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沙河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新跨越
2013-08-15刘改月
刘改月
沙河市农业局054100
1 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
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总面积999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事处,290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耕地面积41.3万亩。截至去年底,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67.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63.8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21万亩,小麦耕、种、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除播种、植保基本实现机械化外,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也显著提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农民购买、使用先进农机具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玉米收获机械也得到了推广。2011-2012年,我市共推广玉米收获机械65台,其中自走式41台、背负式14台。引进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有雷沃谷神4YZ-3型、洛阳中收4YZ-3型、博远4YZ-3、4YZ-4A型以及沃丰4YH-2型等。这类机型可一次完成收割、摘穗(剥皮)、输送、果穗集装和秸秆还田等多项作业,在作业过程中籽粒损失小,基本上无漏穗现象,作业效率比较高。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主要有福田4YD-3A和农哈哈4YB-2等机型,这类机型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拖拉机,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少,投资回收期短,适合西部山区小地块使用。由于玉米收获机的大量推广推广使用,我市玉米机收率达到30%左右,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机收率55%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今后农机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强宣传、强化措施,努力实现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新跨越。
2 制约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2.1 行距的适应问题
各地玉米种植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有条播、穴播、套播、点种等多种模式,有早熟、中熟和晚熟等不同品种,行距极不统一,从30厘米到80厘米不等。虽然现在的玉米收获机能实现不对行收割,但作业时动态跑偏和技术不熟练等因素都会造成漏收现象,直接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尤其是在跨区机收作业的情况下,一种玉米收获机型很难完全适应不同的耕作条件,从而限制了玉米收获机的广泛应用。
2.2 土地流转问题
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种植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只有把承包地转让给种粮大户或农业合作组织,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采用先进的现代农业机械统一耕种、统一田间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劳动效率,从而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和城镇发展一体化进程。
2.3 机具的质量和可靠性问题
近几年玉米收获机技术进步较快,针对不对行造成的漏收现象,我们积极改进技术,将拨禾链角度由原来的“直口型”改为“扩口型”,扩大了拨禾范围,缩小了两拨禾链轮之间的间隙。通过这些改进,满足了收获要求,但机具关键部件的制造质量仍有待提高,可靠性仍需不断加强。
3 加快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
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组织协调,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于购置玉米收获机械的用户,应在资金上给予优惠或增加农机补贴资金额度,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3.2 加大宣传力度,搞好示范带动
传统的生产模式在农民意识中根深蒂固,要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习惯,必须进行深入的宣传和科学的示范引导:一、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二、搞好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行动,组织农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广泛宣传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三、实施辐射带动战略,要精心组织、搞好示范区建设,召开多种形式的机收现场会,组织生产厂家演示目前较为先进、适用的玉米收获机械,组织尽可能多的农民群众观看,让他们亲身感受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增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以点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的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新模式,以求整体推进。
3.3 加强技术培训
要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和阳光工程,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田间地头,对农机手进行技术指导和机具检修、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农机手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作业规范,为玉米收获机械化奠定技术基础。
3.4 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
认真总结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根据玉米成熟的时间差,组织、引导农机手有计划地开展跨区作业,扩展玉米收获作业服务领域,实现节本增效。
3.5 坚持农机与农艺融合
针对我市自然条件、种植模式、经济水平等实际情况,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推行区域种植和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玉米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以便于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的“一条龙”作业,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
4 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优势
4.1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具有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作业成本的优势
据测算,玉米机械化收获与人工收获相比可提高功效20倍以上,平均每亩节约成本35元。
4.2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具有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优势
我市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1.3万亩,玉米播种面积21万亩,年产秸秆约10万吨。过去由于秸秆被弃之不用、遍地焚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火灾事故频发等问题十分突出,而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则有效避免了秸秆焚烧,减少了大气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还能起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的作用。据测算,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业,亩增产约27.5公斤,与人工收获相比节约成本35元,亩效益90元,2012年全市新增机械作业面积7万亩,可产生经济效益630万元。
4.3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具有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玉米机械化收获,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5 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前景
玉米收获机械化事业在我市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市玉米播种面积21万亩,机收率不足30%。玉米收获机械质量和技术的提升、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规模经营不断扩大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必将激发农民购机的积极性,继小麦联合收获机全面推广呈现良好势态后,玉米联合收获机也会得到迅速发展。由此我们坚信,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进而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