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五味子GAP规范化栽培技术

2013-08-15王祥明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果枝五味子枝条

王祥明

(陕西省商洛市林业站,陕西商洛 726000)

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属木兰科(Magnoliaceae)五味子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因其果实有甘、酸、辛、苦、咸五种滋味而得名。五味子是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以果实入药,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之功效[1]。随着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南五味子作为现代中药和中药保健品的重要原料,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发展前途广阔。商洛是我省五味子主要产区之一.为规范南五味子生产,确保南五味子质量,笔者经过近几年试验与实践,总结南五味子GAP栽培技术如下。

1 壮苗的培育

1.1 种子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果实着生密集,品质好的植株,选留果粒大且均匀一致的果穗。在幼果期适当疏果,以提高种子成熟度和发芽率。于9-10月待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将采收后果实用清水浸泡,之后搓去果肉,用水漂除秕空子粒,洗出种子待用。

1.2 种子处理

南五味子种子具有休眠特征,且种子的果皮坚硬,光滑有油层,不透水,故播种后不易出苗,播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这是培育五味子幼苗成败的关键。种子处理时,先用清水浸泡5d左右,让种子充分吸水,每隔2d换水一次,捞出控干多余水分,用250ml赤霉素溶液浸泡24h 沥去多余水分后,再按种子与湿沙的比例为1∶3混匀,埋藏于是室外干燥向阳处,进行4个月左右的低温层积处理。经常检查,防止霉烂,立春解冻后,待大多数种子裂口露出胚根时,即可播种[2]。

1.3 苗圃地选择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土为宜,于上冻前先施基肥,每667 m2施3 000~5 000kg腐熟的农家肥后,深翻25~30 cm,检净石块,树根、草根及杂物,耙细整平。立春播种前作畦,畦高15cm,宽1~1.5m,长10~15m,视地形而定[3]。

1.4 播种

3-4月播种,采用条播法,每667m2用种量5kg左右,按行距15cm,沟深2~3cm,覆土厚2 cm,稍加镇压,盖草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种子出苗。

1.5 苗田管理

一般播后20~30 d 出苗,当出苗率达60%~70%时,去除盖草,同时搭建简易遮阴棚,一般棚高60cm 左右为宜,以利幼苗正常生长发育,苗高5~6cm 后拆除,在幼苗期适时松土锄草,幼苗抽生1~2片真叶时,按株距5~6cm 定苗,定苗后第一次追肥,每667 m2施硫酸铵10 kg,苗高20cm 时第二次追肥,每667m2施硫酸铵和过磷酸钙各10kg,结合除草混合施入,经过2年的培育即可移栽,如果田间管理好,幼苗茁壮,当年秋季或第2年春也可移栽定植。

2 科学栽植

2.1 栽植地选择与整理

根据南五味子喜肥的特点,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二荒地、退耕还林地。最好成片造林,便于管理。选好地后,若为山地造林,先提前整地,沿等高线作成梯田或挖鱼鳞坑,通过细致整地,以期达到保水、保土、保肥。

2.2 栽植技术

优良栽植技术是南五味子丰产栽培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栽植时应注意:①适时栽植,保证成活。秋栽春栽均可,秋栽成活率高,因此时苗木储存养分多,伤根容易愈合,栽植较早的还能发出新根,来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吸收水分和养分,供苗木生长。但在海拔较高,冬季严寒干旱地区,以春栽为好。②等高栽植是适合山地建园的一种好方式,有利于山地的水土保持和耕作管理。③合理密植,精细栽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早期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按株行距50~90cm×100~120cm 挖穴,穴的大小为50cm×40cm×30cm,每穴施入土杂肥3~5 kg,与土拌匀后栽植,每穴栽1株。栽时要使根系舒展,土要踏实。④栽后浇透水,覆地膜或草。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四大因素得到改善,有利速生、丰产[1]。

3 加强栽后抚育管理

3.1 搭架

南五味子主蔓生长迅速,移栽定植后1~2年应搭架供其攀援。支架分天然支架和人工支架两种,天然支架是利用树木作支架,选作天然支架的树种以有适当的高度,叶片较小和稀疏树冠为宜,实践证明以山荆子和山楂较好。人工支架用水泥柱(规格为10cm×10cm×250cm)搭设,每隔4~6m 设一柱,立柱埋入地入50~70cm,用8号铁丝在边行水泥柱顶端拉纵线,然后在每行南五味子苗上空拉一道横线,每柱主蔓处插长2.5~2.7m 的木棍或竹竿,用绑线引南五味子蔓茎顺竿爬上架。

