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的思考——以武夷朱熹旅游文化为例
2013-08-15詹艳
詹 艳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11)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全球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崛起,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和主潮流。加强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深化和拓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不仅是提高一个地方旅游客源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而且对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拉动内需、带动就业、推动第三产业乃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作用。如何加强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实现大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为旅游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已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的必要性
(一)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是由两者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旅游活动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因而,旅游活动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文化活动;旅游是人的谋求身心需求得到满足的行为过程,是一种文化现象;刺激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有直接、间接的旅游经验,而绝大多数旅游动机的刺激因素是文化性质的,从这个角度看,文化是造就旅游的群众基础的重要因素;旅游行为过程是信息作用过程。本质上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构造了旅游的核心,创造了特色,培育了吸引力。我们要把文化从旅游的资源,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的灵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有什么样的文化要素,有什么样的文化本底需要用,而是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进一步创造旅游的文化;旅游承载了文化的精神,表达了文化的内容,创造了文化的形式,最终创造了文化和市场的对接。武夷山是朱熹文化的发祥地,应坚持把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旅游发展到哪里,文化就跟进到哪里。同时坚持旅游的文化属性,依靠文化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二)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文化对旅游的牵引、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游客来说,初级阶段看山水,中级阶段看文物,高级阶段看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只会使绝大多数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正跨入旅游的中级阶段甚至高级阶段,文化日益成为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中外许多地方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越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就越发达。
(三)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旅游借文化提升魅力,文化借旅游增强活力,突出旅游文化特色,是培育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产品的价值和品位,是旅游业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是支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说,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富民强市”支柱产业的必然条件。历史长河的偏爱,给了武夷山博大精深的朱熹文化资源,我们理当倍加珍惜,紧紧抓住旅游和文化的内在联系,做好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旅游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武夷朱熹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
武夷朱熹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突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为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儒学思想的后期代表人物。朱熹理学思想孕育、形成、发展在武夷山。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著述、教学达50余年,集孔子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朱熹在武夷山创办学院,聚徒讲学,在他的影响下,宋至元朝在武夷山创办学院,传播理学思想的著名学者达43位,使武夷山成为“三朝(宋、元、明)理学驻足之薮。”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经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可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朱熹是继孔子之后又一座耸立在国人心中的思想文化高峰。朱熹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与文化性格的塑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99年月12月,武夷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武夷山评价,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自11世纪以来理教为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博大精深的朱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武夷朱子文化具有国际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文化资源。至今武夷山的山间溪畔仍留有众多的理学文化遗址、石刻对研究朱子理学和儒学思想的兴衷演变以及中国哲学思想史都是非常珍贵的,武夷山仍完整地保存着多有关朱熹的遗迹、景点,尤其五夫镇独具优势,朱熹在五夫从师就学,14岁托孤到五夫,在五夫度过近五十年,成长成才成名,长期在五夫讲学著述,五夫是朱熹第二故乡,五夫至今完整的遗留着许多朱子文化遗址、遗物、遗迹。“兴贤书院”、“刘氏家祠”、“五夫社仓”、“连氏节孝坊”、“朱子巷”、“五贤井”、“五龙桥”等,这些许多的朱子文化遗迹可以再现,对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寻找朱熹足迹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加快朱熹旅游文化深度结合存在的问题
武夷山市在“十二五”规划中确定重点对朱熹旅游文化挖掘和保护。目前在五夫镇重建了紫阳楼,修复了五贤井、七市街、半亩方塘、朱子团社仓等多处朱子文化遗迹,并成立朱子学校,将朱熹事迹编成乡土教材,建设五贤小区迁移部分兴贤古街人口等。武夷朱熹旅游文化具有国际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利用前景。但目前武夷山仍以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为主,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朱熹旅游文化深度结合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朱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同质化、单一化倾向还比较严重,大多停留在浅层次地开发上,满足于原始资源的简单化展示,朱子旅游文化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研究和保护上,精神层面的文化遗产没有更多的转变成有形的产品走向市场,缺乏更多体验型、休闲型、参与型的文化旅游产品;二是朱熹文化旅游因开发时间短,知名度不高,且离度假区较远,游客感兴趣的程度和愿望不高,没有找到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的最佳方式,难以被游客认同;三是朱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化深度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朱子文化旅游只是参观参观五夫镇古建筑,其博大精深的朱子文化内涵没有走向大众心里,也无法更好地理解其精髓了;四是朱熹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投入的力度还不够大,一些景区由于缺乏大集团、大企业的参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无论是接待能力、服务水平、经营效益,都难以上规模上档次;五是朱熹文化旅游创意、策划和宣传推介还缺乏大的手笔,有的地方还存在坐等游客的思想,即使宣传,由于缺乏联动协调机制,各景点也常常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营销效果总体不佳。总之,武夷朱熹文化旅游没有形成一定的客源市场,旅游价值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制约了地方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加强朱熹旅游文化深度结合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理念、找准定位
武夷应以创新理念为先导,进一步树立“文化即旅游,旅游即文化”的发展理念,立足朱熹旅游文化资源特色和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找准了自身定位,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朱熹旅游文化核心品牌。
(二)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
把重点项目带动战略作为推进朱熹旅游文化深度结合的有效抓手,着力打造朱子文化旅游品牌,把朱子文化内涵优势与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紧密结合,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实现朱子文化内容为主与武夷山旅游景观为美的高度契合,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如: 建设武夷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及建设武夷朱子文化生态区的旅游开发新模式,把武夷深厚的朱子文化与优势的生态优美相融合,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在项目推进上,实行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由市政府领导与责任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相关部门联合跟踪服务和督促检查,并在项目用地、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三)加快朱子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
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深度发掘朱熹旅游文化内涵,对朱子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进行设计,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围绕朱熹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统筹规划和整合大武夷朱子文化资源,设计推出以深度体验为重点的朱子文化精品旅游。以朱子文化整合自然历史景观,以发掘文化、表现文化、营销文化来升级旅游产品。武夷五夫镇朱子旅游文化资源品位和文化含量高,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优势,把五夫镇朱子旅游文化资源融入大武夷朱子旅游文化资源,并与上梅茶景村柳永文化旅游区整合起来,形成新的朱子文化旅游线路;以生活的朱熹为主,不是概念化、理性化,学术化的朱熹,把朱熹文化策划成生动活泼的产品,具有可视性,观赏性,游客可看、可感、可悟;借此开拓朱子文化旅游专项市场,产品开发向多元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使朱熹文化旅游成为武夷文化旅游亮点,培育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朱子文化旅游品牌,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品牌。
(四)打造和延伸朱子文化旅游发展的产业链
旅游和文化的结合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诸事项有机结合。加强朱熹旅游文化深度结合,尤其应将二者融为一体,将文化贯穿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要素中,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延伸文化旅游发展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崛起。武夷朱子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打造和延伸武夷朱子文化旅游产业链,才能将独特朱子文化魅力与市场潜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朱子文化这一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的产业效益,取得旅游产业的持久发展。
(五)重视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人才
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无法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加强朱熹旅游文化深度结合,应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朱子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特别是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大力提升朱子文化旅游规划、策划、营销和管理水平,促进武夷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1]秦炳旺.旅游产品文化层面的深度发掘与广度拓展[J].中国商界,2008,(1).
[2]朱水涌.朱子理学与武夷山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3]黄月玲,张瑾.城市旅游文化的深度开发——以桂林“老街”旅游项目为例[J].城市问题,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