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勤疗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探析

2013-08-15陈晓洁俞春晓

海军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特勤疗养院疗养

冯 肖,陈晓洁,俞春晓

临床路径是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质量效益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是由质量管理者、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医技工作者等多专业合作制定的,有时间顺序的,能控制和改良品质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一种多学科标准计划和流程[1]。随着我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对特勤人员的生理、心理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特勤人员健康保障基地,特勤疗养院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分析特勤人员疗养现状,探索适合特勤疗养院开展临床途径的有效措施,将对增强特勤康复疗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特殊意义。

1 开展临床途径的意义

1.1 有助于创新疗养院发展模式,提高疗养品质 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变化,使特勤人员疾病谱发生了显著改变。特勤人员往往受特殊环境中不利因素长期影响,导致体质下降,职业病及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亚临床人群比例不断攀升,不仅影响部队战斗力,也使得部队费用不断升高。但当前特勤疗养院提供的服务多是“初级产品”,对自然资源只是粗放性地利用,开展的优质服务,多是以微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般服务,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忽视了疗养院服务的科技含量[2]。因此,特勤疗养院开展临床路径,将对改善疗养院形象,创新疗养院发展模式,全面提高疗养院的社会效益、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1.2 有助于提高疗养工作质量,增强医院管理水平 通过临床路径,引导医师依据合理的过程开展医疗工作,促进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规范化,医护管理者通过路径进行全程质量监控,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临床路径使医护人员对所做的工作一目了然,各项医疗护理工作更加准确、到位,形成主动服务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医疗工作模式,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医疗关系,提高特勤疗养员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同时特勤疗养员通过临床路径对疗养过程有明确的了解,主动配合医疗工作,促进疗养工作的顺利进行[3]。

1.3 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规范医护人员行为临床路径表直观、易懂,便于操作和应用,在整个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承担了管理、计划、协调、沟通、宣教的实施和评价,清楚地知道特勤疗养员整个疗养方案和具体的执行时间,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工作技能。同时临床路径赋予医护人员更丰富的角色内涵和明确的职责,扩大了医护人员在对特勤疗养员的治疗、护理、预防、保健中的职能作用,医护人员为达到具体要求目标,主动学习特勤人员相关专业知识、改善沟通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临床路径使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具体化,并且有可视性和时限性,医护人员依据路径要求提前准备资料,对特勤疗养员进行连续、动态、规范、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保证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1.4 有助于提高特勤人员的健康素养,降低疾病发生率人的知识、心理、道德、角色等领域的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对健康素质有重要影响,其中健康素养对健康的影响最为突出[4]。范景霞等[5]对188名飞行员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需求的调查分析中,飞行员回答需要健康教育的有180名,占被调查人数的98.8%,其中对“飞行员常见病知识”有了解需求的占96.0%。说明通过疗养期间医护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特勤人员进行相关疾病预防教育、自我保健教育、疾病知识健康教育,使特勤人员增进健康认识,改变行为和习惯,掌握相关健康知识。通过疗养期间身心康复、体力恢复以及自我保健技术的掌握,促进疗养的远期效果,降低特勤人员相关疾病及合并症的发生率。

2 临床途径的组织与实施

2.1 实施前准备 成立各级医务人员组成的临床路径小组,组织科主任和专家论证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根据特勤疗养员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论证,选择符合特勤疗养员身体状况,适合疗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制定临床路径图、标准化医嘱、临床路径流程图等。矫治疾病应结合特勤疗养员的特点,以对健康危害较大和对工作能力影响较明显的疾病为重点,在制定临床路径时,应加强特勤疗养员的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要加强特勤疗养员营养膳食的合理调配和营养保证,并有计划地组织景观治疗,使其放松情绪,促进特勤疗养员身心健康的恢复。

2.2 实施阶段 (1)疗养初期即入院后3 d,主要安排病史采集、健康体检、健康评估,为临床路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使特勤疗养员对疗养过程有明确地了解,主动配合医疗工作。(2)疗养中期是临床路径进行的主要阶段,大约20 d,主要根据特勤疗养员身体状况和所患疾病,按临床路径图要求进行医疗护理工作。(3)疗养后期主要是出院前3 d,安排疗养效果评估、健康状况再评估和健康结论,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宣教和定期疗效随访。

2.3 实施后评估 目前疗养一直在旅游、休假的低层次徘徊,疗养院对疗养的疗效缺乏科学地评估。应组织专家制定各种疾病或状态的临床路径评价细则,主要包括工作效率评价、医疗质量评价、经济指标评价及特勤疗养员满意率评价,定期组织机关、科室相关人员对临床路径的内容、时间、效果、成本等项目进行考评,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提高疗效[6]。

3 实施临床路径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提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 特勤疗养员存在“重实战、轻疗养”,“重治疗、轻预防”,把疗养看成仅仅是为了做健康鉴定的错误认识。同时许多医护人员观念未更新,只注重完成日常常规工作,对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给临床路径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要着力提高医护人员实施临床路径的积极性。

3.2 管理层要加强沟通与协调 临床路径是需要多学科、多科室、多专业协作来完成的诊疗过程,实行临床路径,不但临床科室需要改变既有诊疗模式,而且辅诊科室、各级保障部门都需要转变工作流程,来适应路径的进行。加之特勤疗养院开展临床路径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需要疗养院管理层重视,加强协调与沟通,制定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所有环节按规定实施完成。

3.3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临床路径是新生事物,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应用刚刚起步,同时临床路径也是一项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一项综合性应用技术。目前特勤疗养院中大多数医护人员没有接受过疗养专业系统规范的理论和资质培训,难以胜任对特勤人员进行科学、完整、高效的临床路径的研究与实践。同时受传统疗养模式的影响,许多医护人员往往将健康教育看成是一种“软指标”而忽视,加之施教者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使健康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要开展系统规范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

总之,特勤疗养专业是随着军事战略的调整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特勤疗养院要立足特勤疗养实际,全面把握特勤疗养的发展状况和机遇,将临床路径的现代管理模式引入军队疗养院,完成粗放管理向精确管理,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随意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使疗养成为纠正特勤人员亚健康状态、释放工作压力、缓解心理紧张、康复躯体疾病、提高保健意识的健康促进手段,使特勤疗养院真正成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加油站和倍增器。

[1] 田光,朱佳怀,朱智明.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势在必行[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3(3):164-165.

[2] 尹宝玉,田伟.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7):606-607.

[3] 周得利,黄立平.临床路径应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5.

[4] 卜祥振.军队医院开展健康管理的思考[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3-314.

[5] 范景霞,吴岩印,赵丽娟,等.飞行员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30-32.

[6] 王俊,李丽,龚小燕,等.疗养路径初探[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1):75-76.

猜你喜欢

特勤疗养院疗养
“小、快、灵”立法的唐山实践——《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
为军民促健康 为打赢储力量 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深入探索疗养院建设发展纪实
浅析疗养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公立疗养院财务分析研究
不同海拔高原特勤疗养员综合体能提高的研究
特勤疗养对高原亚健康的调节效果观察
做好军队团队疗养干部保健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疗养员收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