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2013-08-15廖自然
黄 昕,廖自然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各国与各地区的文化也得到不断的交流、碰撞、融合,人们的价值观和主流意识也随之悄然发生变化,文化的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凸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湖湘文化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笔者认为,及时进行现代化转型十分必要。这种转型需要湖湘文化以保护和传承自身精华为前提,博采众家之长,广泛吸纳他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构建新的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价值符号系统。
一 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一种必然选择。作为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只有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方能促进自身的繁荣与发展,在文化之林中经久不衰、屹立不倒。
(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责任担当要求湖湘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受全球化的影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地域文化之一,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理应作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湖湘文化必须应时代要求进行转型,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表率。[2]
(二)湖南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湖湘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
当前湖南正处在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湖南人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湖湘文化需要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完善自我,积极创新,才能更好地助推“两型”社会建设,为湖南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3]
(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求湖湘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旺盛。作为湖南人的血脉和精神支柱,在新形势下,湖湘文化适时转型十分必要。湖湘文化只有进行现代化转型,才能创造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文化成果,满足湖南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文化与时俱进的品格要求湖湘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
传承与超越是文化的固有本性。文化传承与文化超越的辩证统一,决定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文化与时俱进的品格要求对湖湘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以增强湖湘文化的时代性和生命活力。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湖湘文化必须不断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五)克服湖湘文化的不足要求湖湘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和自强不息。[4]这种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湖湘人士,受到社会公认。但随着时代发展,湖湘文化的一些不足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也日益凸显出来。[5]比如:地方本位、固执保守、思维偏执、矫枉过正、急功近利等。湖湘文化的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对湖湘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才能发扬优势,克服不足,增强湖湘文化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二 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可行性
在新形势下,文化的先进作用、湖湘文化的自身优势和湖南当前的社会有利条件,使湖湘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现代化转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一)文化全球化为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杂交优势”,既是生物发展规则,也是文化发展规则。任何文化都是在与其它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中通过吸收异质文化先进因子来实现自身发展的。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多种区域文化彼此碰撞、相互交流、融合创新的历史。因此,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与碰撞给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带来了难得机遇。[6]
首先,文化全球化推动了湖湘文化与外域文化的普遍交流,从而突破了湖湘文化局限于湖南本土的狭隘视野,转而从全球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构造新时期的湖湘文化。这对于湖湘文化的创新发展,无疑是个很好的机遇。
其次,文化全球化有利于我们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理念和优秀文化因子,为湖湘文化的转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在文化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湖湘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更加普遍、频繁,因而接触国外先进文化理念和优秀文化因子的几率也就更大,这对于湖湘文化的丰富、创新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资源。
再次,文化全球化有利于我们借鉴西方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败教训。在文化全球化这个大趋势下,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去其糟粕,用之精华,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错路,尽快发展湖湘文化,使其不断壮大,实现对西方文化的超越。
(二)湖湘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使其现代化转型成为可能
综观湖湘文化形成、发展的漫漫历程,不难看出它的发展彰显着开放包容与固执保守的两重属性。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其固执保守性,弘扬其开放包容性,湖湘文化转型就可能实现。湖湘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汇合百家、兼收并蓄。湖湘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是汲取了诸多外域文化精华而逐步形成的。
2.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湖湘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断实现自我保护与自我革新的动态开放的文化体系,它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3.学习西学、全面开放。近代,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湖湘人士在这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大胆引进西学,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推进了自身的发展。今天,我们只要能够坚持和弘扬湖湘文化的开放包容性,就一定能够实现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三)湖南人民的热切期盼和积极参与为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民在文化建设中居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丰富实践,有赖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并化为行为自觉,湖湘文化亦如此。[7]在当代,湖南人民体现出了对文化建设的热切期盼,并在文化生活中担当了极为重要的主体角色,为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为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出台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作了全面的规划,带动了举国上下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就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提出了四项任务及一系列具体要求。《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和《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亦为湖南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 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和路径
