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地方音乐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
2013-08-15汪丽萍
汪丽萍
(湖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前言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下有咸安区、赤壁市、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嘉鱼县等六个市县,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俗称鄂南地区。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就设置咸宁永安镇,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自北宋时期的宋真宗景德四年(即公元1007年),取《易·乾象》中的“万国咸宁”而定名“咸宁”,是享誉全国“楠竹之乡”、“桂花之乡”、“萱麻之乡”、“茶叶之乡”和“温泉之乡”。咸宁民间文化艺术特色鲜明,其中民间歌舞、音乐、剪纸、布贴等独具特色。鄂南丰富的文化遗产、民间民俗是数千年来楚文化凝聚的体现。
一、鄂南地方音乐的特点及传承现状
鄂南地方音乐种类繁多,文化底蕴丰厚,如:民间歌曲有流传于通城的斫柴歌(田秧山歌),还有婚嫁歌、丧歌等;舞蹈音乐有板凳龙、花鼓戏等;说唱音乐有渔鼓道情、鼓书鼓词两类;戏曲有流传于崇阳的提琴戏,阳新的喔伙戏等;还有各种民间器乐。归结起来主要由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部分构成。其主要特点是音乐曲调平和、轻柔,与鄂南各地方言紧密融合。由于鄂南地域广阔,十里一方言,所以其民间音乐呈现出各种格调的地方特色。这些年来,许多的地方文化工作者为鄂南音乐文化做了大量的保护、传承工作,2008年崇阳的提琴戏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来,在温泉文化旅游节的带动下,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创造了许多音乐歌曲如:《温泉河》,《江南桂花香》,《栽禾鼓》,《亲亲隽水河》等,都是根据地方风土文化及音乐特点创编的歌曲,现已传遍大江南北,促进了鄂南地方音乐与旅游业的双向发展。但是受地方经济、语言文化及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鄂南地方音乐挖掘整理工作仍是停留在表面,有关深层次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才刚刚开始。特别是针对鄂南地区音乐文化的相关研究,通过万方数据资源库查询得知这方面的研究很少,鄂南音乐文化的相关记载在咸宁群艺馆里资料也不多。鄂南地方音乐是鄂南人民长期劳动与生产中创造的富贵财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鄂南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因此如何寻找有效的路径保护与传承鄂南地方音乐文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现状
对新农村的界定是有三点:一是整体摆脱了贫穷的困扰,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和相对富足;二是公共产品投入增多,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三是农民群众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解放性。[1]因而新农村是文化建设的前提,而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词是“文化”,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与群体的精神本性和历史传统紧密相联的。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指出:“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2]。新农村建设视阈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是在广大农村建设和谐、生态、文明、科学、现代的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形态,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缔造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乡村文化是在乡村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一种特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植根于乡村的乡土特色,具体包括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环境,体现民俗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风俗习惯以及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农民的文化追求和文化情趣[3]。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其基本手段和主要途径,目的是建设一种包涵价值观、文化认知、交往方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内的新的乡村文化形态。综合资料显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呈现出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存在着的文化建设的各种问题。如:各地农民的认识问题、各地政府的投入不均衡问题、不良民风习风的侵蚀问题、基层文化队伍及硬件设施建设的差异问题。
三、鄂南地方音乐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鄂南地方音乐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源头
鄂南丰富的文化遗产、民间民俗是数千年来楚文化凝聚的体现。其地方音乐种类繁多,文化底蕴丰厚,如:民间歌曲有流传于通城的斫柴歌(田秧山歌),还有婚嫁歌、丧歌等;舞蹈音乐有板凳龙、花鼓戏等;说唱音乐有渔鼓道情、鼓书鼓词两类;戏曲有流传于崇阳的提琴戏,阳新的喔伙戏等;还有各种民间器乐。这些丰富的地方音乐文化是鄂南农民在劳动与生产中创造的财富,它的传承与发展是离不开农村这块土壤的,自然与农村与农民有着紧密的关系。因而它具有广泛性、全民性的特点;同时因地域不同,方言不同,所表现的音乐种类也不同,因而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反映出鄂南地区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群众审美情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这些来源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正是他们最熟悉、最易接收的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头,在鄂南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鄂南地方音乐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灵魂
