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蚕桑不动摇 规模发展效益好——记阆中市裕华镇蚕桑大户张仲逊
2013-08-15李长贵
张仲逊,阆中市裕华镇城隍垭村3社蚕桑大户,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3个。耕地面积4.33hm2,其中:旱地0.32hm2。2002年栽了桑园0.2hm2,初次走上了蚕桑发展之路。2007年他承包了本社土地1hm2,全部栽植“一步成园 (桑树)”,从此全身心地投入栽桑养蚕,2012年养蚕量达到40张。2013年又流转了本社的桑园0.933hm2,桑园总面积达2.13hm2。2013年饲养春蚕22张,夏蚕14张,春夏蚕共计售鲜茧1173.6kg,茧款收入43310.72元;现在饲养的16张秋蚕,已进入二龄期,蚕儿体质强健、发育整齐,又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晚秋蚕计划养5张,全年预计茧款收入67000元。该户发展蚕桑的规模和水平,成为阆中市首屈一指的养蚕大户。总结其发展蚕桑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选准目标,坚定信心
农村发展经济的项目多、门路广,但具体到每个农户来说,不可能样样都去搞,也不可能大家都盲目地去搞同一个产业,每个农户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1~2个骨干产业。张仲逊就是在众多产业中选择了蚕桑产业作为发家致富的骨干产业。张仲逊认为,发展蚕桑风险小、投入少、国家有扶持、收入有保证。自从2007年承包土地发展蚕桑以后,尽管茧价行情时高时低,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朝着认准了的蚕桑目标奋力向前冲刺,不打退堂鼓,不走回头路。张仲逊说:“市场经济一起一伏很正常,如果因为价格因素而‘朝三暮四’,那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2 政府重视,部门支持
发展培育蚕桑大户是“转变蚕桑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裕华镇党委政府对其发展蚕桑非常重视和关注,在建蚕房用地给予了优惠政策,在养蚕安电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减轻蚕桑大户的负担。作为蚕桑业务部门的阆中市蚕桑局对其发展蚕桑更是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地给以支持和帮助,从思想上予以鼓励,从技术上给予指导,从物质上尽力满足,从资金上扶持到位。关心大户发展动态,解决大户实际困难,使蚕桑大户不再感到孤军作战,而是体会到在发展蚕桑的全过程都有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双重呵护,因而信心更足,干劲更大。
3 学习技术,科学养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发展蚕桑,不仅要有量的扩张,更要有质的提升。换句话说,那就是在发展现代蚕业中要充分体现蚕桑科技含量,发挥蚕桑科技的重要作用。张仲逊在发展蚕桑方面认真学习栽桑养蚕技术,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实践学习,把最新蚕桑实用技术贯彻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仅以养蚕单产为例,过去一般在23~25kg,而近三年却保持在32~35kg。蚕桑发展水平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用自动升温补湿器饲养小蚕,使用省力化蚕台饲养大蚕,使用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使用切桑机切桑叶,使用气动桑剪修剪枝条等处处都体现了蚕桑发展的科技含量。
4 自力更生,不等不靠
张仲逊说得好:上级关心,国家扶持,那是对我们发展蚕桑的鼓励、鞭策,但我们不能把这些作为一种依赖。我们只能更加努力地把桑树管好,把蚕养好,把蚕桑产业发展好。一是要自己富裕,二是要带动周边农民富裕,用实际行动证明蚕桑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