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英专业外语水平低下班教学的激励策略
2013-08-15丁艳华
丁艳华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近年来,针对普通学生的有关英语教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和研究基础,在全国各个英语教学层次上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蒙生班英语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却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研究主要是针对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对于居住在全国领土64%以上的,占全国人口10%左右的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研究很少,具体涉及到蒙古族学生的就更少了。
蒙古民族有着自己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并延传着本民族特有的语言与文字——蒙语他们对汉语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原因,在有些民族地区对汉语掌握的必要性也并未突显,汉语口语交际能力较差,虽然对汉语持肯定态度,无排斥的心理,但从生活中自然习得汉语的比例较小。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蒙英班学生大部分来自青海,内蒙古,新疆的偏远牧区,他们的母语是蒙语,在初中高中阶段根本没接触过英语,有的连汉语都很少讲或者根本不讲汉语,高考不考英语,对于这样背景的学生,让他们在英语专业教学要求下,在短短四年大学专业学习中要接受相当于“二外”甚至是“三外”的汉语和英语,困难和障碍可想而知,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采用积极有效的科学方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就根本无法促使类似背景的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蒙古族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和其他方面的特点,(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行为方式以及思维品质等)有效调节教学方式,采取和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符合教学原则的教学策略。
策略既兼顾方法又包容技巧。借助策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自尊,满足成就感,增加能力感。激励策略指得就是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参与的方式方法。激励策略关键围绕的问题是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其在英语教学方面的重要作用,即在语言习得中动机所起的作用占到33%,动机是成功的前提和必备,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作为个案研究的西北民族大学英语专业蒙英班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接近零起点,汉语水平较低,学习动机不明确,由于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学习兴趣低落,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在和同学们的教学与生活交流交往中发现,同学们的性格在非本民族老师面前表现得格外拘谨、内向、自卑感强烈,由于学习中不断受挫,学习英语的态度不是很积极主动,不善言谈,但在语言学习中最忌讳就是不开口、不交流,久而久之,一旦形成习惯,表达障碍会越来越大,即使以后自己想表达也很难自然表达了。面对这一特殊教学对象的教师能否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起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本教师在蒙英班的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一些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的方式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的激励策略。
1.情感激励策略
情感激励教学策略,从最根本的含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师生互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表面上来看,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参与活动的双方都是有思想有情感会用“心灵”交流的个体。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白,不应当把教学看成机械简单的毫无情感的知识信息的传递,而是要重视开展情感方面的成功交流,这将会很好的达到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我校2006级蒙英班是遵照学校要求首次于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由蒙语学院转到外语学院的班级,一下子来到一个没人会讲蒙语,没有蒙族老师的环境,在感情上与授课教师的距离很大,这时对于和他们的情感交流尤为必要和重要,作为教师应尽力消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惧,多了解他们的民族风俗,学习状况,家庭背景,性格特征,主动亲近他们,通过情感因素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信心。
(1)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会降低或消除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和焦虑心理。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好期待,学生也会因得到来自教师期待和激励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激起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的产生上进心。
蒙英专业的基础为零或很差,发音不准确,单词量极少。连最基本语法都未掌握,无法进行语言表达,同时自卑感很强,没有养成正确的语言学习习惯和方法,对非本民族教师有距离感,信任程度差,因此作为任课教师应该主动亲近学生,消除陌生感,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动机,询问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对学生应做到一视同仁,不因学生来自落后偏远的牧区而产生偏见也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表现出轻视或偏向。注意自己情感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导向作用,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赞扬和鼓励,让学生确实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期待和鼓励,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通过言行不断地传递给学生,温暖学生。积极了解蒙古族同学的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生活习惯,接近他们的民族心理,以便更好地接近。
(2)创造情切温暖的家庭氛围式师生关系
报考我校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并非全都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与蒙英专业学生相比,他们接触汉文化较早,受汉文化影响大,所以会较快适应外语学院这个大家庭环境,很快从心里和生活方式上接受外部环境,实现自然过渡。2006 蒙英班学生来源地相对比较集中,大都来自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区,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校友,同时由于是本民族同学,共同的信仰、相同的生活习惯、共享的语言使他们之间形成情同手足的感情,当他们来到一个多民族的新环境时,本能地更加团结,形成相对独立的团体。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同学之间的这种民族家庭的特点,将自己尽可能地融入到“家庭”中,缓解同学的紧张和陌生感,不仅在教学中时刻体现同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要创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式师生关系。
2.自信激励策略
自信心(自信),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为基本的内存品质之一,也是相信自身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是学习事业成功的必备的有利心理条件,尤其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更是他们在成长与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
蒙英专业学生由于在外国语学院仅有一个班,人数不到40人,整体处于弱势,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同时学习英语的动机不明确,外语水平低,个别任课教师的批评和负面评价引起的消极作用,考试成绩不理想带来的挫败感,使得学生对外语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惧怕和自信心不足。逐渐产生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热情、希望,使英语学习过程中进入恶行循环。
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同学摆脱自卑建立自信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任务,是英语教师的责任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
作为每周和学生见面多次的专业课教师,我观察到班内很多学生因为自己英语基础差、发音不标准。同时性格内向而羞于开口、耻于提问、生怕出错,担心别人对自己作出负面评价,缺乏自信心的现状后,首先意识到缺乏自信是该班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刻意从言语和行为上坚持夸奖每一位同学,无论他们取得什么样的进步和成绩,告诉他们,每一个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都很正常,尤其是接触英语较晚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会更多,但无论遇到什么样困难和挫折都不要灰心丧气、自暴自弃,不能让他们认为自己在语言学习上比其他民族缺乏天赋,比别人脑筋迟钝,无可救药。
班上了有一位名叫雄胡尔的男同学,考试经常不及格,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是本班对自我力量估计较低的同学的代表之一。但我觉得该生身上具备挖掘的潜能,可以借助于外部评价促自信,加强对该生的表扬,通过表扬这种主要的外部评价手段调动内在潜力。雄胡尔在蒙语中的意思是英雄,因此上课提问时我会叫他 hero,(英雄)而且得知他曾经在家乡是摔跤冠军,有我又会叫他champion,(冠军)将他的积极形象呈现出来,使学生产生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后来该生在学习中去的进步时,我又将一套新概念的听力磁带作为物质奖励,鼓励他多听多说,取得更大进步。
教师要足够细心去全面发现寻找学生的优点,优势和特长,坚持赞美,不要吝惜语言的恭维。少数民族同学一般都能歌善舞,蒙英班同学也不例外。当同学在学习中犯错时,不去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因为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经常会让犯错的同学在讲台上为大家演唱自己拿手的蒙语歌曲,创造各种机会和场景让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长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减轻的同学犯错后的紧张和无措。
各种形式的表扬有助于动机的激发,让夸奖变的有意义,用鼓励驱散学生心中自卑沮丧的阴霾。学生因得到来自教师的不断激励而激起对教师的更真诚的信任和尊敬,师生关系更为亲切自然,从而在学习上产生更大上进的信心和决心。
特殊班级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班级的特殊性和同学的特点,利用好语言教学的课堂环节,应该重视加强针对水平低下班的激励策略的研究,更好的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他们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探索出既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科学又符合少民族学生特点有效的教学模式,并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体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专业水平,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合格甚至是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这是作为民族地区民族院校,民族教育工作者的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和实践工作。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Maslow.A.h.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New York: Harper&Row,1970.
[3]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Languang Learning : the role of actions and motivation[M].London: Edward Arnold,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