药0.125kg,按农药30元/kg计算,可节省购农药费用约4元。通过事实说话,使机插秧技术得到了农民的认同。
2.2 加大跟踪指导力度
(1)做好3个方面的育秧技术指导。一是对工厂化集中育秧的指导。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赵翠红、工程师杜大庆定期在育秧工厂定点指导,每年出资近3 000元聘请农民土专家龚祖铭做好工厂化育秧工作,并记录工厂集中育秧数据档案管理,为今后工厂化集中育秧提供了完整的技术资料;二是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指导。依托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龚坪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领办的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帮助其他合作社做好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指导。2年来,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指导了伍家畈、天青、赈农、仙犁等农机专业合作社育插秧工作;三是对农民分散育秧户进行指导。安排各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农民房前院后育秧技术指导。
(2)促进农机农艺融合。2012年以来,市农机局积极与市农业局搞好配合,整合农机农业项目建设枝江市育秧工厂,市农业局安排专门农艺师定期到现场指导农民育秧及管理,真正做到了农机农艺高度融合。每年可完成早、中、晚稻机械化育插秧15万亩以上。
2.3 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和示范带动作用
(1)强化技术指导。积极组织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育插秧技术指导,现场培训插秧机操作人员和育秧农民。对农户所购插秧机的三包服务进行监督落实,并联系碧浪、久保田、东风井关、福尔沃等插秧机生产厂家到枝江建立技术指导与维修站。这一系列的有益实践和探索,使本市水稻机械经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突破。
(2)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农机科技示范户已达到182户。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帮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先抓科技示范户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及插秧工作,通过示范户示范带动,层层推进。农机示范户李作孝,带动全村50多户,使1 300多亩中稻实现机插。他在全省率先采用高效灭茬技术,为农户提供大田机耕整、机插秧一条龙技术作业服务,仅机插一项为农民节本20元/亩。安福寺镇科技示范户毛春,利用他自己购买的手扶式插秧机,除他自家30多亩水稻实现机插外,为本村农民机插100多亩,当年节本增效3 000多元。在农机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全市主动实施机械化育插秧的农户达到8 000多户。
2.4 用好激励政策引导农民购机
为完成插秧机推广任务,2013年出台“四点一套”措施,即:国家补贴一点(按照《湖北省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要求实施)、政府叠加一点(对四行手扶式插秧机叠加2 000元/台,对六行手扶式插秧机叠加3 000元/台,对乘座式插秧机叠加5 000元/台)、厂商让利一点(联系井关、福尔沃等插秧机生产、销售企业让利1 200~2 700元/台不等)、农民出资一点(根据机型不同出资4 000~9 000元不等),全市再配套奖励3 000元补贴额度用于购置其他农机具。在激励政策引导下,农民购机热情高涨,省农机局2013年下达给枝江的50台插秧机任务被抢购一空,还有一部分农民未能所愿。为此,枝江市一方面挤出其他补贴资金用于补贴插秧机;另一方面积极向省农机局汇报,争取更多补贴资金满足购插秧机农民需求。
3 全面普及的对策及建议
3.1 抓好科研,搞好服务,降低价格,促进插秧机产销用一条龙服务体系的形成
一是国家出台整个插秧机生产行业的技术标准,保障常用零配件通用性,规范插秧机维修市场,满足插秧机作业市场需求;二是加强售后服务管理,建立插秧机区域性维修及售后服务站点,只有做到售后服务随叫随到,及时抢修,才是真正解除插秧机操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降低插秧机生产成本,将插秧机销售成本降到农民可以接受的范围。
3.2 加大对各级农机技术推广部门、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及合作社扶持力度,促进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形成
一是建立上行下效的农机推广体系,将农机技术推广站作为专业技术推广机构,纳入财政综合预算和政府编制管理;二是明确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机构及地位,解除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后顾之忧;三是加强对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扶持,出台相关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信贷支持等。
3.3 加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项目建设力度,促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投入机制的形成
各级政府应整合农机、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有关水稻、农田改造、开发项目,明确农机农业相关部门职责,界定农机农业经费使用权限,加大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项目投入,切实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