鄂南地方音乐是鄂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同其地方山水一样有着秀丽、轻柔、妩媚的地方特色,其腔调与地方方言紧密结合,有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出鄂南地域特点。如鄂南民歌中:咸安栽秧歌《庆贺社里开秧门》,崇阳花灯《幸福歌崽满畈来》,嘉鱼硪歌《太阳一出照满山坡》、《五谷丰登》,通山莲湘《荒山变成聚宝盆》等,唱出了鄂南人民纵情赞扬新制度,享受新生活的新面貌[4],反映出鄂南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充分证实了“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群体的精神体现,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紧密相联。也就是说鄂南地方音乐文化是鄂南农民精神的载体,是鄂南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灵魂。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鄂南地方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发展新农村文化,提高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的过程。其中“新农村”是前提,即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思想基础,“新文化”是根本,是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新建设”是保障,它为新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载体,保证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3]。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推进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线,如文化活动下乡、电影下乡,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等,在关注继承新农村本土文化上还做得很少,鄂南地区也不例外,有关鄂南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也还不多,但是这些地方音乐文化它存在于广阔的农村,如:崇阳的提琴戏,阳新的喔伙戏,咸安的山歌等,人们在重大的节日以及白喜事中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这些地方音乐文化;近年来咸宁利用“温泉文化节”这个平台创编了许多动听歌曲,如:茉莉花、温泉河等,这些都充分证实了鄂南地方音乐文化的魅力,证实了农村才是鄂南地方音乐传承的土壤,因此鄂南新农村文化建设才是发展鄂南地方音乐文化的重要平台,而利用这些地方文化资源服务地方更是鄂南地方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重要路迳。
四、鄂南地方音乐文化与新农村文化互建的路经分析
(一)挖掘整理鄂南地方音乐要依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经分析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城乡、区域的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来,鄂南地区新农村软硬件建设虽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存在着地域差异,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为了打造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新鄂南,推出了以“温泉文化节”为主体的一系列举措,极大地带动了颚南各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鄂南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许多文化体系也得以推广和认同,如:崇阳的提琴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根据鄂南各地山歌创编了许多的动听的歌曲,如:江南桂花香、温泉河等,这些歌曲鄂南人都能哼上几句,现已唱遍大江南北。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充分利用鄂南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个平台挖掘整理出更多的的鄂南地方音乐,使它更好地服务于鄂南新农村文化建设,真正做好“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从而实现鄂南地方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需求与创编传承鄂南地方音乐的路经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不再只是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更多地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国家大环境影响下,鄂南农民的主体意识加强了,文化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不再只是满足一些低俗文化生活,他们对自己的本土文化非常地熟悉与热爱,如:咸宁的婚嫁歌和丧歌,每每在红白喜事中都会请一些民间艺人来唱,以表达他们的喜乐与悲伤。还有花鼓戏,现如今各城镇周边的乡村都有着自己的花鼓队,每逢节假喜庆日都会各处表演,自娱自乐,各显特色,已是鄂南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都充分证实了鄂南农民对本地方音乐文化的迫切需求。而这种需求正是鄂南地方音乐得以发展的动力,也是鄂南地方音乐发展的重要路经。依托农村,满足农民的需求,创编传承鄂南地方音乐,使得鄂南新农文化建设得以升华,以达它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
五、结 语
综上所述,鄂南地方音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充分反映了鄂南人民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风貌,是鄂南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鄂南地方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农村这块土壤,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开辟多种路迳;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鄂南地方音乐服务地方,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1]秦海燕.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11,(4).
[2]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3]陈容.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4]王鸣,李湘.异乡民歌音韵情—鄂南陕北民歌之比较[J].咸宁学院学报,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