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骆宾基长篇小说的创作思想
2013-08-15李婷婷
李婷婷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骆宾基早年生活在吉林省珲春县,直到1933年离开,日军的炮火把作家逐出了故乡,从此他失去了记忆中的乐园,四处漂泊。故乡的一切都给骆宾基以很深的刺激,使他永不能忘。这也启示和激发骆宾基写下长篇小说《幼年》。骆宾基属于成名较晚的作家,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其代表作长篇小说《边陲线上》和《幼年》最让人动情,动情的是《边陲线上》创作过程中作者对革命和文学的忠厚和执着,《幼年》让人动情的是他对平凡人物的刻画,写出了自己的生活。骆宾基的《幼年》和《边陲线上》的创作,其妙处在于:不是表面化地跟踪时世,追逐现实,而是能够将目光透进历史的缝隙,深隐进对人生奥秘的睿智洞察。
一、骆宾基及其长篇小说
1.骆宾基经历
1917年骆宾基生于珲春市一个经营茶庄的小商人家中。小时候他常常在冰封的河谷或夏日的青纱帐里奔跑。广袤、雄浑、苍凉又充满生机的北国边陲大自然,陶冶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给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基调。13岁时,骆宾基受到了老师的影响,接受了平等、民主等先进思想。知道了“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后来九一八事变爆发,年幼的他开始为祖国的命运而忧虑。1933年,骆宾基去北平读高中,在北京大学旁听期间,受到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的作品的影响,激励了他产生了为中国命运而写作的使命感。
1935年暑期,骆宾基回到珲春,结识了一批左翼文艺青年,萧红和萧军让他备受鼓舞,于是决心追循“二萧”的足迹奔赴上海,向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艺阵营“报到”。
处女作《边陲线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不久“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这部反映东北抗日义勇军斗争的长篇《边陲线上》,一直到1939年11月,才由巴金任主编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1940年,骆宾基整个40年代,他辗转于桂林、香港、重庆、上海等地从事文学活动。
这期间自传体长篇小说《姜步畏家史》第一部《混沌》,以1918年至1921年间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写地主商人家庭中的少年姜步畏的生活,展现了北国边界城市富有特色的自然风物、社会习俗和人情世态。解放后创作的大多是短篇小说,创作的各类人物形象也是符合每个时代的。后来“文革”,骆宾基受到冲击,但他一直没有丧失革命信念。1974年他被安置在北京市文史馆工作,对古文字学产生兴趣,开始从事古文字学研究,至此长篇小说《姜歩畏家史》最终未能完成。
2.长篇小说《边陲线上》《幼年》
长篇小说《边陲线上》是骆宾基的处女作。当时骆宾基19岁,作为一个流亡青年,能尽快发表一部长篇小说,像萧军萧红那样,在鲁迅帮助提携下出名,是最大的愿望了。1936年5月,骆宾基开始写作长篇小说 《边陲线上》。不过最终这部长篇小说和鲁迅失之交臂,幸运的是在茅盾、王任叔、巴金的鼎力相助下,《边陲线上》终于在 1939年 1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边陲线上》所选取的题材是活动在东北边陲的一支抗日救国军抗日斗争的艰难历程。在这部小说里,读者看到的是一支在恶劣环境中从事抗日斗争的鱼目混杂的队伍。这支队伍成分复杂,有学生、有商人、有苦力、有教师。这样的队伍当然最终走向溃散,而作家还是让正义力量的代表刘强率残部与高丽红党汇合继续抗日。这一题材,在当时以至后来的抗战作品中都不多见。这虽然不能决定作品的成功与否,因为作家都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东西来写,但起码可以看出作家选材的别致。
之后的《姜歩畏家史》第一部《幼年》,骆宾基写的是小主人公从两三岁到十岁前的经历,那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混沌初开”的岁月,所跨的年代从十月革命到“九一八”前,那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萌发时期,所写的又是一个东北边陲鄙陋县份里的生活,对于那里的一般人来说,正如作者在《边陲线上》中说的,那是一个“混沌的年头”,大概总是基于这两重含义,作者才给这本书取了另一个名字:《混沌》。《姜歩畏家史》第二部《少年》,此时主人公的家乡沦陷了,他在灾难与抗争中渐渐长大起来。第三部《青年》中,作者从主人公流亡,写到全面抗战爆发。抗战,对于我们古老的民族来说,好比睡狮的苏醒、凤凰的新生,主人公姜步畏这时已成为一个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热血青年,明确了生活的航向,于是骆宾基又想给它定名为《黎明》。由此,可以看出那部未能完成的“家史”的规模和作者的思路。