(一)转型目标
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究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和水准?笔者认为,新世纪新时期的湖湘文化应该以渐进方式,通过比较、适应、吸收等步骤,逐步改变湖南人的思想、观念,使之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价值符号系统,它应该具备如下几项特质:
1.要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气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8]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气质。
2.要彰显湖南地域文化的传统特色和地域风格。在湖南地域文化中,有许多体现出地域特色和风格的品质。如:“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勇于行事,顽强力行”这种知行统一的求实精神,等等。在实现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保留并发扬这些有地域标识作用的优秀文化品质。
3.要具备时代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大环境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湖湘文化不能固步自封,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结合当今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让当年“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政治精神转换为今天的经济精神,让当年政治领域的叱咤风云转换为今天经济领域的独领风骚,让当年政治领域的无往不胜转换为当今经济领域的无所不能。
4.要突出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特性。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湖湘文化也深受西方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对湖湘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古至今,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才使得古代的文明成果得以延续。当代的湖湘文化同样也要在坚守自身优秀文化个性的前提下,持有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心态,勇于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接受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现实,力求实现和谐共赢。
(二)转型路径
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而不断变革、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湖湘文化要成功实现现代化转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文化理念转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湖湘文化的转型实践需要正确的理念来进行指导。这种理念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无论是政治建设问题、社会建设问题、文化建设问题,还是生态建设问题,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当代,湖湘文化必须树立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发扬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摒弃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分,并适当进行创新,从而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撑,促进当代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其次,应当肯定湖湘文化的时代价值。湖湘文化是一种蕴含伟力的文化,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质。它的很多优秀内涵在当今的湖南乃至各地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如,湖湘文化中“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体现的“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这是在当今价值理念多元化中能使湖湘人坚定对祖国的热爱的法宝;“敢为人先”正是当下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所需要的精神气质;“实事求是”是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具备的精神;“兼容并蓄”则是在多元化趋势下和谐生存的明智选择,等等。再次,要认同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趋势。要实现湖湘文化的转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文化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要有正确的机遇和危机意识,而不能固步自封,自鸣得意。[9]
2.文化内容转型。在全球化热潮中,湖湘文化亟需适应时代发展,加速转型,不断被赋予新内涵,从而成为新时期湖南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具体来说,内容上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第一,要由苦干、蛮干精神转型为实事求是精神;第二,要由单干、个人主义精神转型为团队合作精神;第三,要由“精英文化”转型为“大众文化”;第四,要由崇官主义转型为崇商主义。[10]
3.文化形式转型。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获取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上,湖湘文化多以著书立说、书面传播、讲坛讲座、地方戏曲和民间文学等形式来表现,这日渐凸显出单一乏味、受众面窄等弊端。在当代,应充分挖掘湖湘文化特有的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为彰显湖湘文化魅力搭建平台。如近年兴起的“动漫湘军”,充分展现了湖南独特的文化形象。
4.文化传播转型。文化传播是激活文化,是让文化长久生存的重要手段。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湖湘文化的转型,扩大湖湘文化的影响力,还必须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加大传播力度。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播手段多种多样。要正确利用电视、广播、学校授课等传统渠道与微博、论坛等新型渠道,将优秀的湖湘文化品质传播开来,逐渐深入人心。要确保湖南本土人士具有湖湘情结,增加湖湘人士的文化自豪感,提高其对湖湘文化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激发他们为湖南作出重大贡献。对于青少年,尤其要加强湖湘文化教育,以防止其在信息爆炸式传播的当代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
5.文化交流转型。要传播优秀的文化品质,扩大湖南的影响力,提升湖南的国际地位,湖湘文化就必须以更开放的视野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走出去”不是文化殖民,也不是文化侵略和文化霸权,而是文化交流与融合。湖湘文化的对外交流既包括与国外文化的交流,还包括与国内他域文化的交流。在对外交流上应该秉持一种“和而不同”的态度,“和”,即是要求湖湘文化采取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因为,人类文化发展史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拒绝文化全球化,逃避与他域文化的交流,实行文化上的闭关政策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更是有害。湖湘文化的发展,需要博采他域文化之长,借“他山之石”,以提高自我反省和更新能力。只有积极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实行改革开放才能获得发展。而“不同”则是要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内容,保持湖湘文化诸如“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忧国忧民”等民族文化个性,而不能随波逐流。[11]
