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研究——以温州金融改革为例
2013-08-15费玄淑
费玄淑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会计系,安徽 合肥 230041)
进入21世纪以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在迅速地发展并日趋活跃,它们在经济增长和就业等方面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随着新交易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及产权制度的演进,分工的加深在越来越小的企业之间发展,中小企业代表着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杨小凯,2004)。然而从全世界范围看,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但与之相对应的,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在逐渐加大。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中小民营经济不论从单个企业的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已经由原始的单个家庭作坊转变为规模化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这样的转变必然要求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面对如此现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区域,民间金融应运而生,以一种半地下半公开的状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民营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温州市便是如此,在温州的中小企业很难取得正规金融的融资支持的情况下,民间金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规模与日俱增,民营经济繁荣,民间资本充裕而且民间金融很活跃。
但近年来经济运行过程中温州一些中小型企业出现了经营困境、资金链断裂引发企业倒闭或企业主出走现象,以及民间借贷危机愈演愈烈直至2011年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爆发,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为了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民间融资的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提出了12项改革实验的工作任务,以期通过机制创新来增强金融服务和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优化金融环境,以解决温州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温州金融改革方案出台后,引来了学术界和金融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些批评意见源自于这项民间金融改革存在着“路径依赖”。因此本文从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进行分析,寻求克服路径依赖的方式方法,以期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依赖”理论是从技术轨迹依赖演化来的。最初阿瑟是用技术轨迹依赖解释技术演变过程中的自我强化现象的是自增强机制起作用的结果。自增强机制包括:初始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首先,一项制度的设计需要大量的固定成本或者是初始成本,伴随着制度的演化和发展,单位成本下降;其次,伴随着制度发展的成熟,一些机构或组织会为了取得获利机会而发生改变适应制度要求。再次,随着制度进一步流行,适应性机构回合其他组织机构采取配合行为,对制度进行进一步投资,产生合作效益。最后,对制度框架中正式规则进行补充的非正式规则的形成及具体的应用,人们会产生适应性预期并强化制度框架本身。自增强机制引致的结果有模式的固化、多种均衡有多种解决方法和轨迹依赖等。
诺斯把这个理论推广到了制度变迁方面,是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大贡献。诺斯指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产生这种路径依赖缘由:其一,受到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其二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会想法设法维持现有的制度,使其沿着既定的轨道持续下去。
制度的变迁包括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变迁对路径具有极强的依赖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个现存体制中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对现有的制度或是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从自身利益考虑力求巩固和强化现有的这种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哪怕新制度对全局来说更加有效。
二、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的分析框架
(一)制度变迁的轨迹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和诱致性变迁两种方式。强制性变迁是由政府制定强制的法律法规而造成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变迁是一种自发性的变迁,它是由一些人在制度不均衡情况下有了获利机会而引致的。我国民间金融是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形式出现的。
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过程是,首先民间金融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其发展在带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缺陷,这就促使制度创新在民间自发进行。在民间金融发展初期对给政府目标带来一定冲击的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限制;对经济绩效尚不明确的创新则会采取静观其变默许的态度,等明确经济绩效能促进经济发展后,政府会介入制度变迁,并选择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温州金融改革也即如此,它就是制度变迁的产物。这种金融制度安排不是经过政府制定和推行的产物,在初期难以得到政府认可,只能在政府管制的夹缝中生存,因此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规范之处,造成一定的风险。
(二)路径依赖形成的“自增强”机制
自增强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微小的事件不是趋于消失而是会被扩大和发展。
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也明显具有自增强机制。民间金融主体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于制度的选择和创新是片面的、局部的。如若任其发展、不加强监管,则会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民间借贷危机逐步升级到2011年温州企业的债务危机爆发都说明了问题。
(三)打破“路径锁定”的条件
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具有以上特点。中国民间金融处于灰色地带,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而其自身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实现规范化发展,自发性的变迁无法满足民间金融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制度变迁中的既得利益集团对制度变迁路径和绩效的影响,引入制度外生变量,从内生和外生两个层面打破路径锁定,实现民间金融制度变迁效率的提升。
三、克服民间金融路径依赖问题的思考
(一)政府的部分参与
民间金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有其内在缺陷,存在着制度供应不足、滞后性和盲目性等特性。林毅夫认为,制度安排是公共品而搭便车问题又是创新过程中所固有的问题,因此,如果诱致性创新是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国家作为法律和秩序的供应主体,可以弥补经济生活中的制度供应不足。因此需要政府部分参与,提供补充的制度供给。
温州金融改革就是政府参与提供制度供给的结果。《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第一,正式将民间金融纳入主流的融资制度体系,民间金融的阳光化之路正式启动;第二,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设立新型金融组织;第三,加快开展个人境外直投试点;第四,在机构创设层面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路径等。这些改革方案的出台使民间金融有了制度安排,为民间金融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给温州民间金融带来了曙光。
(二)改革信用制度体系
民间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民间金融大多是一种血缘、地源关系型的借贷融资方式,这种信用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没有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债务人预计其违约收益高于其社会信用丧失的成本时,道德风险也随即产生。金融改革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政府出面建立全社会的“信用制度体系”。建立全社会的征信体系要做到,第一,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民信用意识;第三,建立并有效运行失信惩戒机制;第四,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第五,推动信息共享。作为金融监管部门应成立一个有政府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联合工商、消协、税务、保险等部门组成的征信体系,建立强大的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信用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及时为客户提供不良信用记录查询。
(三)多种形式的制度安排
首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风险存在于任何一种形式的金融机构中,民间金融机构更是如此。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关键一环,对加快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给民间金融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存款保险制度的差别费率、早期纠正等风险控制机制,及时防范、约束经营不善民营机构的潜在风险。我们认为,应该由政府出面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和保险基金,建立强制性保险和实行简单的差别费率机制,抓好内控管理,防范道德风险。
其次,建立和完善贷款担保制度。贷款担保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保障贷款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和资金方面的原因,要获取政府贷款担保会有一定的困难,民间担保公司应运而生,承担了不能还款的风险,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便利。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民间担保公司的发展,积极建立和完善贷款担保制度,使其更好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最后,加强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金融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民间金融机构的风险会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因此金融改革将民间金融纳入正式法律制度的规则后,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成为了民间金融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构建一个以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为监管主体,民间金融机构自律为基础,金融行业协会参与的正式监管和自律监管相结合的多维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民间金融监管机构,提高民间金融机构监管的效率,促进其改革和发展。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张松.民间金融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3,(6).
[3]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03,(1).
[4]李扬.中国金融理论前沿(II)[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