二、《边陲线上》《幼年》的创作思想
1.美好童年带来的积极生命意识
在《幼年》中骆宾基这样写道:“是颜色鲜明的水彩画幅,表现了东北的瑰丽与庄伟的色彩和生活的情调”。那雪夜红旗河迷人的景色;那从戏院后窗望过去的雪原、星空、起伏的山峦和松林深处闪烁的灯光;那夏日正午宁静的院落,晒在屋檐下的黄豆制成的酱块,酱块板上垂挂着的干芥菜、干茄子、干豆角;那春天荒野里顶着料峭的寒风钻出泥土的“小姑菜”;那五月间仿佛是陡然间拔地而起的高粱林;那严冬腊月天街头夜市上爽朗的笑声;冻土上响着串铃的车队、喷着响鼻的彪悍的马群,飞驰的雪撬和蹦跳着、吠着的猎狗……,在一个从未离开过珲春的人看来,这一切或许算不上什么,可是对于骆宾基来说却构成了生命中唯一灵动的东西。
2.背井离乡带来的思乡寻根意识
骆宾基是山东移民的后代。和大多数山东移民一样,骆宾基父母经历了跋涉的艰辛、东北的严寒、飘零的孤独和异乡求生的种种苦楚,这使他们常常会想念山东老家。父母日常生活中种种恋乡的言行和感慨,必然会使骆宾基耳濡目染,在其心灵深处打下烙印。这也是骆宾基能在日后创作中执着表现移民者恋乡情怀的内在原因。
在《边陲线上》里,经常出现关于回老家、山东、海南等文字和描述。在日本人的逼迫下,大批闯关东移民的现实处境日益严酷,他们就愈加想念山东老家。参加救国军的老张挂念家中的老母,我二十一岁闯关东,十三年没有回海南老家了,我半年多没有给老娘汇钱。
3.自身气质带来的恋母和孤独意识
从骆宾基的《六十自述》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父母都是来自山东的贫雇农,移居珲春,开始以经营茶店为业。母亲张氏性情还算比较温和,“九一八”事变后,茶店倒闭,土地被日本霸占,父亲不久积忧而死,因此可以看出,骆宾基的童年也或多或少地染上了苦难的色调。这种童年经历在作者心理上经过反复的渗透、结晶、升华终于形成了他创作上的恋母和孤独意识。
《幼年》 的主人公姜步畏虽然生活在一个比较宽裕的家庭,但他童年的情感却遭到了某种损伤,这就是父母的不和。姜步畏的父亲祖籍山东,在老家已经娶妻后来又使步畏的母亲成为二房,从此,母亲气忿、苦痛,失去了明朗的笑声,对父亲怀着深深的怨恨。这种家庭背景给步畏纯真、幼小的心灵投上了一层阴影,他对母亲怀着深深的依恋情感。而对父亲则抱着深深的敌意。父母长期的争吵使姜步畏的童心过于敏感,小小年纪有了难以言状的烦恼。在他上学以后,他的自省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尽力摆脱家庭的束缚。同学的欺凌、老师的白眼使他的童年充满了不幸,形成了他内向而又倔强的性格,只有和小琴在一起时,他才感受到尽情的欢乐,流露出一个孩童的天真,是家庭和社会的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了姜步畏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他的心理误区。这些使他的心理失去了平衡,觉得自己变成了最可恶的学生,他过早地体察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后来一旦他受到白老师的注意和鼓励,就立刻产生了强烈的进取意识。
三、结论
从骆宾基的长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确定,思乡恋母意识、探寻生命积极意义的思想等各种思想形态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了他创作的催化剂。骆宾基的长篇小说,细腻的笔端写下的是细致的东西。他笔下的各类人物形象和各种人生百态,都是他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捕捉力所带来的。正是因为作者深厚的生活底子,批判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才在他的笔下刻画出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性格。走进骆宾基的小说世界,就像走进了既平实又浪漫的现实世界,你会在寒冷的东北冰河上欣赏孩子们冻红的笑脸,在春日的原始丛莽中领略采集小姑菜的野趣,骆宾基笔下你既能感受呐喊呼啸的民族激情,也能体味苦涩而忧郁的民族反省。你会感受到一个文学家敏锐的生活触角和创作睿智。
[1]谢淑玲.骆宾基与抗战文学[J].丹东师专学报,2003,(4).
[2]刘静,阎继承.试谈骆宾基的小说创作道路[J].北方论丛 ,1994,(5).
[3]骆宾基逝世[J].新文学史料,1994,(3).
[4]吴峤.沉痛悼念骆宾基先生——记骆宾基五十年来指导我习作的往事[J].新文学史料,1994,(4).