3.2 除草、施肥、灌水

移栽后一般视田间情况进行2~3次除草,以防杂草滋生,并结合施肥进行。定植后,多施肥,勤灌水是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为促进植株旺盛生长,特别是开花结果期,如水肥不足影响花芽分化,授粉不良,造成落花落果。一般未进入结果期,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5月中下旬,花蕾开放前施入,以提高座果率,每667m2施硫酸铵15~20kg,第二次7月,每667m2施硫酸铵和过磷酸钙各10kg或猪粪1 000kg,以利花芽分化。进入结果期可适当增加,并应多追施磷钾肥。南五味子根系浅,耐旱性差,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开花结果,减少落花落果。雨季或雨水过多如有积水,应及时排水,以防烂根。

3.3 修剪

修剪的目的在于调节树体营养,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南五味子有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和基生枝四种,各枝条因生长部位不同,营养状况、花的有无、雌雄花数量有很大差别,根据不同枝条的生长,开花结果习性,确定如下的修剪原则和方法。①基生枝。每年春夏从南五味子地下茎和根颈处抽生大量枝条,叫基生枝。这些枝条数量多,细弱,营养分散,影响花芽分化,所以,每株选留3~4个粗壮的枝条供结果和更新枝外,其余的全部剪除。②短果枝。着生在前一年结果枝上,长度9cm 以下,不开花或多开雄花,一般不结果,消耗营养,应全部剪除。③中、长果枝。中果枝着生在老蔓中部,长9~45cm,长果枝着生在老蔓顶部,长45cm 以上,中、长果枝一般雄花少而雌花多,为主要结果枝。修剪时可按枝条间隔8~10cm 疏除,以通风透光,增加结果量[3]。

3.4 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5-7月发生,初期由叶尖和叶缘开始,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面,使全枝枯黄而死,严重时果穗脱落,甚至完全无收。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②发现病叶,及时烧毁,以防蔓延。③发病前或发病初用50%甲基托布津或杀毒矾和30%井岗霉素3 000倍液交替喷雾,隔7~10d一次,连喷3~4次。

(2)卷叶虫:以幼虫为害,幼虫初为黄白色,后为绿色,7-8月发生,造成卷叶,影响果实发育,甚至脱落,降低产量。防治方法:卷叶前用80%的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或卷叶后用40%乐果乳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

4 采收加工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呈紫红色时采收,采下的果实置阳光下晾晒,若天阴无雨,经夜露再晒,干后油性大,质量好。连日阴雨,可烘干,但温度不宜过高,防止挥发油散失,变成焦粒,降低质量。晒干或烘干的标志,以攥感有弹性,松手后恢复原状为宜。干后去掉果柄、杂质,放通风处贮藏。南五味子干果以紫红色、粒大、肉厚、质柔软、有油性及光泽、无杂质、无虫蛀、无霉变者为佳[4]。

5 野生南五味子的抚育改造

5.1 扩盘垦复

砍除杂灌,将野生南五味子树周围2m 以内的杂灌砍除,并实行扩盘开垦,坡度较大的为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边缘用石头砌成石坎,形成鱼鳞坑,为植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5.2 补栽

对野生南五味子较大缺株之处,进行补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5.3 施肥

每年结合垦复可在扩盘穴内施腐熟的农家肥150kg,磷酸二铵50g。

5.4 修剪

一般野生南五味子多为自然放任生长,枝少蔓长,修剪多以控顶促侧枝为主,培养出更多的结果枝,对枯老枝干,应实行重剪,以促侧枝生长,萌发更多新枝和旺枝,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5]。

[1] 陕西省科学院.陕西中药材GAP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杨继祥.药用植物栽植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3] 朱小强,王铁虎.五味子地膜覆盖播种育苗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5):94-95,114.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栽培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5] 中国医药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果枝五味子枝条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南疆矮化密植骏枣建园前期空间结构及产量分布初探
海岛棉不同果枝类型杂交F2代产量品质性状分布规律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闪光的枝条
HPLC-DAD法快速筛查五味子颗粒(糖浆)中南五味子代替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绝句
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