四 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现代化转型的保障措施
在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要成功实现转型,需要各方面努力为其保驾护航。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完善文化发展规划
文化发展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湖湘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必须在一个科学具体的指导框架下进行。根据《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和《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可以看到湖南省的文化发展总体框架明晰,符合当前发展态势。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规划尚需进一步充实完善。一方面,要强调重点突出,主次有序。文化发展不能简单地“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把与人民利益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摆在首位,反之,则摆在末位。另一方面,要强调发扬传统,积极创新。要强调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精神,强化精神支柱,确保湖湘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方式等,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12]
(二)加大文化研究力度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加大湖湘文化研究力度对推动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要培育一批优秀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当前,从事湖湘文化研究的机构和队伍初具规模,力量日益壮大,要定期开展大交流大讨论活动,实现互相促进。要加大投入,适当提高文化研究工作者的各方面待遇,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其次,要注重研究的原创性。这就要求广大湖湘文化研究机构在研究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和探索,从而避免“炒冷饭”现象;此外,还要注重研究的针对性,重点围绕湖湘文化的内涵、传播、弘扬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是湖湘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是向人们传播湖湘文化理念的最佳途径。要加大力度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湖湘文化的弘扬。二是要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和完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积极向社会免费开放。在这些文化项目中加大湖湘文化产品的配比,逐步建设成一批特色性、开放性强的湖湘文化产品和服务。三是要加大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投入。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湖湘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弘扬湖湘文化。加大花鼓戏、湘剧等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的下乡力度,传播和灌输湖湘文化理念。四是要加强文化科技创新。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推进湖湘文化转型。
(四)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样,要顺利推进,必须有完备的法制保障。要规范文化产业立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护驾保航。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历史不长,因此在文化法制体系中存在着不少缺陷,存在着知识产权不明确、文化产品低俗庸劣、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大立法力度,通过法制规范文化市场,保障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如加大执法力度,肃清文化市场,清理盗版、黄毒、赌博等文化垃圾,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文化市场进行管理,保障合法企业的合法利益,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要加强文化法制宣传,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应该通过文化下乡和电视报纸等媒介加大文化法制宣传力度,在全民中形成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行为。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我省现有的文化体制中仍存在不少弊端,要给湖湘文化转型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还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事业单位改革,突破原有文化单位吃大锅饭的体制,有步骤地将一部分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将文化经营单位和管理单位分开,将管理权和经营权进行剥离。经营单位要逐步企业化,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和经营权。文化管理单位要逐步向服务型单位转变,只提供服务而不插手文化企业的具体管理;要加大力度培育湖湘文化市场体系。要大力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市场,培育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科技性强、竞争力强的湖湘文化企业。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将文化产业进行整合重组,形成主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湖湘文化市场体系。此外,还要形成鼓励创新制度。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要使湖湘文化永葆魅力,必须在保护传统湖湘文化的基础上鼓励创新。要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对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扶持力度,对创新型企业予以一定的物质帮助和鼓励。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将来,湖湘文化可能还将受到各种形式、更大强度的冲击,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现代化转型并非是一劳永逸之事,而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湖湘文化必须不断顺应时代的要求,丰富和完善自身,不断创新,才能永葆活力和竞争力。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
[2]姜凤艳,王风晨,武树霞.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体系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4):21-27.
[3]于幼军.鼎新湖湘文化 振兴湖南经济[J].求索,2004(12):56-57.
[4]周秋光.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与历史缺陷及现实价值[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50-59.
[5]刘 旭,赵载光.湖湘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24.
[6]黄 昕,孙敬睿.文化全球化对湖湘文化创新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6):56-59.
[7]刘纪红.夯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N].湖南日报,2011-08-09(8).
[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9]黄 昕,周晓阳.多元化文化冲突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87-88.
[10]朱有志.超越文本 更新观念[J].求索,2004(12):58-60.
[11]伍柳氏.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略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策略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81-183.
[12]肖宗志,刘大芳.改革开放以后民族精神弘扬的制度化建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