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的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研究
2013-08-15张璇
张 璇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0 引言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居住拥挤、资源短缺等因素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进而使得部分旅客转向接近大自然,由此生态旅游兴起。打造生态旅游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也日臻成熟。而城市的开发通常会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或自然环境的破坏的前提下进行,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陷入囚徒困境,如果追求产业利益最大化,则生态环境就将失衡,由此伤害了自然的利益和部分人群的利益。在生态旅游城市的开发规划中,如何处理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协调经济效益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和谐人与自然、社会的共生共融,成了不可回避的议题。本文从帕累托最优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生态旅游城市规划中达到各部门各要素间互利共赢的可能途径,达到城市发展的最优状态,促进美好城市建设。
1 帕累托最优理论及其特点
1.1 理论概述
帕累托最优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时,以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为前提,使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现有资源最优配置的状态,以此经济学经典理论用于城市规划体现资源的制衡与博弈。
1.2 帕累托最优理论应用特点
1.2.1 帕累托最优理论在于资源优化
帕累托最优理论强调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益最优和普遍公平,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影响生态旅游城市发展的资源因素很多,归结起来就是维系并优化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之间以及内部的平衡状态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1.2.2 帕累托最优理论旨在互利共赢
帕累托最优理论强调的是各阶层各主体的互惠,保持最优理想状态。互利共赢的主体不仅指的是各阶层的人群,更是在生态旅游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开发之间的共赢,不以牺牲生态为前提发展城市,发展旅游地的经济,力争给生态旅游地带来好的经济收益,促进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1.2.3 帕累托最优理论体现永续发展
帕累托最优理论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生态和谐共处,是以最优为目标的发展状态。旅游是一种人的行动,生态旅游城市规划是生态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在发展城市的同时,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自然、城市之间各元素的制衡,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在城市的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中达到最优状态,从而实现永续发展。
2 案例分析
2.1 规划区概况
松原市是一个新兴资源型城市,自然资源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科学可行的。松原市的生态旅游规划成功的实现了高效集约的土地发展,功能复合,产品多样化,开发生态化,探寻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松原市的生态旅游规划成功的平衡了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新格局。
2.2 规划策略
松原市现状在大自然这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维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让它处于一种持续稳定的状态,这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而开发建设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失衡,则需要规划来维持这种平衡,达到最优状态。
帕累托改进便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指不减少一方的利益,就无法增加另外一方利益;而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2.2.1 资源配置的效益与公平相协调
在配置松原市资源、处理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时,要坚持效益与公平的一致性。效益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与公平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公平为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体现,而效益则是通过帕累托改进加以实现。
2.2.2 经济发展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在开发松原市经济、处理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时,要坚持把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资源统一起来,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区,设计生态旅游产品,维系地方经济链的同时,生态旅游资源得到相应的保护,达到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平衡发展的最优状态。
2.2.3 城市景观的人文与自然相和谐
在塑造松原市景观、处理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之间的矛盾时,要坚持二者互通互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原有自然景观的稳定状态的基础上,融入和谐的人文景观,达到城市景观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2.4 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延续相承接
在传承松原市文化、处理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之间的矛盾时,要坚持延续传统精髓加以发扬,摒弃影响城市发展的部分,发展优势部分,达到过去和未来的无缝对接,潜移默化的发展规划区历史文化和城市底蕴,促进美好城市的发展,实现历史文化的最优化。
3 结语
通过最优理论的建立,试图在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中形成一个“帕累托最优”均衡:每个人在不伤害别人利益的情况下,在人类行动不伤害自然生态和谐的前提下,实现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的最优化。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应用帕累托改进的理论,使城市的建设能够相对顺利的进行,在各方面损失最小化的情况下,建设阻力就较小,以帕累托最优状态为最终目的,充分利用帕累托改进的机会,平衡生态与发展,稳定经济和社会,促进美好城市的建设。
[1] 张守一.对一般均衡论和帕累托最优的新解释[J].经济问题,2010(11):4-7.
[2] 郑秉文.帕累托最优的实现途径及其困难[J].辽宁大学学报,1992(6):59-62.
[3] 曹悦恒.松原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赵桂增,吴 开.我国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08(2):46-47.
[5] 林 川.关于创建生态旅游城市的思考与建议[J].内江科技,2006(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